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骨伤的效果探讨

2015-10-22 03:40刘惠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6期
关键词:交锁骨伤髓内

刘惠军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湖南 常德 415000)

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骨伤的效果探讨

刘惠军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湖南 常德 415000)

目的 探讨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骨伤的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9例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钉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愈率88.89%,并发症发生率2.78%;对照组治愈率66.67%,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肿胀消除时间及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效果明确,骨折恢复快且稳定,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骨伤;交锁髓内钉;中医;效果

交锁髓内针作为四肢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一种常见手段,具有抗旋转、抗短缩、固定稳定等特点,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可能引发延期愈合、功能缺损等并发症[1]。为此采取交锁髓内针治疗骨伤的同时辅以中医调养,对预防或减少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骨伤患者行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与接受单纯交锁髓内针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9例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闭合性骨折,排除病理性骨折、肝肾功能严重障碍、精神异常等患者。男性49例,女性20例,年龄在22~70岁,平均(45.9±1.5)岁,受伤至入院时间在2~24 h,平均(4.6±1.0)h。随机将6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人数分别为33、3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该组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针治疗。术前接受X线、血常规等基础检查,了解患者骨折状况。由于本组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先用石膏外固定,在患肢肿胀缓解后择期手术。手术先行闭合复位,若失败则行切开复位方式。术中交锁髓内针固定时用静力交锁固定方式取代扩髓后固定方式,其中腓骨不予以固定。术后指导患者适当抬高患肢,促进消肿。术后24 h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避免感染,同时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行X线复查,了解髓内针情况,若X线显示形成纤维骨痂,行不完全负重训练;若X线提示骨折线模糊,可适当的行全负重行走练习。在骨折临床愈合后拔出髓内针。

实验组:该组患者给予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其中交锁髓内针治疗方案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①术后早期。术中2 d开始中药服用,主要疗效为活血化瘀、消肿,中药方剂成分主要包括10 g赤芍,15 g茯苓,20 g丹参,6 g土鳖虫,15 g生地黄,20 g怀牛膝,15 g猪苓,10 g三七,15 g玄参,1天1次,加水煎服,治疗2~3周。②术后中期。该阶段主要作用是健脾补肾,中药方剂成分主要包括15 g党参,20 g黄芪,12 g山茱萸,10 g白术,15 g熟地黄,20 g怀牛膝,15 g泽泻,12 g山药,10 g赤芍,15 g茯苓。1天1剂,水煎服,治疗3~4周。③后期。主要目的为补肾壮骨,中药成分包括12 g山茱萸,10 g黄精,10 g骨碎补,10 g熟地黄,20 g怀牛膝,10 g赤芍,10 g续断,20 g自然铜,10 g泽泻,10 g补骨脂。1天1剂,治疗到术后第9周。④中药外敷。外敷中药成分主要包括南星、干姜、栀子、羌活等。

1.3观察指标:对两组骨折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肿胀消除时间及功能恢复时间)、治愈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治愈:术后第9周X线复查,骨折端完全愈合,没有移位、预期愈合或愈合不全等现象,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率(%)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比较: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肿胀消除时间及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骨折恢复相关指标情况比较(,h)

表1 两组患者骨折恢复相关指标情况比较(,h)

组别 骨折愈合时间 肿胀消除时间 功能恢复时间实验组(n=36) 30.65±2.33 26.48±2.16 32.41±2.33对照组(n=33) 51.29±1.22 35.27±4.11 47.52±1.54 t值 -24.82 -5.99 -17.11 P值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治愈率及并发症情况比较:实验组36例患者中治愈32例,治愈率88.89%;对照组33例患者中治愈22例,治愈率66.67%,两组比较χ2=5.00,P=0.03<0.05。实验组出现并发症1例(2.78%),为皮下组织坏死;对照组出现并发症5例(15.15%),其中皮下组织坏死2例,感染3例,两组比较χ2=3.32,P<0.05。

3 讨 论

骨伤患者经交锁髓内针治疗后,早期由于局部组织损伤,经脉不通,存在肿胀、疼痛症状,为此中药方剂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如丹参、土鳖虫、怀牛膝等,不仅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短时间内消肿,而且可以促进钙质吸收,帮助患者补充微量元素,便于骨折恢复[3]。中后期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气血虚弱,脾脏、肝肾亏虚,为此中药方剂以补血、健脾、补肾、续筋接骨为主,如自然铜、续断等,不仅可以促进钙质很快、有效的被吸收,促进骨折局部骨细胞数量不断上升,改善机体有机物缺乏症状,促进骨痂形成,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预防或减少延期愈合等不良事件发生[4]。实验组患者经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消肿时间及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愈率高达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可见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快、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只得在骨伤治疗中深入研究应用。

[1]王解生,易建清.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骨伤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940-941.

[2]戴文涛.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10):82-83.

[3]钟久斌.中西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490.

[4]张亦峻.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骨折临床疗效[J].亚太传统医药,2013(11):105-106.

R687.3

B

1671-8194(2015)16-0229-01

猜你喜欢
交锁骨伤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形态与颈椎后路手术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
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的临床观察及并发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