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方言的语音系统探微
——以食物词汇为例

2015-10-28 08:28陈阅平
文化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海胆官话韵母

陈阅平 司 维

(鲁东大学文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语言与文化】

大连方言的语音系统探微
——以食物词汇为例

陈阅平 司 维

(鲁东大学文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大连市虽地处我国东北地区,但其方言却属胶辽官话而非东北方言。由于政治、经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满语、山东方言、俄语、日语对大连方言的影响极大。本文以食物词汇为例,对大连方言中的语音现象进行分析,简要阐述大连方言中的语音系统。

大连方言;胶辽官话;语音系统;方言

一、大连概况

大连地处东三省最南端。大连地区人类活动历史久远,秦汉时期大连地区为辽东郡管辖,魏晋时期大连地区称三山,唐朝清时称三山浦、三山海口、青泥洼口。1905年,俄强占大连,将“达里尼”音译成汉语“大连”。[1]

大连地处东北,所用方言却非东北话,而是与辽宁丹东及山东烟台的方言相似。其语音特点主要是清朝到民国时期的“闯关东”造成的。“闯关东”时,山东百姓漂洋过海来到辽宁大连,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山东话、东北话及当地满族俚语相互融合,形成了大连方言独特的语音系统。[2]如大连方言没有阴平调,阴平调值多为311或312,并伴有拖音且鼻音较重等。因为靠海,且大连人爱吃牡蛎(俗称海蛎子),人们就亲切地称大连话有股“海蛎子味儿”。

二、大连方言的语音系统

大连方言的语音系统相较于南方方言来说并不复杂,语音规律有迹可循,只要掌握其规律,外地人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大连方言。

在大连方言中,词汇后缀“子”的运用十分广泛,几乎所有的名词都可以加上“子”来使用,其语音也有特点,子[tsi214]的读音虚化为鼻音[ŋ],如表1所示。

在大连方言中,如例③“苞米”这类不加“子”后缀的名词读音虚化的词也有很多,这类词汇可以看做是名词儿化后,儿化音虚化为鼻音[ŋ],在此不一一例举。需要注意的是,在大连方言中,海胆被人们叫做[tsi35kuo312·ŋ1],往往写作“刺锅子”,这里认为这种写法是错误的。在大连方言中,“海胆”一词是俄语借词。“海胆”在俄语中写作Морской еж(读作[mosɿkuo iouΙ]),其中Морской意为“海的,海洋的,海里生长的”,еж是“刺猬”的意思,大连方言中“刺锅”的发音[ts‘i35kuo312]与俄语Морской中后半部分发音相近。[3]因此,“刺锅”一词类似于“苞米”,二者同样都为儿化后读音虚化为鼻音,鉴于此,大连方言中对“海胆”一词写作“刺锅子”的做法是在对“刺锅”一词来历不清楚的情况下,误将其读音中[kuo312]误解为“子”字的虚化音[ŋ]而造成的。因此“海胆”一词在大连方言中应写作“刺锅”而非“刺锅子”。

表1 大连方言名词加后缀“子”现象举例

(一)大连方言的声母系统

1.而大连方言中没有[ʐ]声音,一律用介音[i]充当声母代替[ʐ]音。如表2。

表2 大连方言中无[ʐ]声母现象举例

表3 大连方言舌尖后声母的音变

(二)大连方言的韵母系统

1.在大连方言中,无[o]韵母,[p]、[p‘]、[m]、[f]四个声母与[o]韵母相拼时,往往[o]音变为[γ]。如表4。

表4 [o]韵母音变为[γ]

2.在大连方言中无[u]介音,舌尖前音[ts]、[ts‘]、[s]以及舌尖中音[t]、[t‘]、[n]、[l]与合口呼[ueΙ]、[uan]、[uən]相拼时丢掉韵头[u],变成开口呼[e Ι]、[an]、[ən]。[4]如:“酸菜”在大连话中读作[sæn53ts‘ε53],“对虾”在大连方言中读作[tei53ɕiA312]。

3.边音[l]与韵母[Ι]相拼时,[Ι]音变为[ei],读作[lei]。国的太妃苹果糖(toffee apples)是将苹果插上竹签放在糖浆中转动制成的食物,明治维新时传入日本,被称为“苹果糖”(りんご飴(あめ)[liη kou a mε])。冰糖葫芦盛行于日本占领大连的民国时期,由于冰糖葫芦也有苹果为主料的制法,因此东北人民受日语影响,将冰糖葫芦与苹果糖混淆,用日语“苹果”的发音[liηkou]代表冰糖葫芦并沿用至今发展为“梨膏”[lei35kau53]的叫法。同样的用法还体现于“栗蓬”[lei53·p‘εn′]一词,栗蓬是板栗带刺的外壳,在大连方言中借代指“板栗”。这些都是边音[l]与韵母[Ι]相拼而产生的音变现象。

4.复韵母[aΙ]中的[a]韵母发音时开口度小,类似于单元音[з]。[5]。

5.大连方言中将[uŋ]读作[əŋ]。如“粽子”一词在大连话中读作[tsəŋ53·ŋ1]。

(三)大连方言的声调系统

大连方言词汇受地域限制及历史影响往往与东北或山东的方言词汇相同或相近,而大连方言的声调系统是能区分大连方言与东北官话及胶辽官话的最显著特点,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大连方言中阴平不读平声而读降升调,调值为312而非普通话中的55调。这种无平声的方言特点导致大连方言在外地人听起来有着一种“狠劲儿”,阴平曲折调也是大连方言声调系统中的一大特色。大连方言与普通话调类相同,都为四声调类型,其中阳平与普通话一致,调值35。

第二,大连方言中上声为曲折调,调值为213,与普通话上声214的调值有细微区别。

第三,大连方言中去声是高降调,调值为53,略微有别于普通话去声的51调值。

三、结语

大连方言由于历史原因,因此受到满语、日语、俄语、山东方言等影响,外族词汇、外国词汇大量的借入到大连方言词汇当中,因此造成了大连虽地处东北,却属胶辽官话的独特现象。由于其语音系统较为规律,容易梳理,因此,本文仅从食物词汇对大连方言的语音系统做简单梳理,大致整理出大连方言的语音特点,以助于了解大连的方言及历史文化。

[1]董岩.大连方言语音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2]王笑舒.大连方言词汇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0.

[3]高玉娟.大连方言五项语音变化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南开语言学刊,2005,(1):49-58.

[4]赵秀媛.从词汇现象看大连方言的语言接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1):42-44.

[5]温婷.微探大连方言语音系统及变调规则[J].前沿,2010,(4):159-161.

【责任编辑:王 崇】

H172

A

1673-7725(2015)07-0084-03

2015-05-05

陈阅平(1990-),女,辽宁丹东人,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猜你喜欢
海胆官话韵母
声母韵母
海胆赴约
海胆
单韵母扛声调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爱海胆俱乐部
海胆佐鱼籽酱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西南官话中古泥来母的今读类型与演变层次
俗话说,官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