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2015-10-22 03:40黄约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6期
关键词:伤椎后路椎弓

黄约嘉

(泉州市东南医院,福建 泉州 362000)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黄约嘉

(泉州市东南医院,福建 泉州 362000)

目的 对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经伤椎组和跨伤椎组,每组各34例,经伤椎组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跨伤椎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经伤椎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跨伤椎组的总有效率82.35%,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伤椎组伤椎的椎体压缩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跨伤椎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伤椎组椎管侵占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跨伤椎组,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更好,其能够较好的重建椎体的高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有效的胸腰椎骨折治疗方法。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后路复位内固定术;胸腰椎骨折;疗效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病,主要病变表现为椎管骨折部位的侵占以及椎体后凸的畸形造成的脊髓神经受损、脊柱不稳[1]。目前使用的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存在愈合不良和复位不佳等问题,而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都比较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是目前常用的胸腰椎骨折治疗方式。我院对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了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治疗疗效情况对照(n/%)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8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24~73岁,平均年龄(48.5±6.9)岁。对出现以下情况的患者给予排除:①并发有胸腹内脏器损伤患者。②椎管骨块的侵占在50%以上不全瘫的患者。③经Denis分类为Ⅳ型以及Ⅲ型的患者。④脊髓神经受损较为严重的患者(Frankel A级以及Frankel B级)。以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为依据将68例患者分为经伤椎组和跨伤椎组,每组各34例。经伤椎组重物压伤患者5例,车祸伤患者13例,高处坠落摔伤患者16例;经Denis分类爆裂型的骨折患者25例,压缩型的骨折患者9例;经Frankel分级C级患者5例,D级患者11例,E级患者18例。跨伤椎组重物压伤患者4例,车祸伤患者14例,高处坠落摔伤患者16例;经Denis分类爆裂型的骨折患者23例,压缩型的骨折患者11例;经Frankel分级C级患者6例,D级患者13例,E级患者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取俯卧位,将伤椎作为中心行后正中术口,以暴露椎板、伤椎以及上下的关节突。跨伤椎组患者使用传统伤椎上椎体、下椎体的椎弓根分别植入螺钉的方法进行复位固定,复位固定以后再进行后外椎板突植骨的融合,如果患者出现脊髓神经受损、椎管的侵占率在30%以上时进行椎板的减压,并根据CT影像的显示尽量进行有限减压。

经伤椎组则对伤椎的相邻上伤椎以及下伤椎都给予椎弓根根骨置钉,并以相邻椎的正常预弯棒为依据,将伤椎椎弓根较为完整侧用螺钉连接起来,对于后凸以及伤椎压缩则使用三点预压、前方张开并复位固定的方法。具体的手术操作方法是:在对上伤椎、下伤椎的椎弓根进行螺钉连接以及棒锁定的时候,先让上下伤椎的椎体随棒弧度张开以后,再向后进行椎体的提拉,同时以伤椎螺钉为支点,将骨折的椎体适度向前推顶,以纠正伤椎的后凸畸形和水平位移,然后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将伤椎的上下间隙合理适度的伸开并复位,以使伤椎恢复原有高度,并使用所固钉棒进行连接[2]。完成上述工作后通过透视对伤椎的高度以及矢状曲度进行正式以及纠正,证实椎弓根的螺钉是否至椎体的前1/2,到达以后再将椎弓根的螺钉拔出,沿着椎弓根的螺钉道采用克氏针扩大、触探椎体的前中位骨折间隙,并植入异体骨粒或者自体骨粒直至填满,使用椎管对椎弓根的内侧壁减压以及完整情况进行探测以后,在将内固定器有效固定起来,之后将椎板的外缘以及关节突皮质骨去除,并完成植骨,在切口之内放上引流管,最后逐层缝合术口的皮肤[3]。

1.3评定标准:本次研究从治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等四方面进行治疗疗效的评定,治愈:经CT检查后骨折完全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显效:经CT检查后骨折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有效:经CT检查后骨折逐步愈合,有并发症发生;无效:经CT检查后骨折未愈合,有并发症发生。术后对患者进行半年随访,以便更好的进行治疗效果的评定。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一般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在P<0.05的情况下,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情况对照:经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35%,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压缩情况比较:经伤椎组术前伤椎的椎体压缩比为(58.23±3.5),术后伤椎的椎体压缩比为(94.21 ±2.3),跨伤椎组术前伤椎的椎体压缩比为(57.87±6.3),术后伤椎的椎体压缩比为(82.56±2.6),经伤椎组伤椎的椎体压缩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跨伤椎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椎管的侵占情况比较:经伤椎组患者术前椎管的侵占率为(34.25±5.5),术后椎管的侵占率为(25.14±4.3),跨伤椎组患者术前椎管的侵占率为(33.09±3.2),术后椎管的侵占率为(29.97 ±3.1),经伤椎组椎管侵占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跨伤椎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胸腰椎骨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着极为严重的影响,传统的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方法存在出血多、恢复较慢以及创伤大等问题,且使用钉棒固定容易出现内置物断裂、松动或者术后椎体的矫正度以及高度丢失等症状[4]。近几年来有的学者提出使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来进行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的固定方式为三点固定,这有效保证了屈伸、轴向压缩以及扭转等的稳定程度,极大的减少了后凸的形成。此外,使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还较好的避免了伤椎间盘伸张的情况,降低了伤椎椎体高度的丢失率;较好的维持了固定部位应有的相关生理弧度[5]。本研究显示,经伤椎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伤椎的椎体压缩比以及椎管的侵占率都明显优于跨伤椎组。这表明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较好,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过程中可对其给予有效使用,以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的骨折复位情况较好,安全性好,椎体高度的重建效果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1]李超,吴大江,谢杨,等.经伤椎短钉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压缩性胸腰椎骨折[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4,35(2):217-218.

[2]孙立山,冯艳红,王丽国,等.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和单纯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2,4(1):13-14.

[3]孙桂森,隆海滨,马晓春.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植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6):4153-4154..

[4]胡海刚,谭伦,林旭,等.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8):664-665.

[5]黄剑峰,宁锦龙,易椿均.微创经伤椎椎弓根植骨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22): 6643-6644.

R687.3

B

1671-8194(2015)16-0160-02

猜你喜欢
伤椎后路椎弓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猎狐”断掉贪官外逃后路
珍惜今天才有“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