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药治疗小儿肾炎性肾病综合征机制的作用

2015-10-22 03:40刘阳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6期
关键词:肾炎肾病综合征

刘阳英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北屯医院儿科,新疆 北屯 836000)

探讨中药治疗小儿肾炎性肾病综合征机制的作用

刘阳英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北屯医院儿科,新疆 北屯 836000)

目的 研究分析中药治疗小儿肾炎性肾病综合征机制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儿科收治的80例患有小儿肾炎性肾病综合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实验组服用西药同时加服中药进行治疗。在治疗24周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改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辅助治疗小儿肾炎性肾病综合征,使得皮质激素(GC)与外周血白细胞(GCR)的有效结合增加,疗效更优。

小儿肾病;肾炎性肾病综合征;中药治疗

肾炎性肾病综合征在临床上属于肾病综合征中的一种,一般采用类似治疗单纯性肾病综合征的办法[1]。但当小儿患有此病时,自身发育不完全、免疫能力较差,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受到感染进而引发更加严重的肾脏疾病,给患儿及家长带来精神与经济负担[2]。本文采用中药治疗方案,降低大量使用激素所带来的风险和不良反应,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儿科于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患有小儿肾炎性肾病综合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比例为23∶17,平均年龄为(6.2±1.1)岁,病程在7~45个月,平均(23.3±4.0)个月。对照组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比例为25∶15,平均年龄为(6.0± 1.4)岁,病程在7~45个月,平均(24.3±4.4)个月。两组患儿均符合疾病纳入标准,各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初期,患儿应服用泼尼松2 mg/(kg•d)。当尿蛋白显阴性后的第3周,泼尼松可每隔1 d服用1次。第4周后,以后可每隔3周左右,剂量减去2.5~5 mg,如此持续1年时间。对激素治疗8周后仍效果不明显的患儿,泼尼松每隔1 d服用1次,剂量仍是2 mg/kg,并加服雷公藤多苷片,剂量为0.5~1 mg/(kg•d),疗程在3~6个月。

实验组同上服用西药,但需加入中药治疗。中药包括健脾肾康灵冲剂,配伍方剂为仙灵脾、附子、黄芪、党参、菟丝子等;清解肾康灵,配伍方剂为山萸肉、黄芪、知母、黄柏、白花蛇舌草等。此类胃康灵系列可抑制脾虚挟湿、阴虚火旺等症。对六岁以下患儿,剂量为1包/(2次•d)。六岁以上患儿剂量为1包/(3次•d),均服用至激素停用的3个月后。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等以确保患儿可以接受正常治疗。24周后对比结果。

1.3评定疗效与观测指标:将疗效评定分为显著有效、有效和无效三种。显著有效表明症状完全缓解且无复发现象,尿常规等测定正常;有效表明症状多数得到缓解,尿常规等指标多数恢复正常;无效表明症状无缓解甚至有加重迹象[3]。观测指标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外周血白细胞(GCR)数目、血浆皮质醇三项。

1.4统计学处理: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实验组显著有效率为55.0%总有效率为95.0%,而对照组显著有效率为35.0%,总有效率为77.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2.2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各临床指标改变对比:两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外周血白细胞(GCR)数目、血浆皮质醇三项指标都有所改善,实验组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各临床指标改变对比()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各临床指标改变对比()

GCR(位点/细胞)皮质醇(mmol/L)实验组 40 治疗前 2.03±0.18 3856±1303 195.14±76.28治疗后 0.63±0.01 3689±1501 182.77±75.63对照组 40 治疗前 2.05±0.18 3846±1323 196.14±76.08治疗后 1.32±0.02 2578±1002 131.18±30.98组别 例数 时间 24 h尿蛋白定量(g/24 h)

2.3不良反应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中均有1例出现肠胃不适现象,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目前对肾炎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不仅应用西药如激素类控制病情,还可加入中药对肾脏脾脏进行治疗[4]。中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为了让皮质激素(GC)更多的与GCR结合发挥药理作用。如肾康灵系列的中药通过研究表明,可以提高GCR的数目,增加GC与GCR的有效结合[5]。此类中药能够缓解阳亢阴虚之症,减轻激素类药物对患儿体内免疫机制产生的不良反应。这些都为治疗疾病起到积极作用。

[1]张雪荣.肾敷灵外敷配合雷公藤多甙治疗难治性肾病大鼠肾损害机制的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2]艾斯.小儿肾病综合征ox-LDL脂质肾损伤及肾康灵干预的机制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

[3]李东良.中药配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9:1465+1467

[4]庄泽吟.中药制剂替代激素治疗小儿单纯性肾病综合征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0,4:270-272.

[5]李婷.基于真实世界对中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R692.3

B

1671-8194(2015)16-0232-01

猜你喜欢
肾炎肾病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Chandler综合征1例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考前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