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的自我

2015-10-23 11:06张月寒
三联生活周刊 2015年43期
关键词:米兰达艾米内心世界

张月寒

当我们“自我”时,不应忘了“自省”。

《艾米·舒默的内心世界》剧照

一直以来,过于自恋的创作者似乎总易招人讨厌。三毛曾因屠格涅夫说“只有最无耻的人才写自己”而一度吓得停笔;埃科也说,作家无法“只为自己写作”。德国历史上一位畅销书作家卡尔·迈曾因宣称自己笔下的人物就是本人而屡遭诟病。纽约曾经有那种“一个女人的独角戏”(One Woman's Show)话剧,因无聊和过于自我而遭到诸多批判。但是,在当今流行文化领域,这种“自我”的界限似乎越来越淡。越来越多根据自身经历改编、采用第一人称讲述的作品,开始受到广泛欢迎,甚至获奖。

在刚刚结束的第67届艾美奖颁奖典礼上,单口相声演员出身的艾米·舒默(Amy Schumer)主创的《艾米·舒默的内心世界》(Inside Amy Schumer)获得了“最佳小品综艺节目”(Outstanding Variety Sketch Series)奖项。这个节目她自2013年就开始推出,目前已历经三季。由她自己主演、联合写作、联合制片。

从题目判断,《艾米·舒默的内心世界》乍一听也许太“自我”,但其实细观整个秀,我们发现艾米不过是借用“我”这个载体,来探讨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呼吁男女薪酬平等,街头采访路人对于某件事的看法,对自己喜欢的现象加以歌颂,对自己讨厌的细节无情讽刺。针对美国前段时间的警察枪击黑人事件,她在节目中采访了一名白人警察,用自己独特的幽默进行解析互动。虽然她的节目不时有惹毛某个特定族群的风险,但这也正是一个公开发表自己看法者所必须承受的压力。

《艾米·舒默的内心世界》确实有着浓烈的个人观点和个人色彩,也融合了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但仔细剖析,它又不只是“说自己的事”那么简单,而是借用“自我”去分析这个世界。在节目里,艾米表演单口相声、喜剧短片,普通的街头采访也剪接得简短搞笑。

除了电视节目,2015年她主演的电影《生活残骸》也是关于“自我”的一个作品。电影剧本是她自己创作,片中角色名是她本名,并也结合了自己的个人经历。

《生活残骸》是真诚的,片中多个对白表达了艾米本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比如在电影中她说出了自己内心对于体育运动的真实看法。此话一出相信会惹恼大批体育爱好者,但同样,也会让一大批不爱运动的人会心莞尔。

这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现实。任何成功,都会有至少一半的人恨你,然后还有一半的人,真的爱你。

《生活残骸》可以说获得了成功。原因也在于够真实。一个作者如果敢于撕裂自己给众人看,则必然会获得一些掌声。虽然影片最后为了从商业角度考虑,“好莱坞模式”严重,但这部电影仍有着某种先锋性的意义,即一个女人,试图在这世上,用一种艺术化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整个人生的看法,并终于引起了一定共鸣。

留学时,新闻系的第一堂课,导师就强调我们要“objective”(客观)。新闻的几种体裁中,除了“个人专栏”和“主编寄语”,是不能出现第一人称的。

但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曾说:“许多书,避而不用所谓第一人称的‘我字,本书是用的……其实,无论什么书都是第一人称在发言,我们却常把这点忘了。”

在流行文化领域,同样“自我”的题材,还有2014年的电影《欢迎来到我的世界》(Welcome to Me)。影片讲述了一个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女人,长期过着一种孤独的看电视生活,突然间,在她中了一期巨奖彩票后,花1500万美元买下电视台的一档节目,要求电视台专门制作一个属于她自己、关于她自己的脱口秀。然后整部电影就围绕这个关于“我”的脱口秀以及背后的种种故事展开叙述,折射出人性、社会以及生命的意义。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试图表达一种被压抑过久后突然井喷的倾诉欲。最终主角也通过绝对坦白,得到了别人的谅解和喜爱。虽然说影片整体还是偏“闷”,但也算流行文化领域里对于“自我”阐释作品的一种新尝试。

同样“自我”的影视作品,还有英国的《米兰达》(Miranda)。《米兰达》是英国女演员米兰达·哈特(Miranda Hart)在BBC 2推出的一部半自传体情景喜剧,2009年开始播出。剧名和女主角名都是她本名,这部电视剧也由她担任编剧。米兰达·哈特是英国电视圈一个比较有名的人物,她有贵族血统,来自于英国古老的Hart Dyke家族。祖父是爵士(Sir),整个Hart Dyke家族的血统都可追溯到爵士、男爵、公爵。但是,她对外却不是很喜欢标明自己的这一蓝血身份。

米兰达也曾出过两本书,都是关于自己的事。这个高而不美的女人由于外形问题,在BBC的发展起源于广播节目。不过,也由于这个自传性质颇浓的广播节目受到欢迎,她才得到了《米兰达》的电视机会。米兰达可以说来自于英国上层阶级,早年间有私立寄宿学校(Boarding School)经历。在英国,有一句话叫“学校能看出人的阶层”,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在英国属于哪个阶级,从他(她)的教育经历就可一望即知。学费昂贵的Boarding School是英国上层社会的一个标志。可是尽管米兰达出身较好,但因为她天生的硕大外形,使她一生都在这种主流的眼光(最明显是她母亲)和自己个性之间挣扎。最终,在电视剧《米兰达》里,终于用一种比较豁达、调侃、自黑、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

情景喜剧《米兰达》展现的是自我挣扎历经思考后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因此,在这部电视剧里,她才可以大胆调侃自己、调侃社会、调侃英国。当时在英国不少火车站,都可以看到《米兰达》的海报,并且我在多个“读书俱乐部”碰到的女性读者,都表达了自己对于这部电视剧和她本人的由衷喜爱。

所以,当今这个时代,如果仅仅说第一人称是惹人厌或太“自我”,是一种过时的说法了。反而是那种思考自我不彻底、剖开自己不彻底或遮遮掩掩的剖白、只呈现自己好的一面而拼命掩饰自己弱点的作品,才是真正为观众所讨厌的。《艾米·舒默的内心世界》、《米兰达》、《我为喜剧狂》、《魔力麦克》等一些作品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主角敢于展示自己最脆弱、不美,甚至丑恶的一面,真诚至此,“自我”也就被接受了。

弗洛伊德曾将精神的三大部分分为自我、本我、超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是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由此可知,“自我”是人性构成所必不可缺的部分,没有“自我”就没有完整的人格。

同样的“自我”题材还展现在其他领域。在《大江健三郎讲述作家自我》这本书中,这个诺奖获得者叙述了几乎对他文学启发的所有事物、事件、景色。童年、森林中的故乡、亲人、森林中的精灵、小学、中学和大学……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作家的个人经历,以及他的个人经历对他文字所产生的影响。

有人生来成为作家,有人则始终浮不出水面。

张国荣有首歌叫作《我》。阐述了一个人意识到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并接受、喜欢这样的“自己”的过程。“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他说。这个一代传奇明星,最终以一种不平凡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惋惜虽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他还是多多少少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在美国年轻女性群体中很受欢迎的《衰姐们》同样也自传色彩较浓。这部电视剧凸显了年轻一代对于自身思考更多并乐于分享给这个世界的特点。有很多人说《衰姐们》是年轻版《欲望都市》,但其实《衰姐们》的修饰感没有那么强——从主创兼主演的莉娜·杜汉姆不是传统美女就可以大概看出来。生而美貌,当然幸运,但也不证明此生不美的人,不可以创造自己的辉煌。虽然说《衰姐们》还是有不可避免的商业痕迹,但是能在全国电视中这样最大限度地保留“自我”,也属比较难得了。

我们这一代的自私,有时是难以避免。因为世界已经越来越处于一个高速自我的时代,或是说,有时不够“自我”就无法生存。人口众多,机会稀少,而每个年轻人的胸中都有喷薄的欲望。但这也并不说明自私变成一件可以被允许的事,当我们“自我”的时候,更不应该忘了“自省”。

也只是在不太远的从前,文学还只是作为一种作家对于现实生活中不可得世界的幻想型勾勒,而今天,日益聪明的创作者从自我的现实生活中取材,同样推出一部部杰作。正如畅销书作家丹·布朗在《天使与魔鬼》中所说:“在这个高速发展而失去控制的世界,不完美但却率直的灵魂因渴望寻求同情之声而产生一种手足之情。”

猜你喜欢
米兰达艾米内心世界
还好,还好
艾米未来农业文旅小镇
米兰达规则:沉默权和律师帮助权
请善待艾米
问解民族舞 让孩子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
走进人物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