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促进职校生人格优化

2015-11-09 01:04徐虹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18期
关键词:职校生历史教学

徐虹霞

【内容摘要】健全的人格对职校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历史教学中促进职校生人格优化的问题,主要从教师、教学环境、历史课的实施以及学生的自我意识等角度进行论述,希望对职校生的人格优化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历史教学  人格优化  职校生

人格也称个性,是个体在遗传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是人的心理倾向、心理特征、心理状态以及心理过程的特点等多层次有机结合所构成的整体①。健康的人格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不健全的人格不仅影响职校生的学习和生活,对未来工作乃至一生发展都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年轻的职校生而言,培养健康的人格意义重大。

但是,职校生的人格发展,在现实中面临很多困境,学校方面过分重视职业技能教育,导致人文素质教育被轻视,人格教育边缘化。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规定中职院校必须开设历史课程,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历史学科本身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既囊括古今中外广博的文化知识,也包含许多熠熠发光的历史人物和人文精神。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既要讲授历史知识,更要有意识地促进职校生人格优化。如何在历史教学中促进职校生人格优化?具体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发挥历史知识的作用

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解,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丰富的知识常与高尚的人格相伴。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其实也是人格优化的过程。

在人文知识中优化学生人格。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讲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热血肝胆两昆仑”,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我更爱真理”,马克思“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等历史故事,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

二、重视历史素养的熏陶

在艺术精神中优化学生人格。通过对职校生讲授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想启蒙运动,培育学生的人文艺术精神,积极探寻人本身存在的意义,优化职校生人格。用传统文化观念塑造学生人格。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十分深厚的底蕴,其精华至今在人格塑造方面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孔子名言“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坚持自己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创造新天地。因此,应立足本民族文化的基础,激励职校生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增强自身对祖国、对民族的责任感。培养历史思维的全局观,促进人格优化。在丰富文化底蕴的同时,要强化思维训练,思维素质是综合素质的“精髓”,人格的水平与思维能力直接相关②;在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让学生学习历史的全局观,避免绝对化的思维,全面客观地认识生活的世界,形成辩证思维。

三、发挥历史榜样的示范作用

促成职校生人格优化的因素有多个方面,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是典范人格对道德主体的影响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青年职校生起着巨大的激励、导向和示范作用。历史上彪炳千秋的杰出人物的高尚人格,能使当代职校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良好人格的感染。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学生对规则的遵守就不再是迫于外界压力的强制,而是情感、意志、理性诸方面和谐统一的结果。在历史教学中,采取讲故事方式介绍历史上的人格榜样,这相对于抽象的理论说教更为接近学生的生活,也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通过对古今中外历史人物的学习,领略伟人丰功伟绩,学习圣贤高风亮节。在对历史人物的探索中,获得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社会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

四、开展历史情境教学

历史情境教学,关键是让学生亲历历史、参与活动。在感知、体验、内化的基础上习得有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能力,发挥其在青少年人格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功能。由于健全人格并不是学习历史知识就能够自动形成的,学生从对教材的认知、理解到转化为正确的信念、健全的人格,是需要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情感体验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最具活力的健全人格形成的动力因素。要让学生获得真正情感体验的内化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深刻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优秀历史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碰撞,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学生的情感体验积累愈来愈多,人文熏陶愈来愈强,在一次又一次的情感内化过程中,精神世界得到升华,为健康向上的人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思想认知基础,也就自然而然地促使学生形成积极而健康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的人格充分健全地发展,既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④。优化人格不是改变人格,而是发挥人格优势,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发挥历史知识、历史素养、历史榜样、情境教学等方式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人格优化,推动学生的成长。

【注释】

①④ 张文平、郭妮妮. 浅议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塑造[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

② 黄轩庄. 青少年人格教育对策的优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③ 成云雷. 榜样力量与人格优化[J]. 山东社会科学,2006(7).

(作者单位: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职校生历史教学
浅谈心理剧提升职校生生命能量的妙用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信息化下的高职大学生德育工作研究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提升职校生学习效率研究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