传统手术和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腺瘤治疗中的应用对比

2015-10-22 03:40张恩力郑国惠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6期
关键词:腺瘤出血量我院

张恩力 郑国惠

(1 鹤峰县中心医院,湖北 鹤峰 445800;2 鹤峰县妇幼保健院,湖北 鹤峰 445800)

传统手术和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腺瘤治疗中的应用对比

张恩力1郑国惠2

(1 鹤峰县中心医院,湖北 鹤峰 445800;2 鹤峰县妇幼保健院,湖北 鹤峰 445800)

目的 探讨分析利用传统手术和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腺瘤治疗中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2015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传统手术切除;观察组:给予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有5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措施应用于我院甲状腺腺瘤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传统手术;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肿瘤,约占甲状腺肿瘤发病率的70%~80%[1]。由于甲状腺腺瘤是一种单克隆性肿瘤,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除进行治疗,传统手术治疗时间较长,切口较大,对于患者创伤较大[2]。小切口改良术是目前最新的应用于甲状腺腺瘤的治疗,本文为了研究小切口改良术的治疗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015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62例,其两腺中男性30例,女性32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51.3±3.5)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男性16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9.3±3.6)岁,给予传统手术切除;观察组31例,男性14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2.1±2.8)岁,给予小切口改良切除术。所有患者均经过影像学诊断为甲状腺瘤,术后经过病理学检测确诊为良性肿瘤。所有患者颈前均有包块,包块有较好的活动性,直径大小为4 cm左右。肿瘤边界清楚,部分患者有双侧甲状腺结节,部分患者有单侧甲状腺结节。经辅助检查可知所有患者甲状腺功能以及T3、T4的水平无异常。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如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注: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手术切口(cm)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1 85.6±16.7 4.7±0.9 19.3±5.2 4.1±0.8对照组 31 111.3±16.3 8.6±1.1 32.3±3.6 5.7±2.3

表2 并发症的发生率(n/%)

1.2治疗方法

1.2.1观察组:观察组31例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治疗术,术前患者需要进行相关辅助检查,确保患者身体基础体征符合手术指征[3]。手术选取锁骨上处1~2 cm作为手术切口,切口的中心与两根锁骨的交界位置重合。依据手术切除单侧或者双侧甲状腺瘤选择手术切口大小。在选取的手术切口处皮下注射0.5%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剂量为15 mL,目的是预防皮下出血。逐层分离各组织至甲状腺软骨,对于颈前静脉及肌群在进行分离时应该沿着正中线将颈白线进行切开,注意在手术过程中不可将颈前静脉破坏结扎[4]。充分分离各组织,将甲状腺完整暴露,准确判断是单侧还是双侧甲状腺腺瘤。手术过程中应该对手术切除的腺瘤瘤体取活检送病理,以判断患者是否为恶性瘤体。瘤体的切除应该先将其提起,使用大圆针将7号线贯穿并缝合,以钳夹分别将瘤体的3点、6点、9点、12点处进行夹住,并在每两个钳夹中再给予加入一把血管钳进行钳夹,再将甲状腺的腺瘤切除。将瘤体进行切除后,充分止血,如有必要可以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加压包扎手术切口[5]。手术过程中应避免对于血管神经的意外损伤。

1.2.2对照组:患者选取传统手术切除,选取颈丛阻滞麻醉,切口与胸锁关节相距2 cm左右,在手术切口中进行横向切口[6]。切口不应太长,但需要延伸至胸锁乳突肌外缘,以保证甲状腺腺瘤可以充分游离暴露。对于颈前的筋膜及颈阔肌直接的皮瓣采用电刀进行游离[7]。以下至胸锁关节处上缘的部位上至舌骨为游离范围,对瘤体进行整体评估,切除,术后逐层缝合,加压包扎,有必要可以放置引流管。

1.3疗效评价: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从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多个方面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手术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多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观察仅有1例患者并发术后感染。对照组有2例患者术后并发声音嘶哑,1例患者并发切口感染,另有2例患者并发呼吸困难。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 论

传统手术切除甲状腺腺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创伤大,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大,手术时间较长。这些主要是由于传统手术切除甲状腺腺瘤需要切断颈前肌群,对于机体组织损伤较大,进而影响患者的手术愈合以及病情的恢复。我院两腺科采取改良的小切口手术切除甲状腺腺瘤,手术过程对颈前肌群无损伤,而是以纵切的形式采取直接经颈白线将甲状腺切开,因此对于机体组织的损伤较小[8]。另外传统手术切除甲状腺腺瘤,需要完全切断颈阔肌及颈前肌,会进一步引发颈部的颈前肌、颈阔肌、皮下、皮肤及甲状腺等部位发生组织粘连,这会影响患者颈部的相关血管与神经。由于改良小切口切除术的切口较小,对患者的创伤小,其出血量也明显低于传统的术式,减少在术中进行不必要肌群分离。另外改良小切口手术术中进行充分止血,术后采用加压包扎的方法,无需放置引流管,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术后发生由于切口的上部局部组织中血液的回流受限,引起肿胀,促进切口的愈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多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此结果也证明了改良小切口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小的手术创伤、较小的术中出血量完成对甲状腺瘤的切除。另外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仅有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而对照组有2例患者术后并发声音嘶哑,1例患者并发切口感染,另有2例患者并发呼吸困难。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改良小切口手术切除甲状腺腺瘤对于机体组织创伤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1]马瑞斌,柯颖,张志刚,等.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132-134.

[2]黄树伟.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56-57.

[3]徐新,沈毅,马跃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43例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7):1342-1343.

[4]沈江波,王建平.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对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4):296-298.

[5]傅豪.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02):170+173.

[6]李翔.小切口甲状腺切除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6(3):119-120.

[7]代国胜,严宏.颈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现状及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5,3(1):115-116.

[8]赵非一.甲状腺结节不可怕及时诊治预后好——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樊友本[J].家庭医药,2015,13(2):32-33.

R736.1

B

1671-8194(2015)16-0072-02

猜你喜欢
腺瘤出血量我院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