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恩替卡韦抗HBV治疗部分应答患者联合α1胸腺肽治疗后的疗效分析

2015-10-22 03:40朱吉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6期
关键词:胸腺肽乙型卡韦

朱吉生

(湖北襄阳谷城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湖北 谷城 441700)

口服恩替卡韦抗HBV治疗部分应答患者联合α1胸腺肽治疗后的疗效分析

朱吉生

(湖北襄阳谷城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湖北 谷城 441700)

目的 分析口服恩替卡韦抗HBV治疗部分应答患者联合α1胸腺肽治疗后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单纯恩替卡韦治疗,实验组在口服恩替卡韦抗HBV治疗部分应答后联合α1胸腺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LT以及TBIL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口服恩替卡韦抗HBV治疗部分应答患者联合α1胸腺肽治疗后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HBV DNA量,提高转阴率,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普及。

恩替卡韦;α1胸腺肽;抗HBV;效果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发的以肝脏受损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HBV属于嗜杆DNA病毒,有双层衣壳结构[1]。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眼睛发黄、尿黄、皮肤发黄等,预后效果差,治疗难度大,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目前,一般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抗病毒药物,从而使病毒得到清除和抑制。基于此,我院对收治的1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56例,女性患者有44例。年龄范围为33~65岁,平均年龄为(45±2.3)岁。均符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会议发布的乙型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在临床上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指导、合理作息、利尿治疗、抗感染治疗、止血、血浆蛋白支持、保肝退黄以及并发症防治等。对照组单纯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厂家为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H20052237。剂量为每次0.5 mg,每天1次,口服治疗。连续治疗≥4周。实验组在口服恩替卡韦抗HBV治疗部分应答后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海南双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407。皮下注射:一次1.6 mg,溶于1 mL注射用水,一日1次。连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包括乙肝病毒DNA(HBV DNA)、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以及总胆红素(TBIL)。并对两组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进行比较。乙肝DNA的试剂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有限公司提供,仪器选择DNA Engine OPTICON检测仪[2]。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V DNA定量变化以及转阴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HBV DNA定量变化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经治疗实验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转阴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V DNA定量变化以及转阴率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指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LT以及TBI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LB治疗前后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U/L)

3 讨 论

乙型肝炎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等特点;在当前,临床在诊断该类疾病时,多是通过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等来进行的,这对于准确判断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具有显著意义[3]。在慢性HBV发病过程中,HBV持续大量复制是诱发强烈细胞免疫反应的重要因素。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可以抑制HBV的复制过程,从而减少病毒对肝脏的损伤。临床上常用核苷类似物进行治疗,核苷类似物是临床常见的抗病毒类药物,可以抑制病毒聚合酶,进而降低病毒载量,减少肝脏炎性反应。但该类药物一旦停药患者容易复发,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患者耐药性增加。

恩替卡韦是一种鸟嘌呤核苷类似物,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抗HBV,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能够有效对HBV的基因复制进行抑制,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具有明显疗效。相关研究显示[4],用恩替卡韦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耐受性较好。但是在本研究中,患者接受单纯恩替卡韦治疗后,仅出现部分应答,可能是患者服药依从性不高,没有听从医师的给药建议或者擅自停药,导致药效无法真正发挥预期作用。另外,患者机体针对HBV的免疫清除能力存在差异,这也可能是导致部分应答的因素。

由此,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1胸腺肽进行治疗,胸腺肽是胸腺组织分泌出来的一组多肽,本身具备有较强的生理活性,能够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速度,在进入人体之后能够使得其T淋巴细胞更快分化成熟,还能够激活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通过各种变化之后使得患者的免疫功能得以强化,提高患者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5]。所以在临床上对病毒感染疾病的治疗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本研究表明,口服恩替卡韦抗HBV治疗部分应答患者联合α1胸腺肽治疗后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HBV DNA量,提高转阴率,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普及。

[1]张雪华,李仲平,胡晨波.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死亡原因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6):533-535.

[2]祝卫东,陈良云,陈俊飞,等.恩替卡韦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J].肝脏,2010,15(2):87-89.

[3]潘俊泉,俞俊瑛,江佩兰,等.116例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1,8(8-9):117.

[4]刘素霞,郑颖,张瑾.HbeAg阴性乙肝患者血清乙肝毒外膜大蛋白的检测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6):1440-1441.

[5]杨斌,占劲松,宋建新.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HBeAg(-)/(+)患者肝癌发生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3,12(8):1350-1351.

R512.6+2

B

1671-8194(2015)16-0082-02

猜你喜欢
胸腺肽乙型卡韦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应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效果观察
胸腺肽ɑ1治疗肝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恩替卡韦联合舒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胸腺肽α1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产生的影响
胸腺肽α1治疗36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