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二布衣诗》初探

2015-10-27 05:12程广昌
戏剧之家 2015年21期
关键词:王士祯布衣题画

程广昌

(辽宁大学文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6)

《新安二布衣诗》初探

程广昌

(辽宁大学文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6)

晚明屠隆提出“诗在布衣”①的说法,新安程嘉燧与吴兆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清初王士祯编选了二人作品的选集《新安二布衣诗》。本文将对其进行版本成书和内容上的初步探讨。

布衣诗;新安二布衣诗

程嘉燧被誉为“晚明一大家”,受到钱谦益的极力推崇,而吴兆则仅有一篇拟唐《秦淮斗草篇》成名,显然吸引不到大量的文学批评的目光。本文主要介绍《新安二布衣诗》的成书与版本,并初步分析其中的代表作品,试归纳出二人的诗风和艺术风格。

一、《新安二布衣诗》的成书、版本及流传情况

清初文坛盛行编选明诗的风气,当然也有褒贬气节的目的。作为清初著名的诗论家王士祯及其“神韵说”不可能不在此时发挥其影响。王士祯“论眀布衣诗极推吴非熊、程孟阳”,②在新安后辈汪洪度的推动下,王士祯把二人遗存诗集“芟其繁芜,撷其菁华各得诗三百余篇,定为八卷。”于康熙四十三年付梓印行于世,是为《新安二布衣诗》。由目录可知全书八卷二人诗作各占四卷,其中前四卷是吴非熊集,共收诗369篇:第五卷至第八卷为程孟阳集,共收诗400首。《新安二布衣诗》最早由汪洪度、吴瞻泰等于康熙四十三年刊行于世,这不仅是最早的本子,也是现存能看到的唯一的善本。此书在后来遭到禁毁,北京出版社从1997年开始分十期出版了《四库禁毁书丛刊》,《新安二布衣诗》被收入集部第155册,采用的方式是影印康熙本。

二、《新安二布衣诗》的内容风格

诗集中选入的二人诗作大多记游历写景物的,送别诗也较多,还有就是感遇咏怀诗,这部分多是孤夜独坐有所思索、游历旧址故景怀古伤今;剩下的就是少部分的赠答唱和诗。或许是王士祯神韵说编选标准,这部分诗歌中多是布衣诗人或与好友之间的赠答。或同游相赠,或宴饮席间唱和。此外程嘉燧集中的题画诗、题扇诗也是值得注意。下面选其中几首代表作品以示例证。

(一)游历写景方面。吴兆的《山行》:秋气多虚爽,深林尚杳冥。不知山犬吠,时过野麋腥。程嘉燧的《山行》:关连越儌通京邑,路出宣城接大鄣。野饭影投林樾黑,渴泉风爱瀑声长。众山拥市悬孤垒,片雨回峰乱夕阳。却忆吴东久留滞,纵非吾土转凄凉。

吴兆写的明显透着一股山野之气息。秋天的萧杀之气让人感到凉爽,幽深的山林让人看不到尽头的气势使行走者感觉着一股莫名的神秘。第二首则更倾向于通过描写城郭的高大,路途的遥远,野林瀑布,山泉风雨,以及乱山之间破碎的夕阳等令人低沉的景致来营造感伤的意境。两首诗在景物的描写上都是平淡清奇,情感的流露也是收放得体,并没有大悲大喜。

(二)感遇咏怀诗。程嘉燧的《风雨》:风雨鸡鸣百感萦,披衣起坐到天明。饥寒未保心肠惯,干谒先愁项领成。漫论田园方乐志,细思沟壑亦虚名。来朝客路休看镜,白发羞从一夜生。吴兆的《夜作》:明灯惭孤影,发短风飕飕。多病有时愈,长贫无日休。蛰声雨后切,萤火夜深流。何计能终老,吾将营一丘。

布衣诗人们四处游历,而本身有没有什么生计来源,谋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干谒王公方面,读书人的清高与自我意识又会使他们思前想后。前一首程嘉燧那种隐逸田园与干谒谋生的困苦纠结体现的漓淋尽致。风雨之夜枯坐,内心深处向往田园隐逸生活之乐,现实的饥寒未保却又逼迫自己不得不去干谒。回想自己一生,白发生满头还要折节去做幕僚,真是愧对人生。吴兆更是感叹多病还有痊愈的时候,但是贫困却是很难改变的人生常态。夜深听蛰虫鸣叫,看萤火虫画道不免更让人忧愁自己的终老之计,除了给自己修一座坟丘这种悲凉的打算什么也做不了。

(三)送别诗。吴兆的《酬别曹学佺东归》:心知此别伤,欲去复彷徨。相识虽云广,于君那可忘。江程方浩荡,岭路亦微茫。何处能相忆,春山兰柱芳。程嘉燧的《子柔将归意别漫赋》:巷南秋雨过君家,独掩閒门畿日斜。无那别来偏皎月,即看归到负黄花。春江在眼新安郭,暮雪惊心梁苑沙。欲去念君仍未决,穷愁相见莫相嗟。吴兆的赠别诗读来有一种乐观态度,这首《酬别曹学佺东归》虽开篇是离别的忧伤,但是结尾却是“春山兰柱芳”的相忆,情感的悲伤流露哀而不伤。而程嘉燧则更善于描景造境,渲染离愁,秋雨斜侵独掩的门,皎月黄花不再等人。对君的留恋与思念希望下次相见不要相互感叹,离别之意通过假设下次相见嗟叹相互的思念来表现,让人更生唏嘘之感。

(四)程嘉燧的题画、题扇诗。《谿堂题画》:新添白发返柴荆,橡实苓花不记名。不是写生夸好手,要凭残墨画清明。程嘉燧除了诗歌成就以外还是一位丹青高手,有《梅花图》《孤松高士图》《松鸡图》等名作传世,目前保存在省级博物馆内,题画诗对他来说自然驾轻就熟。这首题画诗似乎更在于显示自己的一种志气,纵使残墨,我也能书画自如,一种自我意识的高傲之气令人不禁击节称赞。

诗集中二人诗作大抵如此。由于生逢承平之世,二人可以自由行走于江南各地,酬唱结游,诗风自然自由洒脱,诗歌成就引人注目,所以颇能代表晚明布衣诗人的成就。

注释:

①屠隆.涉江诗序[A].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42册[C].济南:齐鲁书社,1997.819.

②程嘉燧,吴兆.新安二布衣诗[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I06

A

1007-0125(2015)11-0276-01

猜你喜欢
王士祯布衣题画
《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直抒胸臆,寄情于画
勤俭爱国的“布衣院士”
勤俭爱国的“布衣院士”
如何鉴赏题画诗——以2019年高考试卷中的陈与义诗三首为例
险交白卷
“布衣”陈琮英
王士祯点评吴雯《莲洋集》管窥
王士祯神韵说对申纬诗歌创作之影响
险交白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