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灾荒救济史研究综述及展望

2015-11-04 07:17王进玲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民国时期救济社会保障

[摘 要]近来随着严重自然灾害的频发,人们又再一次重视资源、环境、灾害和社会发展之间的问题。灾害的救助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政府来说都是国家建设发展的长期任务。了解近代社会的救灾措施,对于现如今提高抗灾、救灾的社会能力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学界对于灾荒史和救荒史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本文主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对灾荒救济史进行梳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在研究的视角、对象、主体和深度上都需要进一步的拓展。

[关键词]民国时期;灾害;救济;社会保障

民国时期灾害连年,“灾情年复一年地多呈如下状态:春夏抗旱,蝗蝻孽生,入秋暴雨,河决危害……水旱交接,民无宁日”[1]。民这一时期又是军阀混战、新旧交替的时期,经历了清末的腐朽余孽、北洋政府的困乱统治、南京国民政府的军政治国,自然灾害横行加之动荡的社会,民众的荒难进一步加深。席卷全国的五四运动之后,华北大地上相继又爆发了两次直皖战争和直奉战争,这无疑加重了灾难的程度,“人祸加深了天灾,天灾酿成人祸,近代社会便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中迟缓地向前发展”[2]。“在这段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各阶层的防灾救荒行动的利弊得失,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3]。应对灾害的救济事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学界没有对这个问题置若罔闻,而是跟随着时代的脚步,对该问题的研究日臻成熟,丰硕的研究成果大致分为整体性质的宏观研究以及专门性质的微观研究。

一、灾荒救济史研究现状

(一)整体的宏观研究

对于灾害的研究在初期仅限于对历史灾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虽然如此,但是这些自然科学工作者的研究都成为后来灾荒史研究专业化、全面化、理论化的导向,为后来史学工作者在这一领域的探索提供前车之鉴。

宏观灾荒史研究。较早的有齐武的《一个革命根据的成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概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一书,对于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建设救荒工作进行了描述。邓拓的《中国救荒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版)从历代的灾荒实况出发,探究其发生的成因、实际影响以及历代救荒思想的发展演变与历代救荒政策的实施。对历史上重要的救灾经验教训进行“进一步探究”,并对重要论点的提出“作充分说明”[4]。最具有里程碑式的著作有,李文海先生编著的《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以大量历史档案、官方文书、地方史志、调查报告、期刊报道以及书信集、笔记、灾害年表等史料为依托,并去伪存真,按照编年体的形式对近代全国各地重大自然灾害给予了细致和全面的展示。涉及内容包括灾害发生时间、地点、民众受灾程度以及各级政府的救荒措施等内容,是目前为止最完备的灾荒史料。还有《中国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的出版,更加详实、全面的对中国近代史上所发生的重大灾害进行研究分析。张水良的《中国灾荒史1927-1937》(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前六章着墨于十年内战时期国统区的灾荒状况,包括灾荒状况、影响以及国民政府对于灾荒的应对与“救济”,在最后章节强调了根据地的生产救灾措施,前者与后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夏明方的《明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2000年版)一书也是灾害研究史上重要的著作,从环境的变迁的角度来衡量“中华民国”这一短暂并有着浓厚政治色彩的历史阶段。他指出“38年的民国史,是中国荒政大转折、大发展时期,换言之,即中国荒政近代化至为关键的时期”[5]。还有李文海、周源的《灾荒与饥馑1840-1919》(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池子华的《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高中华的《祈天忧民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救助史论》(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等等。

(二)专门性质的微观研究

1、以救济主体为研究对象

最先想到的应该是政府或者国家给予的救济。蔡勤禹的《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2003年版),以国统区为限,考察了国家、社会与灾荒、弱势群体的互动,国民政府的社会救济以及社会慈善团体的社会救济。敖文蔚编著的《中国近现代社会与民政1906-1949》(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对于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以及根据地的灾荒与救济进行了详细的考究。梁其姿的《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尽管梁先生的研究时段定在明清,但其提出的观点值得读者去借鉴。任云兰:《近代天津的慈善与社会救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论述了近代天津政府应对民间灾荒的慈善与救济研究。与之相关的期刊论文包括莫子刚的《略论1927-1937年民国政府的救灾政策》(《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苏新留的《民国时期河南的水旱灾害及其政府应对》(《史学月刊》2007年第5期)、李勤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救荒中的腐败问题析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等。

对于“中国慈善界的异彩”红十字会的研究丰富。论著有中国红十字总会编写的《中国红十字会的九十年》(1943年版)分上下两篇,是研究红十字会的重要史料;陈柏秋主编的《百年红十字会》(2003年版)全面、系统的再现了中国红十字会的百年沧桑,充分体现其“服务社会,博爱人群”[6]的理念。另外还包括池子华的《红十字与近代中国》(2004年版)、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的《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往事》(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戴斌武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与抗战救护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孙语圣的《中国红十字会的灾害救助机制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等。相关的期刊论文有周秋光《晚晴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述论》(《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和《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慈善救护与赈济活动》(《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池子华、丁泽丽《中国红十字会华北救护委员会与抗战救护》(《河北学刊》2014年第6期)、池子华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抗战救护的几个侧面》(《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张建俅的《中国红十字会经费问题浅析(1912-1937)》(《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等等。

关于华洋义赈会的研究也非常丰富。论著有蔡勤禹的《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2005年版)考析了华洋义赈会与政府之间架构的互动关系。期刊论文有,蔡勤禹的《传教士与华洋义赈会》(历史档案,2005年第3期)、蔡勤禹的《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救济思想与实践——以华洋义赈会为例》(《学术研究》2009年第4期)、刘招成的《华洋义赈会的农村赈灾思想及其实践》(《中国农史》2003年第3期)、薛毅的《华洋义赈会与民国合作事业略论》(《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等等。

对社会个人慈善家的研究也是极其丰富。熊希龄著,林增平、周积先编的《熊希龄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收录了熊希龄的生平著述及各类文件,包含试卷、奏折、演说、函电、札记等内容;周秋光的《熊希龄传》(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讲述了熊希龄的一生,包含其救灾办赈、收养灾童等慈善事业,创建驰名中外的香山慈幼院等;周先生还著有《熊希龄与慈善教育事业》(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熊希龄——从国务总理到爱国慈善家》(岳麓书社,1996年版)等相关专注。相关的论文有周秋光、向常水的《论北京政府时期熊希龄与湖南的慈善救济》(《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3期)等。

其他救济主体出发的研究也非常丰富。考究商会与灾荒救济的著作有张学军、孙炳芳的《直隶商会与乡村社会经济1903-1937》(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张学军的《直隶商会与直隶社会变迁1903-1928》(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以及任云兰的《论华北灾荒期间天津商会的赈济活动(1903-1936)——兼论近代慈善救济事业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史学月刊》2006年第4期)一文等。海外对中国善堂的研究有日本学者夫马进著,伍跃等人译的《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韩国学者朴敬石的《南京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的活动与民间义赈》(《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等都从不同角度对救荒进行了探究。

2、区域灾荒史研究

除此之外还有区域灾荒的著述,最为全面的当属袁林的《西北灾荒史》[7],该书上编对西北地区的干旱、水涝、冰雹等自然灾害以及虫鼠、瘟疫、饥荒等荒难以及对策进行分章节描述。下编附有西北灾荒志更加清楚的为读者展示了西北的灾荒状况。王林主编的《山东近代灾荒史》(齐鲁书社,2004年版),本书从近代代山东的旱灾、洪涝灾及其他自然灾害中选取重大灾荒进行个案研究,论述其对近代山东社会的影响。池子华、李红英、刘玉梅编著的《近代河北灾荒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对清末民初发生在河北地区的重大自然灾害进行归纳整理,系统阐述了灾荒对近代河北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灾荒与近代河北社会变迁的相互关系。区域灾荒史的研究成果斐然,还包括焦润明主编的《中国东北近代灾荒及救助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不再赘述。

3、其他视角

灾荒救济领域其他方面的研究也不可忽视,王俊秋的《中国慈善与救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是从中国的慈善思想角度出发,对中国历代的慈善事业进行剖析。康沛竹的《灾荒与晚清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双向讨论了灾荒与晚晴政治的双向关系,即“晚清时期,灾害频繁,灾情严重,与社会政治交织在一起”[8]。沈健的《历史上的大移民——闯关东》(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则从移民这个侧面来考察社会问题。蔡勤禹的《国家社会救济立法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第1期),是对国民政府的救济立法客观研究。孙语圣的《1931·救灾社会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从社会化的角度,考察了1931年水灾后的社会救治情况。周学文《民国时期社会救济事业的观念转变》(《长三角(教育)》,2012年第2期)是对民国时期的救济观念的考察。关于灾荒救治的其他方面研究,蔡勤禹在《试论近代中国社会救济思想》(《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一文中,对西方社会救济思想的传入与引起中国救济思想与理念变革进行研究。刘仰东在《近代中国社会灾荒中的神崇拜现象》(《世界宗教文化》,1997年第4期)中探索了近代中国社会灾荒中的神崇拜现象。

整体而言,对于民国时期的灾荒救济的研究成果非常丰硕,不胜枚举。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灾害史的内容,也丰富了救荒史的内容。避免了过去史学研究的描述性论述,将个案研究方法与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融入到灾荒史的研究范畴,并且借鉴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将灾荒史与其他领域相结合,放在整体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探究。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对灾荒救济史的研究日渐成熟化、体系化。但从整个民国史和灾害史研究中还有许多仍待发现的新的研究视角、对象、问题等。正如夏明方在其书中指出“有待于深耕扩垦的荒地”[9]。个人认为在救助手段研究上还有一些空白,例如救灾中的交通研究:航空救援、铁路救援、公路救援等,有很大的余地值得我们去探究与学习。尤其是铁路部门对于救援的重大意义,首先是铁路与飞机相较,范围广、载量大在转移难民与调配粮食方面都可以起到很大作用;其次铁路为国家部门掌控,与汽车相较,更容易支配,并且容量大、速度快。正如夏开儒在其《实业计划铁路篇》一书中提到:“铁路之建设,为实业计划中之最主要者。国家经济之发展,必赖于铁道……而助于移民殖边,巩固国防……”[10]。

在已有的救济主体研究中,铁路往往作为救济的辅助工具来进行简单的介绍。而将铁路部门从政府机构中分离出来,作为单独的救济主体的研究涉及较少。铁路作为一个新型的救济主体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挖掘出铁路对于社会救助事业的状况,展示出铁路系统对于社会公共体系、与这会保障体系的建构的互动关系。对于民国时期铁路系统救济事业的而研究不仅对于区域近代化、铁路事业近代化以及社会救济的全面化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文海:《中国近代十大灾荒》,[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3页。

[2]乔志强、行龙:《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M],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98页。

[3]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M],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页。

[4]邓拓:《中国救荒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1页。

[5]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M],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页。

[6]陈柏秋主编:《百年红十字》,[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7]袁林:《西北灾荒史》,甘肃人民出版社,[M],1994年版。

[8]康沛竹:《灾荒与灾荒与晚清政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9]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M],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0页。

[10]夏开儒:《实业计划篇》,[M],青年书店,1939年12月版,第33页。

作者简介:王进玲(1990年10月),女,汉族,籍贯:河北邢台,河北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专业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民国时期救济社会保障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民国时期新蔡的圩寨
民国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民国时期媒体问题应急管理的特点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28
私力救济的界定及其正当性
关于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研究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模式探讨
四种社会保障体系生命周期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