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5-10-22 03:40刘铁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6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有效率

刘铁英

(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 内镜室,山东 即墨 266200)

11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刘铁英

(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 内镜室,山东 即墨 266200)

目的 探讨并总结护理在治疗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体会。方法将我医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11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为56例,对照组为5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性护理与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症护理治疗措施,一段时间后评价临床护理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并发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患有神经内科重症的患者采取循症护理治疗,其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推广应用。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体会

一般来说,患有神经内科重症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的,多会出现自身意识障碍,或是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剂量应用激素和广泛应用抗生素是引起医院内部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一般患病后治愈率较低,且病死率明显[1]。患者大多采取气管套管、导尿管等多种治疗方式,治疗方式欠佳,加重病情甚至危及到生命。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完善,人性化的询证护理显得更加重要,患者在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个性化护理,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2]。患者也会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作为评价医院治疗效果的重要做成部分。将本院收治的56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给予除治疗之外的询证护理,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我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共收治神经内科重症患者11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有患者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42~65岁,平均(51.9±7.2)岁,患病时间在4~10年,平均(6.1±1.3)年;对照组54例,男29例,女25例,年龄39~59岁,平均(48.5±5.4)岁,患病时间7~9年,平均(7.3±2.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生活习惯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条件均符合神经内科重症诊断标准,所有诊断标准参照《现代医院感染管理手册》[3]。

1.3排除标准:①神经内科重症持续发作患者;②患有其他可引起神经内科重症的疾病的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④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⑤对本实验药物过敏患者;⑥其他不符合此类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

1.4治疗方法:对照组54例患者均给予治疗后常规护理,术前通知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准备。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院熏蒸治疗护理。

1.4.1常规护理:患者在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后,定期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将报告医师,严格按照现存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患者。

1.4.2询证护理:在患者采取正确的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找出患者存在的问题,建立护理小组,针对个体,制定出能够适合患者病情的最佳护理方案。大体可总结为①具有较好空气流通、屋内有患者适宜的相对湿度和温度;病房内部保持干净,安静,定时清理垃圾。②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③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及时沟通,按照恢复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改进④为患者依据自身的症状制定出相应的康复计划[4]。

1.5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疗效及其标准进行评价:①疾病的治愈:神经内科重症疾病症状全部消失,停药后保持无症状1年以上;②疾病的死亡:神经内科重症疾病在治疗及其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的死亡;③并发症: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在治疗及其护理的过程中,存在其他的疾病的一些并发症状。以治愈人数作为总有效数,以治愈率作为总有效率[5]。

1.6统计学方法:所有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以P<0.05显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相应时间后,治疗组患者的治愈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护理后存在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数据比较存在较大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1。

3 讨 论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治疗方法相对较为单一,且治愈率较低。神经内科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各种各样,通常是由于不同的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因此说需要依据疾病各自不同的特点,分析主要的原因进行治疗[6]。询证护理是在客观明确的科学依据基础上开展互利实践工作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应用询证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此类疾病的治愈率,并且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本课题采用了循症化的护理,结果可以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治疗期间,为患者提高温馨的就医、治疗环境,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及其家属产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处于一种满意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因此,对神经内科患者采取人性化的循症护理可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利于病情的减轻,增强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生存质量[7]。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比较(n,%)

[1]龚海燕.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9):85.

[2]刘铎芬,梅树琼,刘飞.神经内科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32(13):460-461.

[3]刘胜文.现代医学感染管理手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10.

[4]罗淑超,刘洪斌.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5):167-168.

[5]石冬岩.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感染护理体会[J].现代养生,2014,4(6):226-227.

[6]周永生.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0):120.

[7]李兆梅.预见性护理应用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417-418.

R473.74

B

1671-8194(2015)16-0262-02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重症有效率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重症不惑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QCC活动在神经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