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5-11-04 13:53陈进
商场现代化 2015年22期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湖南省现状

摘 要: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湖南省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需求和规模逐渐扩大,加快了湖南省的经济发展。本文主要从投资方式、投资来源、投资行业、投资区域四个方面分析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政府转变职能,改善投资软环境;加大建设基础设施,提升投资硬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外资的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对策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发展以来,随着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规模不断扩大。为了跻身世界各国的优势地位,中国在地区分布还不均匀的情况下,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ID)成为发展经济方式的共识。湖南省处于内陆的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农业发展地位逐渐减弱,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对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在思想意识、产业水平、政策措施等工作方面相比较发达省份来说,虽然有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目前,国内外商投资政策安排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区,湖南省面临着来自其他省份、市的竞争。因此,为了积极促进湖南省经济的稳健发展、调整产业机构,均衡区域发展、合理引进外商投资等,有必要对湖南省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进行全方面了解,给今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发展湖南省的经济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本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历年《湖南统计年鉴》。

二、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湖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更多的外资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经济运转加速运行。湖南省也出台了相关的外商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使得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第一阶段(1983年-1987年)是开始与摸索阶段。在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经济政策最开始主要是在沿海城市,到1983年湖南省才逐渐引进外商投资,主要是中国香港、台湾、澳门为主的和其他少量亚洲国家小型投资者,投资规模和数量均很小。

第二阶段(1988年-1991年)是初级发展与调整阶段。随着鼓励和优惠的制定与出台,外商直接投资也逐渐对湖南省的经济发挥一定作用。在此期间,除亚洲国家以外,其他欧美等大国也逐渐参与进来,使得外商直接投资在湘初具规模。

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是稳健发展与全面铺开阶段。随着湖南省经济的逐步稳健发展,国外的外商直接投资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与格局,数量与质量上都在飞速增长。仅在2013年,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572个,合同外资额协定767222万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超过合同协定金额。

2.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目前湖南省经济发展稳定前行,外商直接投资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主要通过在投资方式、来源、行业和区域这四个方面来表现。

(1)投资方式逐渐多元化,以外商独资经营为主

2001年以来,湖南省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多元化发展,成为主要的投资方式。2003年-2013年外商投资方式包括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投资股份制,逐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外商独资发展迅速。仅2013年,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外商独资方式为最多,占了整个比例的73.9%,其次是中外合资占23.3%。最后是中外合作占2.8%。而外商投资股份制是在湖南省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是新兴投资方式,发展非常缓慢,整体有下降趋势。

(2)投资来源广泛遍布全球,港澳台等亚洲国家为主,欧盟、美国对湘比例较小

投资来源地日趋多元化,遍布全球,包括中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和其他地区和国家。2013年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中国香港居首位,占63.4%,其次是中国台湾、美国、新加坡、维尔京群岛、中国澳门等,这6个地区共占在湘总投资的86%。同时,分地区来看,亚洲国家在湘外商直接投资占85%,实际利用外资65915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41096万美元。欧盟、美国在湘外商直接投资比例较小,仅占15%。

(3)投资行业分布不合理,主要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投资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非常低,行业分布不合理。湖南统计年鉴显示,2003年-2013年第一产业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比例的6%,第二产业占67.4%,第三产业占26.6%。第一产业在湖南省的外商直接投资非常低,主要是湖南省特定的地理环境不适合建立大规模的农、林、牧、渔集群开发,同时第一产业生产方式、回报率较低。第二产业在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非常大,主要是湖南省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大力发展制造业、建筑业等,有利于提高率城市化率,减少城乡差距。第三产业在湖南省FID多年来虽然平稳,但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缓慢,服务业的发展投资不如制造业第二产业等,产业倾斜严重,不利于产业升级和优化。

(4)投资区域分布集中,地区之间差距明显

长株潭、湘西、湘南和洞庭湖地区是湖南省外资直接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地区,共479050万美元,占全省55%。归因于两型社会建设以来,长株潭借助一体化优势承担了主要的经济发展工作,经济基础较好,经济最为活跃,信息资源和地域资源较为集中;湘南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为240536万美元,占全省27.6%,由于湘南地区区域优势适合农产品和资源深加工,因此给投资创造了较好的环境;洞庭湖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为295267万美元,占全省11%,这是由于洞庭湖地区是湖南省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而近些年为了整治水患,退耕还湖,保持生态湿地资源,因此资源开发较为缓慢;而湘西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为55629万美元,占全省6.4%,外商投资金额最少。由于湘西地区地形地势偏远,交通不便,经济最为落后,没有形成分工协作关系,逐渐照成了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三、促进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

面对改革开放与加入世贸的双重挑战与机遇,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快速的发展,为湖南省的经济结构与技术的转型创造了条件,提高了湖南在国内,乃至在世界的竞争力,但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远远不够,因此为了更好地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政府转变职能,改善投资软环境

投资环境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刘敏认为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软环境主要包括人文社会、人际交往、市场服务和竞争环境。政府首先应当为在湘的外商直接投资者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提升政府的诚信与办事效率,从整体上创造一个各个因素相互协调投资环境;二是制定公开、透明、详细的招商引资的规划书,对于项目、环保、城建、土地等区分重点并具体规定好,为外商直接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生态环境和配套的市场环境。

2.加大建设基础设施,提升投资硬环境

湖南省处于内陆地区,外界交流频率不高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等投资硬环境直接制约了经济发展。柳德荣通过分析表明,我国各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档次与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和质量是有重要关系。通常来说,基础设施建设档次越高,外商在湘直接投资的规模和质量也越高。王慧通过实证研究建议,应当积极完善湖南省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铁路、通讯设备、供水供电能力、生活设施等自身的建设,尤其是湘西地区的建设,为“引进来,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许南研究建议,应当加强中国式跨省的交通干线建设,加强相邻内陆省份之间的协调,如江西、湖北、贵州等地,与外商直接投资政策优惠保持协调一致。同时加强连结港、澳、粤等经济沟通,为劳动密集产业的转移与出口贸易创造有利条件。如当前长沙至沿海城市的高铁陆续开通,国际飞机线路也增多;三是对省重点发展和扶持的项目提供相应发政策优惠和政策指导服务,规范市场运行,以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

3.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外资的水平与质量

政府应当根据湖南省不同地区的特点,把外商直接投资合理、有效利用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优化和升级产业。建议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在保持第二产业政策不动的情况下,将优惠政策转向第一、第三产业。一是可以通过减免、免收税收、政策优惠、信贷比例等将政策转向旅游业、服务业、农、林、牧、渔等第一、第三产业,促进和带动各行业均衡发展。二是政府应注重投资质量和环境保护机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维护,转变发展技术和降低成本,这也是发展的根本。三是湖南省内各个地区应当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地形环境优势,突出发展产业机构,注重产业的质和量,形成产业聚集和地区品牌,吸纳更多外商投资,从而提升外资投资产品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克利.湖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7-30.

[2]陈雅玲.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2:79.

[3]王丽娜.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分析[D].湖南大学,2008:55-56.

作者简介:陈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猜你喜欢
外商直接投资湖南省现状
爱上写信的大树
党的100年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异质性与居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