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突发公共事件档案管理初探

2015-10-31 12:31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杨蓓
办公室业务 2015年10期
关键词:应急档案管理人员

文/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 杨蓓

医院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及公众健康、环境安全、正常医疗秩序严重损害、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医院感染爆发,重大医疗事故、水、电、医疗设施、电梯、供氧障碍等质量事故,火灾、地震、雷击、恐怖事件等突发的公共事件。由此可见,医院突发公共事件涉及医院的方方面面,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归档文件散、杂、多,档案收集要做到齐全完整难度较大。

一、医院突发公共事件档案管理现状

(一)责任部门归档意识薄弱,认识不到位。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矛盾剧增,突发公共事件呈上升趋势,医院除处置院内突发公共事件外,还需承担院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任务,应急外置工作时有发生。管理好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档案,对今后社会的发展、稳定及医院科研、教学具有较高的价值。医院发生突发公共事件,从临床、医技到行政、后勤都有涉及,处置中产生的各种文档资料分散、庞杂;按照事件发生类型,有相应的责任部门牵头负责,由于责任部门归档意识薄弱,事件处置完毕,并未对众多处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除病案交病案室外,其他资料或存在科室、或在个人手中,造成了档案的缺失不完整。

(二)档案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不高,工作积极性低。档案工作人员一般为兼职,未经过档案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对归档范围不太了解;档案管理未纳入医院的绩效考核中,干好干坏一个样,管理人员工作积级性不高,专业知识的学习愿望不足。

二、加强归档制度的建设

归档是办理完毕的文件经系统整理归档案室保存的过程。建立健全归档制度不仅能够确保档案室有连续不断的档案来源,为开展各项业务工作提供条件,而且也是为国家积累档案财富的重要保证。做好档案的归档工作,首先要确立并及时修订本单位的归档与不归档范围等归档制度。

归档范围是指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是否应当归档的范围。哪些文件应该归档,哪些文件不应该归档,主要取决于这些文件本身的保存价值。2012年国家卫生部启动了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各医院按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建立了医院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归档与不归档范围》应随着医院工作的进程及时调整,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系统资料纳入归档与不归档范围中,为医院今后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三、加大应急档案管理知识的全员培训

医院应急管理涉及全院职工,每位工作人员在应急体系中都有相应的工作职责,突发共公事件应急处置完毕后,每个人都有可能留存应急处置时的材料,因此必须通过全员的档案基础知识培训,让每位职工知晓归档的重要性,了解归档与不归档范围,才能保证处置时的资料不流失。

四、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突发公共事件有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种类型,医院都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是医院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特点,这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掌握档案管理的技能,又要了解以上4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知识,对于兼职或年龄偏大的档案工作人员来说,靠自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加大培训力度,在对其他专业人员基本技能培训的同时,将档案人员纳入其中,以提高业务能力,避免出现归档不全的现象。

五、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待遇

档案管理是一项枯燥、繁琐、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工作,对于按收益进行再分配的医院,档案工作人员的收入是最低的,这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医院应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该项工作,将其视为发展道路上不可缺的一部分,让他们与其他行政人员享受同待遇;应多关心档案人员,对其任劳任怨、默默无闻、辛勤付出的精神给予肯定。只有充分发挥档案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主动上门、及时收集,才能为应急档案管理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管理好突发公共事件档案,对医院今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具重大的指导意义,处置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宝贵经验,能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安全的医疗急救服务,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对医院内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助推作用。

[1]陈智为,邓绍兴,刘越男.档案管理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楼俐.医疗事故纠纷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中医药管理杂志[J]2014,11(11)1842~1843.

猜你喜欢
应急档案管理人员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实践
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分析加强卫生院档案管理努力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应急预案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