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传统安全教育调查研究

2015-11-05 08:45胡正友王姣姣
关键词:非传统大学生教育

陈 润,胡正友,王姣姣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 马鞍山243002)

非传统安全(non-traditional security)正逐步成为传统安全领域外的新的安全挑战。如果说传统安全的主要内容是军事安全与政治安全,那么非传统安全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非军事”领域的,如生态环境、移民难民、恐怖主义等,这些问题具有全球性、跨国性的特征,其解决往往需要通过国际社会的多边合作来共同应对。[1]非传统安全有别于传统安全,但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非传统安全又与传统安全相联系、相交织、相转化。本文运用调查研究方法,着重研究非传统安全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挑战及其对策。

一、非传统安全问题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挑战

(一)人类面临的安全问题多元化、复杂化

全球化正在改变着各国的安全环境和人类的安全理念。在国内问题国际化、国际问题国内化的当今时代,非传统安全问题正在对个人、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日渐严重的威胁。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秩序,有些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对于政府来说,非传统安全问题更是挑战着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甚至有可能引发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非传统安全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有些还会危及到国家安全;由于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之间可相互转化,有些非传统安全还会引发国家间的军事冲突,引起国际局势紧张,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发展。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非传统安全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不能仅仅关注以往的传统安全,同样还需要从非传统安全的视角看问题。而非传统安全所具有的广义性、全球性、复合性以及多维性等特征,要求高等人才拥有广阔的视野,需要用全球的、多维度的视野看世界。对于高校来说不仅教育系统内部出现了各种新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而且社会上各种非传统安全因素日益折射到开放的校园中,例如境外敌对势力对校园的思想文化渗透活动,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的潜在威胁以及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等一些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可见,非传统安全问题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日渐深入和广泛。

二、问卷设计及调研对象

当代大学生对非传统安全概念及内涵认知程度不同,高校对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力度和渠道也不尽相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非传统安全的认知情况,加强和改进非传统安全条件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课题组从4个主要方面精心设计25道问卷调查题(见表1)。

表1 调查要素

项目组分别在安徽省合肥市、淮南市、马鞍山市、安庆市、滁州市等5市选取较具代表性的6所高校(省属重点高校2所、省属一般高校3所、民办本科高校1所),面向每校80名在校大学生,共计发放调查问卷48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68份,回收率97.5%。调查对象涵盖大一至大四各年级,涉及专业14个,学科专业、性别分布基本合理(见表2)。

表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三、大学生对非传统安全的认知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对非传统安全认知比较模糊

当代大学生对非传统安全问题接触不多,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区分不够清晰。仅约7%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约47%的学生对非传统安全一般了解或听说过;还有约46%的学生回答从未接触过非传统安全这个概念。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非传统安全的认知,并未随学龄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当前高校非传统安全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在对非传统安全的内涵和范围进行调研时,很多学生认为政治冲突和军事冲突同样属于非传统安全的范畴。围绕非传统安全内涵的范围,问卷设计了11个选项,有82.26%的学生选择了“政治冲突”,有27.99%的学生选择了“军事冲突”,有48.93%的学生选择了“文化安全”,32.91%的学生选择了“外交冲突”,41.45%的学生选择了“人口危机”,39.53%的学生选择了“恐怖主义”,41.03%的学生选择了“能源危机”,37.39%的学生选择了“金融危机”,27.99%的学生选择了“国际犯罪”,52.99%的学生选择了“信息安全”,25.21%的学生选择了“流行性疾病”。从学生的选择中可以看出有较多的学生选择了文化安全、人口危机、信息安全等。但选择政治冲突的学生则是最多的,足以说明当代大学生对非传统安全内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二)大学生非传统安全认知渠道呈现多样化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非传统安全认知渠道有多种,其中,39.32%的受访者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现代媒体,11.54%的受访者通过群体间交流,还有26.07%的受访者通过其他渠道,仅有23.08%的受访者表示是通过学校教育认知非传统安全的。可见,大学生了解非传统安全的渠道虽多样化,但高校对大学生非传统安全的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受访学生对非传统安全的认识得到了加强。对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因素中,有8.76%的学生认为非传统安全是主要威胁,80.13%的学生认为非传统安全同传统安全具有同等重要的影响地位,能够意识到非传统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严峻性。仅2.56%的学生认为非传统安全对国家安全无影响。

四、大学生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应对能力分析

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文化安全、人口危机、能源危机、网络信息安全、金融危机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有较高的关注,并对本次调研重点的文化安全、信息安全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一)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整体不足

高校是社会精英的高度集聚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然而在全球化时代,各种各样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调查显示,76.50%的学生表示非传统安全对高校人才培养有影响,仅11.32%的学生认为没影响。其中,28.77%的学生认为文化安全对大学生的培养影响最大,24.38%的学生认为信息安全对大学生的培养影响最大,8.49%的学生认为经济安全对大学生的培养影响最大。然而,当大学生面临非传统安全威胁时,只有6.84%的学生认为自己已完全有能力认知、完全可以应对威胁,44.23%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有能力认知和应对,41.88%的学生认为自己认知和应对能力都很弱。鉴于此,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的非传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认知以及应对能力。

(二)对文化安全具有较好认知,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保持警惕

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各种外来文化逐渐传入我国,使得当今我国的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这种多元文化进入高校,对新时期大学生带来了严峻挑战。在被问到对中国意识形态构成最严重威胁的因素时,有10.04%的学生认为是西方国家“民主”输出,34.62%的学生认为是西方国家文化霸权,38.25%的学生认为是网络信息舆论多元传播,仅4.70%的学生认为是宗教渗透。调查显示,有63.25%的学生认为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渗透涉及到我们衣食住行、娱乐、教育的方方面面,仅6.84%的学生表示西方文化渗透离我们很远。特别是在对“和平演变”的态度中,70.30%的学生认为应保持警惕,坚决防止。可见,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有一定的认识,并对西方文化保持着一定的警惕。

(三)信息安全意识薄弱,对非法及敏感信息处置不力

21世纪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实践等均与网络有关。根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一方面面临着信息安全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信息安全意识却不够强,自我保护及信息安全意识薄弱。12.82%的学生表示经常收到一些非法或敏感信息,63.89%的学生表示偶尔收到一些非法或敏感信息,仅23.29%的学生未收到过一些非法或敏感信息。在自媒体上发布信息时,有30.77%的学生表示会慎重考虑所发布信息的传播价值或影响,38.68%的学生表示会部分考虑,26.71%的学生会稍加考虑,仍有3.85%的学生从不考虑,认为发布信息纯属个人行为。在面对接收到涉及政治稳定的敏感信息如何处理时,16.03%的学生对感到有意思的信息时会偶尔转发,6.20%的学生会经常转发,40.81%的学生选择了不作处理,即仅有不超过40%的学生选择了及时删除或报告。

五、大学生对非传统安全教育的认识

(一)提升高校非传统安全教育工作满意度

调研发现,当前大学生对高校的非传统安全教育满意度低,普遍认为高校非传统安全教育严重缺乏。在对高校非传统安全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中,18.59%的学生表示满意,55.13%的学生表示一般,19.44%的学生表示不满意,6.84%的学生表示非常差。

与此同时,在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总体评价中,48.29%的学生认为高校传统安全教育比较好,非传统安全教育欠缺。20.09%的学生认为高校非传统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开展非传统安全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不强,教师积极性不高;25.64%的学生认为主要问题则是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与现实脱节,教育效果差;39.53%的学生认为主要问题来自于学生自身,即学生对该领域不感兴趣,参与度较低。

(二)拓展高校非传统安全教育途径和内容

以往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统安全,较少涉及到非传统安全问题。但是在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今时代,一些非传统安全问题应该被纳入到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中。面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形态日益复杂化的现实,高校在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中应该不断拓展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途径。调查中,75.85%的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面向大学生开设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课程,61.75%的学生认为高校可通过加强安全制度教育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48.08%的学生认为高校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55.56%的学生认为高校可通过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

六、思考与建议

在非传统安全视野下,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除了传统安全教育之外,还应涵盖内容丰富的非传统安全教育。由于非传统安全所涉及的内容广泛,非传统安全威胁发生的形态及蔓延的层次越来越复杂多样,因此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需要高校转变安全教育观念、积极扩展安全教育的内容,优化安全教育方式。

(一)综合强化,重点养成大学生综合安全观和非传统安全思维

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除了要普及安全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思维,特别是非传统安全思维,将安全知识、安全情感以及安全能力集于一体。由于非传统安全问题具有全球性、跨国性等特征,面对非传统安全问题时,大学生应该要具备宏观非传统安全意识,既要从国家的利益出发,又要用开放的视野去关注全世界的整体利益。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思维的培养可以拓宽大学生的视野,使大学生具有宏观意识和全局观念,面对安全问题会从国际安全的大环境中审视自己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强化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

(二)积极探索,拓展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渠道

面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形态日益复杂化的现实,高校在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中应该不断拓展非传统安全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文化安全教育、生态安全教育、信息安全教育、反恐怖主义安全教育、公共卫生安全教育以及反校园恐怖暴力安全教育等。在非传统安全视野下,高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既要关注国家安全,又要关注社会安全、人的安全,使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更加全面和系统。[2]

(三)突出实践,提升大学生防范风险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危机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和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高校面临的一项新的教育与管理课题。[3]对于高校来说,危机管理与应对能力教育不能局限于课本和课堂教学。首先,要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进行安全问题的仿真演练,特别是非传统安全问题,例如应对校园暴力恐怖事件、突发性事故,防震演习等。只有进行仿真演习,才能让学生感受得更深,同时提高大学生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其次,利用好新生军训和国防教育课强化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大学生的国防教育课中加入非传统安全教育的内容,同时随着安全问题不断变化,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内容也应该进行不断更新和调整。在全球化时代,非传统安全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乃至人的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日益复杂的非传统安全威胁,通过安全问题演练提高学生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

[1]余潇枫,等.非传统安全概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丁红星.非传统安全视野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路与途径[J].教师教育学报,2012(7):172-174.

[3]徐岩,等.高校校园危机的应对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52-53.

猜你喜欢
非传统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趋近化理论对于非传统安全话语的阐释:一个案例研究
基于文本挖掘的非传统文本批评话语研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慢、轻、微、精”,做传统行业的非传统企业……何丹妮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