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批判和反思意识为中心的历史课堂教学探索

2015-10-26 19:51赵星
新课程·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反思意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赵星

摘 要:讨论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以历史批判和反思意识为中心进行学习。以“解释历史知识的核心内涵”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批判,以“架构学生与知识的桥梁”引导学生反思,全面阐述了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历史批判;反思意识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消除学生思维的盲点,是教师在课堂上的重要任务。消除思维盲点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之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批判,同时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对此,本文重点围绕两个层面进行了探索。

一、以问题引导历史批判

批判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认知成熟的重要标志。批判要求思维主体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对“精华”和“糟粕”提出个人见解。在历史学习中,批判是理性认识历史的重要手段。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给予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客观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需要教师运用大量问题给予学生启示。要确保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师需要借助一些媒介来营造问题情境,为学生创设一个深入思考问题的环境,如利用多媒体播放与问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重点关注问题呈现后学生的思考方式,他们的思考与答案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例如,在《鸦片战争》一课中,笔者将提问的重点聚焦于三个层面:(1)英国侵略中国的起因。(2)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3)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性。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此时学生会立即想到虎门销烟,等学生给出答案,笔者再次提问:“假如林则徐没有禁烟,英国是否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由此,则提炼了这一课的核心内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在这一问题情境下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会让学生对“鸦片战争”产生一个具体的认识,从而引出“贸易”“经济”“军事”“闭关锁国”等关键词。进而,笔者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什么是鸦片战争的必然性因素?”此时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腐朽的清政府、军事力量强大的英国、禁烟对英国的影响、清政府采取的外交策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等,如此,则将“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完整的串联起来,而通过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也会对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形成客观认识。

综合来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把握五个原则:(1)针对性原则,要使问题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重点知识,由浅入深,逐步地引导学生去思考;(2)灵活性原则,备课时设计的问题并非一成不变的,教师需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灵活把握提问的契机与内容,以确保重点知识能够完整的呈现出来;(3)全面性原则,即问题应兼顾全班学生,给予所有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4)启发性原则,在历史课上,课文不是关键,因此问题设计必须要有一定深度,避免让学生能够依照课文“按图索骥”,找到问题的答案;(5)鼓励性原则,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无论答案是否正确,教师都应当给予鼓励,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反思是学习的重要手段,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反思,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反思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解答,解答后通过分析和验证让学生评价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而分析和检验的过程,即是学生反思的过程。然而,学生的这种反思行为是被动的,是教师引导下的刻意反思,而行动的前提是思想,因此要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如《解放战争》一课,这一课的重点知识主要有重庆谈判、三大战役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围绕重点知识的设定,教师可采用“画龙点睛”式的提问方式,抓住关键来提问,利用一个问题来概括多个隐含的内容,给予学生充分的解答时间,每当解答一个小问题,都让学生用“反问”的形式来检验答案。如,针对第一个重点知识来提问:“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是什么?”从表面来看,这是一个独立的问题,然而,学生在解答时,却势必要面对这一问题中包含的几个小问题,如“军队问题”“解放区问题”和“国共双方的态度问题”等,要解答教师的提问,学生必须要首先从这些小问题入手,而这就形成了探究。同时,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连续反思的过程,这种连续反思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即便是一个小问题回答错误,都会影响整个回答思路,从而导致最终的答案错误。如此,则使学生的反思意识在连续的回答问题中形成。

严格来说,即便课堂改革已实施了很多年,但学生的课堂学习始终是被动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教师可能会从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入手,去解决这一问题,然而,事实上问题的关键是学生的思想态度问题。因此,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必须从学生的思想入手,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而其中即包括批判与反思意识。它在历史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以此为核心理念来组织课堂,既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月季.反思性教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生活教育,2014(15):63-64.

[2]徐刚.反思性教学在高中历史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4(96):133.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反思意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