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氟甲烷对四氟乙烯单体悬浮聚合时结“团”的影响研究

2015-11-01 07:28顾定松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硅胶乙组单体

顾定松

(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江苏泰州 225300)

聚四氟乙烯树脂是由四氟乙烯(C2F4)单体聚合而成,被冠以“塑料之王”的称号[1-3],应用广泛。C2F4单体纯度对树脂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由二氟一氯甲烷经高温裂解制得,目前国内裂解的方法大多采用水蒸气稀释裂解,除C2F4单体和未反应的原料外,还有许多副产物。有些副产物的沸点与C2F4相近,很难分离,这些杂质对聚合反应的稳定性和聚合产品的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研究杂质CHF3对C2F4单体悬浮聚合时结“团”的影响。模拟自聚“团”的聚合反应工况条件,以CHF3为因子进行试验,分析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对现场进行了相应的改善。

1 C2F4单体悬浮聚合时结“团”现象

自聚“团”现象,即C2F4单体聚合后产物中呈现直径在5-10cm大小不等自聚团状物。按照聚合反应工况条件,对引起自聚“团”相关因子进行如下分析:(1)对操作工艺进行检查。追溯事故发生时段的生产指标的趋势图,发现操作趋势稳定,氧含量及引发剂等均按工艺要求添加,无脱标现象;(2)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聚合釜按要求进行定期清理,釜壁无粘附物,查验聚合釜机械搅拌运转及转速记录,聚合釜搅拌运转正常,转速按操作要求,转速记录图表稳定。检查硅胶过滤器时发现过滤器内硅胶使用时间接近更换周期,更换硅胶后自聚“团”现象减少,但仍未完全消除,说明硅胶使用时间长对自聚“团”现象有影响,但并非要因;(3)对聚合反应的主原料C2F4进行跟踪分析。分析C2F4单体微量杂质是否对自聚“团”现象有影响。在聚合分析室调出有自聚“团”现象聚合原料取样分析数据,分析仪器为美国进口安捷伦6820色谱,结果见表1。

从聚合反应前抽样原料中数据发现原料符合聚合反应要求(操作指导书中标明反应原料要求:C2F4≥99.999%,X2≤10ppm,Y3≤3ppm,Y4≤10ppm)。

据国内外含氟企业生产动态和技术交流相关文献可知,C2F4聚合过程中微量杂质对聚合反应及产品质量有影响,体现在聚合反应过程和树脂加工产品质量上。课题组发现CHF3在聚合产品自聚“团”期间组分含量波动较大(均在6~10ppm范围内,特别5日上午9点进料总管取样化验为10.4ppm),6日、7日CHF3含量又降至较低的范围(约在2~3ppm范围内波动)。

2 机理分析

C2F4单体中杂质可分两类:饱和类化合物X2(CHF3)和 Y4(CH2F2);不饱和类化合物 X1(C2H2F2)、Y3(C2HF3)和 X3(C3F6)等[4]。

不饱和类化合物与单体发生共聚反应,影响了树脂内在的产品质量。聚合反应中由于引入C-H键使氟树脂产品的抗化学腐蚀性、耐热性、介电性等下降,结果在制品加工方面呈现形变、发黄及开裂等质量问题。

饱和化合物如未被分离净,在聚合反应过程中,由于它们的分子中不含双键,不能进入聚合物链的中间,只能成为大分子端基,使引发剂产生的自由基发生转移,终止或阻滞聚合反应的进行。这些被终止或阻滞反应的聚合物链逐步形成一系列大小不等、不规则的被包裹“团”,其反应机理如下:[5]

(1)引发剂自由基转移

(2)聚合物分子的端基

从反应机理可知,CHF3既能使聚合反应的引发剂产生的自由基发生转移,也能存在于聚合物端基,终止或阻滞聚合反应,从而引起聚合时的结“团”现象。

3 CHF3对聚合反应影响试验

聚合装置为100L不锈钢试验釜。

模拟自聚“团”现象的聚合反应工况条件:采用相同批次投料量和引发剂量(分析纯级),相同机械搅拌转速,分甲、乙两组各5批次,对CHF3含量不同的单体进行聚合试验(甲组 CHF3≤2ppm,乙组CHF3≥6ppm),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判断CHF3对聚合反应过程稳定性和聚合后产品质量的影响。

4 结果与讨论

试验结果见表2。对甲、乙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乙组试验中,随着CHF3含量增加,聚合产物中逐渐有自聚“团”生成,同时产品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降低,统计显示乙组数据与甲组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C2F4单体中CHF3的含量,通过单体精馏,将其去除,最终将CHF3的含量控制在2ppm以下,这样能使单体聚合反应稳定,消除自聚“团”现象,提高氟树脂产品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

表2 不同含量CHF3聚合反应试验结果

[1]朱顺根.四氟乙烯生产工艺:一[J].有机氟工业,1997(1):4-27.

[2]朱顺根.四氟乙烯生产工艺:二[J].有机氟工业,1997(2):9-23.

[3]朱顺根.四氟乙烯的纯化[J].化工生产与技术,1997(2):1-5.

[4]曹琴,孙京诰,束斌.四氟乙烯聚合反应动态过程分析[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5(2):170-174.

[5]潘祖仁.四氟乙烯聚合机理和动力学[J].塑料工业,1981(5):1 -15.

猜你喜欢
硅胶乙组单体
锂离子电容器自放电检测方法研究
液压单体支柱井下现场修复技术应用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双组分灌封胶发红异常原因分析
美国 风暴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硅胶刀具清洁器
功能隐形眼镜盒
阻止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