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因为“转基因”问题敏感,就使其研究“瘦身”

2015-11-03 08:56高军马昊楠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专家学者花卉转基因

本刊记者 高军 马昊楠

全国政协委员江泽慧就“转基因”问题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全国政协委员江泽慧 本刊记者 高军/摄

我国开展“转基因”工程研究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其研究进展在社会上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上至专家学者、下至普通百姓对“转基因”问题的争论也从未停止,反对者认为“转基因”的研究违背了自然规律,其安全性有待考证,而支持者认为,“转基因”技术属于高新技术工程领域,有助于我国生物领域学科的发展。在诸多争议的背后,我国“转基因”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如何?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泽慧就“转基因”技术研究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她认为,“转基因” 的问题虽然很敏感,但必须要研究,并且研究方向不能仅限于农业产品。

本刊记者:江委员您好,我国“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于“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争论一直未停,您是如何看待“转基因”这一问题的?

江泽慧:我一直认为对待“转基因”一是要慎重,二是要研究。我在政协也开过好几次关于“转基因”研究工作的会议,跟九三学社、致公党、农工还有民革等界别的委员以及原卫生部和中科院研究基因的专家学者也都讨论过“转基因”的问题,对“转基因”研究我的定位就是:必须积极地加大力度地去研究。单纯地讲,“转基因”作为一门先进技术,我们国家以前对这方面的研究是空白,现在已经开始重视“转基因”问题了,所以我们的研究更不能落后。

本刊记者:俞正声主席在今年政协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就“转基因农产品的机遇与风险”开展调研议政,您认为,今后我国“转基因”研究的方向如何?

江泽慧:“转基因农产品的机遇与风险”,我认为这句话表明了农产品是整个“转基因”工程的研究重点,但不等于其他生物物种的“转基因”我们都不研究。现在社会上对“转基因”问题十分敏感,尤其是在农产品方面,但我不希望因为“转基因”问题敏感,社会对“转基因”的研究有很大意见,我们就把研究经费减少,或是只在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内进行研究。我觉得把农产品作为“转基因”研究主体的同时,还要扩大“转基因”的研究领域。

我曾是基因重大专项领导小组的副组长,现在,我仍是转基因重大项目专家组的成员,我每次参加项目组会议都坚持提一条意见。我一直认为,“转基因”工程的研究应在整个生物领域展开,而并不是单纯地只在农业领域、针对农产品进行“转基因”研究。我本来寄希望于“转基因”研究二期工作时,研究品种能拓展一点儿,结果没有。

本刊记者:您刚刚说到,您并不希望“转基因”工程研究只限于农业领域,您认为目前我国还可以在哪些领域开展“转基因”工程的研究?

江泽慧:我认为完全可以拓展到花卉植物等领域内。在花卉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耐寒、耐盐碱、耐病虫害的花卉品种。对于花卉植物的“转基因”研究,国际上也已经开始研究了,而我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花卉物种的发源地,对其“转基因”的研究却是空白,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花卉植物“转基因”的研究,向“全球花卉王国”这一目标迈进。

本刊记者:目前,社会上有人提出希望形态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加入到“转基因”研究领域,对此,您怎么看?

江泽慧:“转基因”研究的是生物资源,目前的研究主体仍是农产品,农产品与人们的一日三餐和日常生活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这些“入口”的产品,我认为研究一定要科学、谨慎。有人说“转基因”食品会持续对几代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才能得出结论,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是科学研究的保证。

本刊记者:目前,国外对“转基因”的研究情况如何?

江泽慧:美国目前是在开展“转基因”研究的同时,又在开展“转基因”产业化的研究,欧盟国家是注重“转基因”的研究,并不太重视“转基因”产业化。而我国在“转基因”研究方面起步较晚,我还是呼吁,转基因研究要向多领域扩展,特别是对植物、花卉领域,国家也应该有所投入。

猜你喜欢
专家学者花卉转基因
李鱓·花卉十二开
探秘转基因
转基因,你吃了吗?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七一智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花卉之二》
水晶泥花卉栽培技术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