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与学校关系探析

2015-11-04 07:17王萌萌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科举制度唐代学校教育

王萌萌

[摘 要]唐朝时期,科举制发展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它作为一种选官取士之制与学校育人相辅相成,联系紧密。学校教育为科举考试提供生源,推动了科举制的发展。同时,科举制也深刻影响了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唐代科举制激发了广大士人的求学热情,促进了唐代儒学教育的复兴,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但也使学校教育形成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重文重智,轻孝轻德的风气。

[关键词]唐代;科举制度;学校教育;关系;影响

科举制度是唐朝长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影响了唐朝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对文化教育发展导向与支配的作用也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关系也更为紧密。

一、学校教育为科举提供生源,推动科举制的发展

由于唐代官学,私学教育的不断昌盛,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例如贞观时期,中央有国子监(下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以及弘文馆,崇文馆,史称:“六学二馆”。地方上有州学、县学,每年冬天,“六学二馆”以及各州县都要将考试合格的学生送到尚书省参加科举考试,他们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力量,被称为“生徒。”。作为教育机构,学校为科举提供许多生源,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发展。

二、唐代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既是选官的制度,也是封建教育的核心。它不仅开辟了社会各阶层通过科举考试进入统治阶层的道路,也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激发了广大士人入学读书的热情。。但是科举制的政治性要求其必须为统治阶级服务,加强思想统治,缓和社会矛盾,使学校教育逐渐依附于科举制。

1、科举制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作为选官制度,通过考试将读书与做官联系在一起,“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充斥下层百姓心中,用考试方法来选拔人才,以成绩合格为准,奉行公平竞争、机会均等、不讲门第、择优录取的要求。而且面向社会各阶级,任何有才之人皆可报名,扩大了选举范围,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取士权的局面,广泛招揽各种人才,为学校吸引了大批知识分子,有利于提高全民文化素养与稳定社会秩序。

科举考试的政治性、权威性、统一性,,对于结束魏晋以来学校教育所流行的清谈学风和玄虚思想起着重要作用。科举决定了学校教育的内容,统一的考试内容和教材,便于儒家思想的普及与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明经、进士、武举及名目繁多的科目,不仅激发了人们对各种知识的探究热情,也使士人的知识面更广,适应能力更强,丰富了学校的教育内容,推动了学校发展。

因为学校为科举提供取士来源,统治者极为重视。因此学校大多参照官学管理标准,拥有比较高质量的教师与学生,也有着较为丰富的财政来源,得到政府的指导与保护。因而学校的教学更为稳定与持久,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封建学制,对后世意义重大。

2、科举制度深刻制约学校教育

从办学目的来看,唐代学校的开设与变更都与科举制度有着密切联系,学校培育人才,为科举考试提供生源。唐以前的学校主要是为贵族官吏子弟修建的。主要的办学目的是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即孔孟所言的“明人伦”。而唐代学校与科举的联系,着重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官吏人员,重视儒学的学习。学校不再是单纯研究学术和文艺,或是修生养性的地方,而是为政府培养官僚后备人员,维护其统治。

从培养目标上讲,学校育才,科举取士。因此科举主导了学校培养方向。学校培养目标多元化。这是因为科举设置科目比较齐全,体现了对人才的多方面要求,丰富了学校的教学内容。唐代学制系统比较完善,教学内容相对充实,专业教育和科技教育相对发达,居于当时世界的首位。

从教学内容上讲,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育一批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因此,科举考试所考内容必然成为学校教学的教学内容。科举考试是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唐代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的教学计划就是按照科举九经取士的要求而安排的。唐太宗命令颜师古等人考订五经,孔颖达等加以疏证,撰成《五经定本》与《五经正义》颁行全国,令世人诵读。例如学校注重习字,习时务策,也是适应科举的要求。又如进士科注重诗赋,而在乡村学校中都普遍学习作诗,学诗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由此推进了中国古代灿烂的唐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从教学方法上讲,科举常用帖经、墨义、诗赋、策问这些方法,这些方法也是学校教学与测试学生的主要方式。考试方法多种多样,有点偏重熟记,有的偏重议论,诗赋又重文采,要求学校平常教学也要加强对学生的锻炼,这样即可以考查学生的书本实际情况,又可使学生从各方面充实学识。

3、科举制对学校教育的发展有着消极影响

正如《全唐文》所言“如闻明经射策,不读正经,抄撮义条,才有数卷:进士不寻史传,惟诵旧策,共相模拟,本无实才”确实描述了当时学校的场景。学校逐渐成为科举附庸直至僵化;学校内容狭隘,逐渐脱离社会需要。后期,科举制度逐渐制约学校的发展。

科举考试中把教育方法制度化、固定化,本来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但是,科举考试的目的之一,在于笼络知识分子,禁锢士人头脑,因此,这些方法制度定型的结果,最终是走向形式主义,把知识分子的精力消耗在死记硬背和咬文嚼字中。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经典章句和华丽的辞赋,考试方法又只注重死记硬背。在这种风气下,学校教育工作也就“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教条主义色彩与形式主义的恶习。这不利于选拔和培育有实际从政能力的人才,又养成了空虚的文风,对学校产生了不良影响。

科举考试的最后取舍权是由主考官、礼部、吏部、皇帝决定的。录取标准又多以权势门第为转移。一般知识分子如果没有靠山和门路,就很难有被录取的希望。唐朝科举还流行“通榜”和“行卷”。考生最终录取不仅取决于卷面的成绩,还取决于在当时的知名度。例如白居易向诗人顾况行卷。在这种情况下,请托、重门第、通关节、贿赂、科场舞弊以及私门谢恩等等名利贪贿之风就泛滥起来,严重毒害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败坏了学校和社会的风气。

科举制度还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社会上缺乏自然科学人才。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封建制度需要的官吏主要是拥有通经之术的人才,大量文人进入仕途,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等人,皆以诗词著名入仕。文人官僚成为唐朝的一大特点。重文重智,轻孝轻德,深刻体现在唐代科举中,学校教育也呈现此种现象。诵读经义是主要手段,擅长诗词歌赋的文人受到吹捧,却忽视自然科学,阻碍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全面发展。

结语:在学而优则仕的文化背景下,科举制构成了学校教育目标,影响了教学的方法与手段。重视科举制度,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促进士人不尚实才,不务实学的观念流行,阻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但是,却给了读书人平等做梦的权利和实现梦想的机会,平民百姓也可以通过科举入仕,发挥自己的才能。

参考文献:

[1](后晋)刘昫.旧唐书·儒学传序[M].200卷.北京:中华书局,1975.

[2](清)董诰.全唐文·权德舆仲君墓志铭并序(第189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选举制(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金开诚.中国古代选举制度[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

[5](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第56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6-130.121-123

[7](清)董诰.全唐文·权德舆仲君墓志铭并序(第189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8]“通榜”是主考官访查举子的才德声望,制成名单,以备事后参考。在查访过程中,社会名流、文坛巨子、达官贵人的推荐很重要。所谓“行卷”即是举子在考试前将自己平时所作的诗文选择比较好的汇集成册,投献给名师达官求其赏识,制造声誉,直接往主管考试的尚书省礼部投卷,称为“纳卷”。

[9](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第56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0]金开诚.中国古代选举制度[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科举制度唐代学校教育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
唐代皖南诗歌探究
谁害了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