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分析“整一化”原则的产生与发展

2015-10-28 04:48孙小婧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诗艺文艺理论亚里士多德

孙小婧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辩证分析“整一化”原则的产生与发展

孙小婧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时至今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早已成为一部万众瞩目的经典,“整一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对文艺学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贺拉斯、朗加纳斯以及戏剧理论“三一律”都或多或少的继承了部分内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戏剧创作和理论研究。

“:整一化”原则;《诗学》;贺拉斯

一、《诗学》中“整一化”原则

在《诗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戏剧创作的高峰期。但是,当我们看到这部文艺理论的著作时,还是会感慨前亚氏时代,虽然文艺理论并不发达,但戏剧创作是多么的繁荣。而在亚里士多德时期,希腊文学却走向了衰落。

但在这里出现了疑问,论理,拥有一种理论指导,文学创作更易繁荣,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分歧,《诗学》是只是对希腊文学的总结作用吗?还是依然像文艺理论创作的初衷一样,对文学创作有指导作用。下面,我们就以《诗学》中的”整一化”原则为论点,解开我们的疑惑。

亚里士多德的“整一化”原则,是他的戏剧美学的核心,是其在《诗学》中提出来的。亚里士多德对于“整一化”原则的基本内容作了如下的表述:“一个整体就是有头有尾有中部的东西。头本身不是必然地要从另一件东西来,而在它以后却有另一件东西自然地跟着它来。尾是自然地跟着另一件东西来的,由于因果关系或是习惯的承续关系,尾之后就不再有什么东西。中部是跟着一件东西来的,后面还有东西要跟着它来。所以一个结构好的情节不能随意开头或结尾,必须按照这里所说的原则。”①他还在《政治学》中写道:“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一体。”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整一化”大体可以这样解释。按他的意见,戏剧的美应该体现出整一的特点,开头、中部、结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承续关系,应该符合戏剧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开头要醒目,情节要单一,剧情的发展,最好能够一环套一环,头尾前后呼应,收尾则是要让人意想不到但又必须自然合理。“整一化”原则包括了完整、单一、适度这三项。

文艺理论对文学实践具有客观的指导作用,具体体现在对文艺理论出现之后的文学实践有着不可否认的指导作品。现在,我们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整一化”原则对后亚氏时代的文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贺拉斯《诗艺》中“整一化”原则的影子

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出现后,出现了一个“冬眠”时期。因为历史的偶然或是必然的因素,在这个理论出现以后,文学活动却渐渐地衰落了,但绝不是说,这个文艺理论著作将进入永远的冬眠时期,当后人发现它之后,它就对文艺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贺拉斯对于“整一化”原则的继承体现在贺拉斯的不少论点中,至今仍闪烁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芒:“不论做什么,至少要做到统一、一致。”这里的“一致”,就是特定的剧种(悲剧、喜剧)与特定的戏剧语言的一致,特定年龄的戏剧人物与特定的生理,心理状态的一致,戏剧诸因素与整体的一致。

在贺拉斯在《诗艺》中,我们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的“整一化”原则的影子,在作品中,他是这样描述的:

“在爱米留斯学校附近,最劣的工匠

能塑铸指甲,飘摇的发影也能模仿,

但总的效果不佳,他不能统筹全像。

如果我有心创作,我不愿学他那样,

正如我不愿我的鼻子终生歪在一旁,

虽则我有黑眼睛、黑头发令人激赏。”②

亚里士多德的“整一化”原则对贺拉斯的影响,从贺拉斯对艺术要求统一和协调的“合式原则”可见一斑。而且,贺拉斯对“整一化”原则不仅继承,并且更加具体详细的解释与论证了它的合理性。

三、朗加纳斯的《论崇高》对“整一化”原则的继承

古罗马时期希腊学者、修辞学家、批评家,著有《论崇高》的朗加纳斯对“整一化”原则继承的成就也很突出。到了第三世纪朗加纳斯指出:“文章要靠布局才能达到高度的雄伟,正如人体要靠四肢五官的配合才能显得美。整体中任何一部分如果割裂开来孤立的看,是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但是吧爱所有各部分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无疑,朗加纳斯的“结构论”是以传统的有机统一说,也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整一化”原则为基础的。接着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三一律”或多或少也是对“整一化”原则的一种继承。

四、戏剧理论“三一律”部分继承了“整一化”原则

三一律(three unities)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三一律是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引申出来的。对此,很多人不以为然,但“三一律”还是继承了“整一化”原则的某些影子。虽然亚里士多德并没有过分严格的做硬性要求,但他认为戏剧“所模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即戏剧要符合“整一化”原则;三一律作为古典主义戏剧的一条固定法则,对剧本创作是一种严重的束缚,它最终被打破是势在必然。不过,作为戏剧结构的一种形式,它可以使剧本结构更趋集中、严谨,一些剧作家运用它曾写出成功之作。如莫里哀的《熙德》、《伪君子》、《雷雨》等。

注释:

①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②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I106

A

1005-5312(2015)05-0077-01

猜你喜欢
诗艺文艺理论亚里士多德
诗艺产生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诗艺学》第4章论析
“出奇制胜”话诗艺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向源头学诗艺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童心”开启百年新诗——以王统照诗集《童心》小诗的诗艺为例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建构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