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中禅境的“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2015-11-02 02:41张芳
艺术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禅境国画中国画

张芳

国画中禅境的“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张芳

国画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所独特享有的艺术方式,是流传至今仍旧熠熠生辉的文化遗产,正在被世界各国热爱艺术的群体所广泛地接受。中国文人追求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使命,他们注重内心的修养,他们在跌跌撞撞的人生经历中参悟禅宗,将这份感悟反观到国画中去。 而对于国画来说,它追求的是传统哲学的深远意境,以写意精神作为绘画的主旨,这种中国画精神是将自己与无限的大自然合二为一,充满了生命力的旺盛动态静态的美丽。 所以有了禅境的国画潜藏着静静的爆发力,虽然留有大片的空白,但是这片空白正是国画的真正底白。 晖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这就是中国画中的禅境。禅境为国画注入了生机活力,禅境的顿悟成了国画主导的思想体系。本文通过对国画中禅境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分析,近而阐释了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禅宗,就国画中禅境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新生代画者所肩负的重要责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浅谈 国画 禅境 明心见性 顿悟成佛

一、国画中的禅境

1.国画的概况

国画,在古代称为“丹青”,主要是指一些以绢、宣纸、帛为作画材料的卷轴画,又称作“中国画”。 国画最早可以追随到原始社会中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虽然画面很粗糙,但已经掌握了初级的造型能力。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帛画。 两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拓,佛教为代表的外域文化传入中原,宗教绘画开始时兴。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极其动荡,但言论自由,这个时期的士人阶级非常活跃,多崇尚飘逸脱俗,追求人格的自然主义和个性的美。 山水画、花鸟画开始萌芽。 到了隋唐时期,国家稳定,对外文化交流频繁,是国画发展的一个活跃期。从魏晋南北朝流传下来的佛教壁画风格仍旧流行,以吴道子为代表的中原画风也占了绝对优势。五代两宋时期,国画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期,绘画被文人学士当作一件高雅文学,不仅绘画理论成一体系,内容、技法、形势都出现了多头发展的繁荣局面,画家辈出。 到了元明时期,山水画和花鸟画渐渐时兴,创新性较差的人物画日渐衰微。 随着水墨技巧不断创新,笔墨表现不断丰富,画家们的绘画更强调抒写主观情绪,追求笔情墨韵。 时至今日,国画在吸取传统精华的同时也在与时俱进地改革创新。

2.国画与禅画的关系

禅画本来是修道的一个沟通载体,在本土中有着较长的历史。 两汉佛教开始流传,宗教化兴起;唐代王维在真正意义上首开禅画之先河。 到了宋代,随着宋明理学的深入人心,文人学士更加注重自己的内心修养,思想在绘画上的表达也更加隐晦,写意画发展极快。而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更是通过他简单而极富创造的笔墨将儒家、佛家、道家合三为一的禅画推向了艺术的巅峰。①

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类,有“画分三科”之说,也就是中国画的三种分类概况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分别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的关系。而禅画就是从中国画中独立划分出来的一种画类,它虽然扎根于笔情墨韵的写意画,却高于单纯描画的国画。 禅画从佛家禅的思想出发,以简略的笔画,遂心应手地勾勒,寥寥几笔却从不拘泥于常规,一笔一划都是画家心灵的反映。 正所谓,画中有禅,禅中有画。②

二、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1.禅画中的禅诗

古语有云:“书画同源。 ”(出自元代画家、书法家赵孟頫。 原句为: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国画不同于西方油画的一个最大特点是——诗画结合。文人写意画兴起时,在画中题诗的作画方式也被画家们所广泛地接受。他们将书法与诗歌运用到绘画中去,改变了传统程序化的绘画图示,如此一来,国画中禅境的“明心见性,顿悟成佛”更容易被他人所理解接受,禅画的意义也便更容易推广了。

2.国画中的禅境

国画中的禅画从王维开山鼻祖到现在,已经有了极其悠远的发展历史了。 宗白华先生曾经概括过禅画里的意境,他说:“人与世界接触,以宇宙人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境为虚镜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地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诚然,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瑰宝,时至今日仍然充满了生命力,自然有它的道理所在。 艺术,是人情感的一种文雅的表现方式,是艺术家人生感悟的一种升华提纯。 而当佛门中人开始学着洞悉万物的时候,他们从平凡的一草一木中窥见了宇宙的真谛,让心灵完全自由,不为形束,不受物拘,这种顿悟反映到国画中,虽是寥寥的几处笔画,却隐藏着画家们的种种深沉的禅意。④

我们以明末清初杰出画家八大山人晚期的山水画为例。近处是几棵枯树,几棵树形态各异,寥寥数笔但是充满了感情。 山石成 S 型上延,大片的空白似乎像溪水潺潺不息地流向远方,山石间隐隐约约可以看见点点炊烟的茅舍立在山水之间。整张画笔墨简洁、凝练意境开阔,极强地表现出了一种大象无声的意境,也是画家身陷劫难中无助的荒凉心境的表现。虽然用笔不多,但是却有空寂之感,画中枯树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叶繁叶落,云卷云舒,有无相生的自然变幻,自然在不息地存在、消亡,然后轮回。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利益的追求似乎成了俗人的至上追求,然而,他却顿悟出了禅宗,在明心见性中脱俗成佛。朱耷晚年身历劫难之后,看透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对于余生已然没有了年少的冲动,相反,更多的是凄凉之感,是追求平淡自在。 对于朱耷而言,他在一幅画中明心见性,顿悟成佛,是国画成就了他。

三、国画中禅境的重要性

再传神的人物肖像画,再喜庆的风俗画都不能够代表国画的最高水平,国画之所以流传至今仍旧生生不息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在于它越咀嚼越有味道的禅境重重。一幅国画作品成功与否,与它的禅境深浅有着极深的关系。

1.禅境使国画更有思想性

对于国画萌芽时期的战国而言,帛画上的几个粗糙的人物线条就可以满足当时人们对于艺术的要求,但是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同样国画也是向前发展的。 随着私学的下移,对知识的教育已经不是皇族贵族的专权享受,有了更多的平民士人开始修身养性。 于是,平民士人自身的修养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国画艺术性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缺乏创造性地人物花鸟画就无法满足士人们对艺术的追求,渐渐被时代淘汰,而禅境的出现使国画更有艺术性。

本文从信任值准确性与反映攻击行为的角度出发,选取了4个因素。直接信任的因素集F={F1,F2,F3,F4}。F1、F2、F3、F4分别表示数据相关性因素、数据包发送速率因素、数据新鲜性因素、成功交互率因素[10-11]。

在宋朝,皇家画院常用固定的命题方式来考察画家的绘画功底水平。 例如宋徽宗曾出过这样一道题目:“深山藏古寺”⑤,要求笔意俱全。没有禅悟的画家们用尽了笔墨去设计,有的在山腰处画了座古寺,有的把古寺画在重重叠叠的深山处,有的把古寺画得十分完整,有的只画了古寺的一段残墙断壁……尽管都绘画水平都不容置疑,但是都不是宋徽宗想要的国画。 最后,“魁选之作”初看却感觉不着边际。 在他的画中,没有任何古寺。 相反,他画的是崇山峻岭中一线溪泉从山顶处飞流直下,一个老态龙钟的和尚挑着扁担,平静地舀着一勺又一勺的泉水。 如此一来,一个挑水的和尚就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藏在深山里的古寺香火鼎盛。这种绘画思维不仅仅把“藏”字高明地表现出来,而且极其含蓄地表现了画家对于平淡生活的执着追求,对于世间名利纷乱的厌恶和躲避。

“登临古寺前,小草何芊芊。 云雾山间绕,孤峰耸碧天。 野花红烂漫,茫茫树生烟。 日落余晖后,声声响杜鹃。 ”(出自《深山藏古寺》)简单几笔就使禅意无限,有意也好无意也罢,但我们确实从这样一幅画中突然洗涤了浮躁的心,在画境中凸显了“静”和“净”。 墨中有禅,禅在笔先,直指本心。 有了“净”才可以有清晰澄净的境界,才有了人的明心见性顿悟成佛,才人使得国画更具思想性,其深沉的寓意让终生受益。

2.禅境使国画更有艺术性

国画多以宣纸、笔墨、砚为基本的作画材料,其用笔力度的大小、线条的粗细、画面的布局都是至关重要。 山水画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最佳的作画对象。有禅境的山水画不会只是着眼于满目琳琅的崇山峻岭、飞流瀑布、鸟兽人群,与之相反,他们把视线着眼于微不足道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峰,一泉一涧。 佛语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出自《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 画家们将禅宗运用于作画之中,将“本心”作为作画的出发点,把自己放置在一个极低的位置,以敬畏的心去仰望生生不息的自然大地,所谓“山性即我性”。⑥为了使禅境在国画中更加完美地展现,画家们往往会采用不同于花鸟人物画的作画方式。对于有悟性的画家而言,国画的构图不是呆板地立足于某个固定的时间或者空间,而是以一种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不同时空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重新布置在一起,构造出画家理想的境界,因此,四时朝暮、天地万物,都可以根据需要出现在同一幅画中。 在视觉透视方面,为了使禅境更加突出,画家们大多采用多点或者散点的透视方法,或上或下、或前或后的方式观物取景。 当然,禅境大多都是虚境。 因此禅画多追求实中有虚,虚中有时。⑦再加上国画所特有的笔墨技巧,传情达意的表现妙不可言。如此禅境下的国画的艺术性更是无可挑剔。

我们以清四僧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为例为了更好地画中的禅境,石涛以其难得的细笔,一层层勾、皴,再由淡而浓,反复擦、点,淡墨渲染。 尤其是点,经由干、 湿、 浓、 淡, 反复叠加,至“密不透风”的程度,随是密不透风但是在苍劲中又带有一些柔劲,笔触的起笔收笔十分灵活,恰到好处的墨色干湿浓淡,分明的层次,极其大胆的大面积留白……这些富含深刻意义的禅境都使得作品的艺术性问鼎高峰,大气而不浮躁,精致而不做作,利落而不失深度,清晰而不失色泽。画家对于人间的寻常生活,恬静平淡的生活情趣也很容易地使观赏者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3.我们的任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让我们变得像陀螺那般的忙碌,我们早已经失去了那颗对于国画艺术的单纯的“本心”,用一双贪恋的眼睛去搜寻着利益的存在,用一双沾满铜臭的手去拿起画笔马不停蹄地加班加点,流水化地临摹艺术。然而国画却被我们玷污了。

无论是历史上的文人墨客,还是现当代的文化人都曾面临着进退两难得境地——是兼济天下还是归隐山林,这时候国画便是最好的发泄情绪的方式,他们更愿意在精神上得到解脱,因为他们在现实中大多选择沉默,却将对于理想的追求寄托在国画中的种种禅境,有悟性的人必然容易了解禅境的隐藏的人生箴言。

潘天寿说过:“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 ”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很简单。 我们无需参禅打坐几个钟头,更不需要我们敲钟念佛吃斋与世隔绝,只是需要我们沉淀下那颗浮躁的尘心,远离凡尘俗世的纷乱干扰,给自己的心灵留一块没有污染的洁净空地,放慢生活脚步,用优雅的生活姿势去走进那个最纯净最博大的大自然,去听每一股清泉汇向大海的淳淳水声,去听杜鹃每一声清脆的啼鸣。我们也许不懂得禅宗,但我们懂得生活的禅意。 往往只是最平凡的一草一木就足以触动你的心灵,给你无限的禅的顿悟。 往往只是一瞬间的留白走神,你顿悟了生活的真谛。⑧为了国画,我们能做的就是还心灵一个自由而纯净的空地,让“本心”自在飞翔。

总结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今,中国文化站在了历史的转折点,新的文化画卷将徐徐展开。 国画作为宝贵的文化瑰宝,不仅仅不会被浮躁的社会潮流淘汰,反而因为它蕴含的可以穿越时空界限的人生顿悟和与时俱进的改造创新而站在了中国文化的置高点;不仅仅为中国人所熟知,更会被世界各地热爱美术艺术的人们所钟爱,在世界艺术世界也占有一席之地,近而将中国特有的国画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

高僧慧皎曾说:“禅也者,秒万物而为言,故能无法不察,无境不察,然像法察境,唯境乃明,其尤渊池息浪,则彻见池鱼,心水既澄,则凝照无隐。 ”只有心平如水时,才能窥见池中的鱼石,只有自身无争时,才能摆脱各种尘世的束缚,认得“本心”。 唯有如此,才能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彻悟人生的玄机。

注释:

①叶海鹰.浅析禅画的发展.视觉艺术史研究[J]2012(2)

②马力以心灵映射万物的中国视觉艺术——论中国画审美意境的创成山花2010(04)

③陈清华 静思的智慧——中国画意境美探究 [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1

④毛文丽从禅宗兴起后中国画意境的特点来看禅宗对中国画意境的影响[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⑤宋徽宗,宋朝

⑥朱剑. 禅心写境:禅宗与宋元之际的山水画转型[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5)

⑦方雄 国画山水中的意境研究[J] 文艺生活 文海艺苑2012(11)

⑧王书侠 中国画还需保留一点空白[J] 艺术百家2003(02)

[1]朱剑. 禅心写境:禅宗与宋元之际的山水画转型[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2]傅抱石.傅抱石美术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偡德军.论一切中国传统绘画皆禅画[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4]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教育出版社,2006.

[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叶海鹰.浅析禅画的发展[J].视觉艺术史研究.2012(2).

[7]方雄.国画山水中的意境研究[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11).

[8]陈清华.静思的智慧——中国画意境美探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1.

[9]姚海涛.传统中国山水画和现代山水画之比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6).

[10]王胜军.中国文人山水画艺术风格简论[J].中州学刊,2009(5).

[11]毛文丽.从禅宗兴起后中国画意境的特点来看禅宗对中国画意境的影响[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2]马力.以心灵映射万物的中国视觉艺术——论中国画审美意境的创成[J].山花,2010(4).

[13]潘天寿.潘天寿谈艺录[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14]王书侠.中国画还需保留一点空白[J].艺术百家,2003(2).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禅境国画中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中国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国画欣赏
读《廓如明圣应相让,心寄空澄天地宽》悟禅学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禅境与诗境的合一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