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15-10-22 03:40李永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6期
关键词:氮平共病氟西汀

李永辉

(衡阳市第一精神病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0)

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李永辉

(衡阳市第一精神病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0)

目的 探讨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6例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米氮平治疗,对照组采用文拉法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6周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米氮平;焦虑抑郁障碍共病;安全性评价

焦虑和抑郁是临床中常见的独立症状,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二者常同时存在,临床中将焦虑和抑郁合并出现称为焦虑抑郁障碍共病[1]。有资料显示,抑郁和焦虑障碍的共病率可达19%~50%[2]。焦虑抑郁障碍共病与单一焦虑、抑郁比较,前者具有病程长、病情重等特点,患者自杀率高,且预后较差,治疗较困难。焦虑抑郁障碍日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3]。抑郁与焦虑障碍的共病是最常见的共病形式。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的治疗较困难。本研究采用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18~61岁,平均(34.9±12.2)岁,病程3~22个月,平均(18.5± 3.4)个月;对照组43例,男21例,女22例,年龄19~62岁,平均(34.8 ±12.4)岁,病程3~23个月,平均(18.7±3.2)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入选标准:①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关于抑郁焦虑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本研究方案;③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前17项总分在17分以上;④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在14分以上。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器脏性疾病;②有严重自杀倾向,对酒精或药物依赖较强;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其他功能性精神病导致的焦虑和抑郁。

1.2方法。观察组:给予患者米氮平(生产企业:N.V.Organon,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090160)口服治疗,起始剂量15 mg,每天1次,晚上顿服,1周内加至30毫克/晚,最大剂量不超过45 mg/d。对照组:给予患者氟西汀(生产企业: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19980139),起始剂量20 mg,每天1次,1周内视病情调整药物剂量为40 mg,两组连续治疗6周后观察疗效。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顿

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HAMD评分、HAMA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具体见表1。

观察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3 讨 论

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共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当前医学界对其研究不断深入,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不仅伴有焦虑症状,同时伴有抑郁症状,且同时伴有躯体症状和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也比单独焦虑、抑郁患者更加困难,给患者及社会带来较大负担[4]。

米氮平是全球第一个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二次摄取具有双重抑制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其可增强肾上腺素能的神经传导[5]。它同时阻断中枢的5-HT2和5-HT3受体。该药有较好的耐受性,几乎无抗胆碱能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无影响。米氮平不仅可有效抗抑郁,还可改善患者睡眠状况,并同时具有抗焦虑的作用,且不良反应少[6]。氟西汀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型的抗抑郁药,临床中常用于抑郁症的治疗[7],但其在临床中需要2~4周才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对于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时间较漫长,患者极易产生更多的痛苦,对于需要尽快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患者来说,该药疗效并不明显[8]。

本研究采用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治疗后HAMD评分、HAMA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与采用氟西汀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3例食欲增加,嗜睡2例,便秘3例,视物模糊1例,体质量增加2例,口干3例,心动过快1例,对照组治疗后食欲增加1例,嗜睡2例,便秘12例,视物模糊9例,体质量增加2例,口干13例,心动过快11例,腹泻3例,两组患者在便秘、视物模糊、口干、心动过快及腹泻等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由此可见,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HAMA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1]毕菠,朱字章,刘力,等.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临床比较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7):733-735.

[2]何洪程,王增信,王建芳.老年焦虑抑郁障碍共病54例临床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4):295-296.

[3]高春强.文拉法辛与多塞平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对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8):7-8.

[4]寇桂敏.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1):25-26.

[5]潘利,朱志先,刘欣,等.艾司西酞普兰合米氮平治疗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J].医药前沿,2012,2(19):116-117.

[6]张伟,林崇光,叶敏捷.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焦虑抑郁混合状态的疗效比较[J].医药导报,2009,28(6):742-744.

[7]肖立群,陈景清.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焦虑障碍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2):117-118.

[8]张蓉,赖玉兰.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的对照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08,6(7):12-13.

R749.4+1

B

1671-8194(2015)16-0172-02

猜你喜欢
氮平共病氟西汀
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米氮平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浙产藏红花单方联合氟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抑郁状态与慢病共病的老年人健康状态的相关性及干预疗效
氟西汀致单侧眼球震颤及瞳孔扩大1 例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共病概念体系研究分析与设计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氟西汀通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其空间学习能力
老年人“共病”问题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