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性化视角下的幼儿性别角色教育

2015-11-03 22:47何海燕
江西教育C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双性化性别角色特质

何海燕

一、性别角色教育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工作类型的多样化使得今天双性化人格具有更多优势。“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维早已过时,性别角色差异缩小,男女社会分工模糊,男女面对的是更为趋同的压力和挑战。双性化人格兼备的男女性格特质的优点使双性化具有更全面的能力。幼儿阶段作为性别角色培养的初期,对儿童日后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对此不应忽视,也不应小觑。

二、双性化的含义

传统性别意识认为,一个人拥有其本身性别特质越明显则健康水平越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性别特质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双性化人格是综合男女两性性格特质的人格类型。双性化是在尊重个体生理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去培养异性的性别优点,并不是指丢弃本身性别的特质追求异性性别角色特征。有研究显示在3~6岁儿童中,双性化特征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弱,家长对儿童具备双性化性格优势有期待值,但在真正的教育过程中并无良好的措施。

三、双性化人格特征对于幼儿的意义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它既有女性的温柔、细致、敏锐又有男性的豁达、独立、勇敢。研究结果表明,双性化人格最易有主观幸福感,社会适应能力强,人际关系和谐,人格特征更积极,自信心更高。无论是男孩女孩都有性格特征灵活多变的可能,培养这种优秀的人格对幼儿未来学习、生活、婚恋、工作都有所帮助。

四、如何在双性化视角下对幼儿进行性别角色教育

(一)案例分析结果

笔者运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和SPSS19.0进行统计数据赋值和统计分析,对两所幼儿园122位家长、12名幼师针对幼儿“双性化教育意识”做了详尽调查,其结果显示:1.幼儿教师双性化教育得分与幼儿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之间的似然比卡方检验结果为:P=0.383>0.05。这表明:幼儿教师的双性化教育与幼儿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不存在显著关联。2.幼儿家长双性化教育得分与幼儿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之间的似然比卡方检验结果为:P=0.024<0.05。这表明:幼儿家长的双性化教育与幼儿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存在显著关联。

(二)家长应该提升对性别角色意识的教育观念

上述案例结果说明,家长在幼儿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起着根本性作用,由于家庭是对每个人影响最原生化的地方,家长的言传身教将对幼儿的人格形成起着近乎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基本上是从幼儿1岁半至2岁左右,父母就开始灌输孩子明显的性别意识,如不允许男孩哭泣、玩布娃娃、留长头发;不允许女孩有大幅跑跳、打闹等行为。双性化教育更鼓励家庭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幼儿获得不同活动和生活情绪的体验。同时中国家庭还有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父亲总是“外挂”状态,似乎教育只是母亲的事情,事实上在幼儿教育当中父亲的参与非常重要。幼儿在性格成长上要有父母双方的人格特质给予影响。正因为家庭对幼儿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形成,影响如此之大。每位家长也应该重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幼师在教学方法中融入双性人格教育

幼儿教师在幼儿双性化性格角色教育中作用不显著有多方综合因素,首先我国幼儿教师的整体执教水平暂时不如欧美发达国家,社会对幼教资源的重视程度也不乐观。这导致幼儿教师没有足够的作为与能力去运用自己专业教育者的角色对幼儿双性化性格的形成进行更大程度的介入和影响。事实上幼儿教师在双性化性格角色教育中能给幼儿和家庭以更科学的指导意见,弥补很多家长在自身教育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给幼儿带去片面的性别角色教育指导。教师在幼儿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理应承担更理性更专业有效的启蒙职责。引导幼儿的行为意识,如减少游戏中的性别差异,不要对不同性别的游戏设限,给孩子提供更多自主选择游戏类型的机会。幼儿时期的孩童会参照同伴的行为同化自己的行为,与异性多交往会使他们加深对自身性别角色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学习异性性格特征中的优点,促进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开展。

(四)社会及媒体关于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宣传

媒体在幼儿读物中对人物的塑造多半还停留在男性高大勇敢,女性温柔贤淑的蓝本里,造成幼儿对男女角色理解的片面化。幼儿读物中的性别角色倾向典型,甚至还有一定程度性别歧视或偏见。消除这种狭隘的形象设定,需要提供更多双性化优秀形象给儿童,同时媒体也应注重在家庭教育类书籍、刊物或影视作品中向家长灌输一些双性化性别角色的意识,营造好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社会氛围,从社会环境上转变传统性别角色观念。

教育是保障人才素质的根本途径,为适应世界的变化与现代社会的复杂与融合,教育也应该不断创新。在双性化视角下的幼儿性别角色教育,是抓住了各项新兴方向的前沿的幼儿教育模式,是未来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机关幼儿园)

责任编辑:王锋旗

猜你喜欢
双性化性别角色特质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教师对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发展影响的研究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管理人员的性别角色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
小学男性音乐教师走向成功的双性化人格分析——以A学校音乐教育名师陈老师为例
教师对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发展影响的研究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的相关性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儿童对动画人物偏爱与性别角色认同相关研究
中国儿童性别角色观念及其性别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