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新起点上再出发

2015-10-29 11:50崔建玲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农业部农产品监管

崔建玲

2015年1月22日,一年一度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如期召开,这是每年全国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大会议。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马爱国,以及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相关单位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商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发展大计。这次大会,不仅对过去一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当前开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而且对2015年开展质量安全工作进行全面、重点部署。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2014年是农业部确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这一年全国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并且在范围扩大、参数增加的情况下,蔬菜、畜禽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6.3%、99.2%和93.6%,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这些数据得来实属不易。数据的背后是全年坚守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岗位上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专项整治是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每年开展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从源头上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农业部门已连续6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2014年全年分别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农资打假等方面,共出动执法人员417.7万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33.3万余家,整顿农资市场26.2万个,行政处罚5799件。

从种植业来看,主要开展农药及农药使用专项整治,在“菜篮子”主产区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实施低毒生物农药示范补贴。山东省在农药专项整治方面表现突出。山东省农业厅厅长王金宝讲道,2007年起山东省普遍推行农药经营登记备案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两项制度”。2014年全面实行农药告知制度。农业、公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发布了《关于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农药违法犯罪活动的公告》、《关于加强畜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严厉打击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通过专项整治,查获、没收、销毁不合格农药产品55.3吨。

畜牧业方面,主要开展“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滥用兽用抗菌药和畜禽屠宰专项整治。落实六项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监管措施,2014年现场检查奶站1.3万个、生鲜奶运输车7000辆。发布兽药违法案件从重处理公告。集中开展屠宰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生猪私屠滥宰、收购和屠宰病死猪、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等违法行为。

渔业方面,开展水产品违禁药物专项整治,加强产地水产品监督抽查,实施贝类产品、海捕水产品和主要渔用投入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湖北省是水产大省,淡水产品产量连续18年位居全国第一,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大。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王红玲告诉记者,湖北省在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上主要抓了三个方面:一是强化源头治理,深入开展鱼药、鱼肥、鱼饲料等投入品市场整顿,在重点养殖水域设立质量安全监控点和病害测报点,苗种孵化期开展全省水产苗种专项督查,对苗种场全面清查换证,集中治理和严打苗种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强化质量追溯,在水产养殖、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实行台账管理,在连片2000亩以上水产养殖企业建立质量安全追溯监测点,基本实现全程可追溯。三是强化执法查处,对不合格水产品,全部依法查处。此外,在农资打假方面,农业部门在春耕、三夏和秋冬种等重点时节,会同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开展专项行动。2014年共查获假劣农资2.6万吨,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7亿元。

针对专项整治工作,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会上讲道,“2014年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这些年开展专项整治,质量安全问题比现在多!”

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基础。2014年,农业部在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标准实施示范和“三品一标”认证三个方面继续推进了我国标准化工作。农业部会同国家卫计委发布了2014版农药残留国家标准,规定了387种农药在284种食品中的3650项最大残留限量,基本覆盖我国常用农药品种和常见农产品和食品种类。新建“三园两场”(标准化的果园、菜园、茶园和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场)1600个,创建标准化示范县48个,争取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菜果茶标准化生产,开展农资统购统供、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五统一”服务。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3万个,“三品一标”总数达到10.7万个,“三品一标”跟踪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

农业部加强监测预警,将例行监测范围扩大到151个大中城市、117个品种、94项指标,基本涵盖主要城市、产区和品种、参数。推进风险评估,新增风险评估实验室10家,认定风险评估实验站145个,把“菜篮子”和大宗粮油等12类农产品纳入风险评估范围,着力从生产全过程摸清危害因子种类、范围、危害程度及产生原因,提出全程控制措施和技术规范。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各地方的责任分工和应对程序,加强舆情监测,每天编发舆情快报,及时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信息。制定舆情应对工作预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置,实行跟踪评估;对虚假信息和不实报道,依托专家进行解读,消除负面影响。

此外,2014年,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机制构建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86%的地市、71%的县市、97%的乡镇建立了监管机构,落实专兼职监管人员11.7万人。质检机构建设管理上,协调落实质检体系建设投资17亿元,建设项目398个,将市辖农业大区补充纳入建设范围,有效弥补布局上的缺陷。人员队伍素质建设上,组织举办监管、检测、应急方面培训20余期,将质量安全纳入了农村实用人才和大学生村官培训内容,共培训各类人员1.2万人。

立足实践 建言献策

在今年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分组讨论”,即全国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部门代表分成4个小组,讨论当地开展工作的成果及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1月22日下午14点整,4个小组成员准时到达各自会场,并同时进行小组讨论会,其中每个小组安排一名来自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人员,作为联络员。第一组是来自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会议代表,以及农业部办公厅、农垦局等单位的会议代表。组长是北京市农业局总农艺师陶志强。作为组长,陶志强讲道,这次会议对于今后开展质量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增强了日后开展工作的信心。

首先发言的是河北省代表。2014年,河北省继续深入开展重点对象、重点时期、重点区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和农业标准化,加强“三品一标”和标准化示范县建设,打造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型生产体系。2015年,河北省将重点抓三项工作:一是继续推进机构调整,强化监管职能和队伍建设。二是积极准备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河北省一共100多个县,计划拿出资金建立省级安全县约30个,在省级评选的基础上推荐较突出的县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三是建立监管追溯平台,借助信息化来提升监管工作水平。

吉林省代表发言并提出建议:第一,农业部门应在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基础上,扩大定点屠宰率和覆盖面。第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考核既要用例行监测合格率等客观数字来说话,也要综合考虑一个地方监管水平的动态提升,例如检测能力、追溯能力和大要案查处等工作,这样有利于各地总结经验,相互学习。第三,追溯系统建设不仅仅是追溯平台建设和和追溯工作自身的开展,更要注意和市场对接起来,努力满足企业产品推介、消费者知情权、监管执法和大数据分析等需求。第四,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和科技研发应用的投入力度。

天津与很多粮食主产区不同,主要以建立现代都市型农业为目标。天津代表讲道,天津作为直辖市,一直比较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整体水平排在全国前列。2015年天津市安排的主要工作有:一是检测计划,针对投入品、重点农产品和有害残留,加大抽检力度。二是监管计划,根据工作任务,加大乡镇一级监管力度。三是农产品收储运和加工环节质量安全建设。四是在加大专项整治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在10个区县同时创建,择优推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天津代表反映,天津是农产品输入省,主要“菜篮子”产品来自山东、内蒙古和山西等地,由于目前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工作比较薄弱,需要尽快建立健全各省联动机制,共同保证市面上消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山西代表表示,当地非常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年初布置,年末检查,开专题询问会,努力探索建立“三品一标”等农产品追溯平台。他们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希望能够争取资金,加大对市、县、乡镇监管人员培训力度,尽快解决基层检测人员能力和水平跟不上的问题。二是要树立质量与数量并举、质量和安全并重的发展理念,讲生产必须讲安全,没有安全的产品就是废品。三是建立各地之间的协调机制,形成区域联动、上下一盘棋。

在第一组的讨论会上,各省代表积极踊跃地阐述了本省的情况和建议,现场气氛非常火热。与此同时,第二、第三和第四组也进行着热烈的讨论。第二组由江苏省农委副主任李俊超主持,组员包括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等会议代表。第三组由湖南省农委副主任邹永霞主持,组员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等会议代表。第四组由四川农业厅副厅长祝春秀主持,组员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新疆等会议代表。

各地代表发言的过程中,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金发忠和程金根两位副局长细心听取各地反映的问题,并认真地做着笔记。

马爱国指出,与会代表反映的问题,正是我国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和建议都很有针对性,是本次会议的一大重要收获,必将更好地启发和指导新一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开展。

新的一年 新的起点

陈晓华副部长在会上指出,201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的思路是,坚持改革创新,突出依法监管,按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建设要求,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为总的抓手,坚持“产”“管”并举,一手抓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一手抓执法监管和专项整治,不断推进监管能力和制度机制建设,切实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从基层抓起。县域是农产品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的前沿。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经营高度分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机制尚不健全,特别是基层监管力量还比较薄弱。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水平,加强县乡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其中还讲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足以可见中央对基层监管工作的重视。2014年11月,农业部印发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方案》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的通知,将通过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确保首批试点的100个质量安全县和4个质量安全市个个过硬。通过示范带动,争取用几年的时间整体提升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目前,全国还有14%的地市、30%的县市没有建立监管机构,乡镇站所虽然挂了牌,但大部分还难以实质性开展工作,加之运行经费缺乏、执法装备落后,基层监管能力弱的问题仍十分突出。针对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陈晓华着重强调了两点:一是重在创建,不是简单的认证、命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挂牌形式,而是要扎扎实实开展工作。二是摸索办法,各地可摸索符合当地产业和发展情况的监管模式。

2015年农业部将继续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关键环节,重点抓农兽药隐性添加、高毒限用农药违规使用、抗生素滥用、非法使用“瘦肉精”和孔雀石绿等有毒有害物质、非法收购屠宰病死畜禽和制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执法查处,集中整治一批突出问题和隐患,消除行业“潜规则”生存空间。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凡达到移交标准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集中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充分发挥舆论震慑作用。

标准制修订工作将继续进行。坚持以科学数据为支撑,以风险评估为依据,以农兽药残留为重点,加快农产品农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进程,加快清理与农兽药残留标准相配套的检测方法标准,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农兽残标准达到10000项,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基本同步。

2015年,农业部门将继续稳步发展“三品一标”,强化监测评估预警,加快推动追溯体系建设,探索构建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机制,做好应急处置,加强基层监管队伍能力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将重点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目前,农业部门正抓紧制定质量追溯制度、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打算选择部分省市县和“三品一标”获证单位开展追溯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向全国推广。为使执法监管工作更好地做到有法可依,农业部正在积极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修订工作。

监管工作会议无疑为2015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按照新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农业部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于2014年11月签订了食用农产品全程监管合作协议,联合印发了加强全程监管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厘清监管职责,建立联动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尽快打通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链条。今后如何更好地监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民以食为天,保证民众吃得饱、吃得安全放心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农业部正在组织编制“十三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和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规划。新的一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又将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再出发。

猜你喜欢
农业部农产品监管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农业部一号文件关于养猪都说了啥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农业部将实施H7N9流感根除计划
农业部:未来三举措推进标准化生产以保障粮食安全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