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遒杰中医翻译理论述评

2015-11-14 20:53
山海经 2015年16期
关键词:词根术语西医

王 丹

魏遒杰是为数不多的长期从事中医英译并在中医翻译理论方面有独到见解的外籍人士。他的母语为英语,对他的翻译理论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医和中医翻译。本文介绍了他的中医翻译原则和方法以及对他的翻译理论所存在的争议,以期从不同的视角审视目前中医翻译领域所存在的问题。

一、魏遒杰简介

魏遒杰(Nigel Wiseman),1954年4月出生于英国。1976年本科毕业,获得英国赫瑞·瓦特大学(Herriot-Watt University)西班牙语和德语翻译学学士学位。此后,他到台湾学习汉语并长期居住在台湾。自1982年起从事中医英语翻译工作及其相关研究。曾在台湾中国医药学院(现为中国医药大学)工作,主要教授中医英语和医学拉丁语。2000年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被授予补充医学(Complementary Health Studies)博士学位,同年7月至今任台湾长庚大学中医系英语讲师。

到目前为止,Wiseman从事中医英译研究已30多年,发表了大量相关的论文、论著和译著。2000年魏遒杰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中医术语翻译:以原文为导向的方法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Terms:A Source-Oriented Approach”,获得传统替代医学博士学位。在该文中他阐述了以原文为导向的翻译法对中医翻译的适用性,认为此法是中医名词术语翻译的标准方法。他的主要翻译思想和成果主要体现在三本中医词典中:Glossary of Chinese Medical Terms and Acupuncture Points,1990年 由美国Paradigm Publications出版;English-Chinese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Chinese Medicine汉英英汉中医词典,1995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A Pract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Medicine实用英文中医辞典,1998年由美国Paradigm Publications出版。

二、魏遒杰的中医翻译原则和方法

魏遒杰一直强调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重中医概念的完整性和独立性,认为“只有当翻译者遵循中医原来被接受的传统方式去看待中医学并将中医忠实地翻译出来才得以为西方真正想学习中医的人士开启一条迈入中医的大道”,因此,他采取来源导向的翻译原则来翻译中医,认为来源导向的翻译方法应该是专业术语翻译的标准方法,目标导向的翻译方法比较适用于外行读者或者其他领域的专家。他在《中医名词英译:应用系统化原则的翻译模式》一文中列出了五种翻译方法:(1)非专业名词宜以非专业对应词翻译,如鼻、口、心译为nose,mouth,heart。(2)专业名词宜以仿造翻译为主。如命门译为life gate,血室译为blood chamber,外感寒邪译为external contraction of cold evil。这里的仿造翻译法实际就是根据汉语字面进行直译。(3)仿造法未能产生合理对应词根据定义造新词,如将证译为pattern、穴point、饮rheum。(4)尽量少用音译。如阴yin、阳yang、气qi。(5)西医名词限于可确保中医概念完整且不引入西医概念之处使用。如龟头glanspenis、半身不遂hemiplegia、遗尿enuresis。

三、对魏遒杰的翻译方法存在的主要争议

魏遒杰对中医翻译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他在翻译中重视中国文化、注重中医概念的完整性和独立性的这种努力是值得推崇和学习的,但是不少学者对于他所倡导的翻译方法也存在一些争议,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1)一些仿造词并不能忠实呈现中医原貌。魏遒杰的翻译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翻译的三部词典中,这三部词典每一部都是在上一部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其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是一致的。魏遒杰一直强调中医词汇英译应以直译为主,通过直译仿造中医英文词汇最能反映中医概念,忠实呈现中医原貌。谢竹藩等人对《实用英文中医辞典》中采用直译仿造法所翻译的某些词汇提出了质疑,如魏氏规定“神”的英文对应词是spirit,于是神昏clouded spirit,神气spirit qi,神水spirit water,神明spirit light,神珠spirit ball,四神丸Four Spirits Pill,六神丸Six Spirits Pill等,基本上是见“神”就用spirit。这些译文只是从字面上与中文对应,不少会使英语读者感到费解。谢等还列举了“疝”、“痧”、“虚”、“实”等词在翻译中所出现的不当之处,指出魏氏所强调的逐字对应的直译法“混淆了中文的字与词的区别,忽略了中文构词的规律,把中文的字与英文的词等同起来,片面追求字面上的中英文吻合”,因而未能真正反映出原有的中医学意义。

(2)关于西医名词的使用。魏遒杰认为大量采用西医名词无法准确传达传统中医的精髓,“尤其是在临床病症上,西医化的翻译首推西医所熟悉的术语,却使临床和理论概念上精确的翻译屈居其下”。最经典的例子便是“风火眼”的翻译,他认为把“风火眼”译成西医的“acute conjunctivitis(急性结膜炎)”会把西医的概念引入中医论述中,从而模糊了中医对该病的病因为风与火的理解。但是很多中国学者对此持不同看法。李照国在谈到中医术语翻译的原则时就明确提出“比照西医”的原则。谢竹藩等撰文对魏遒杰舍弃西医本有的对等词而逐字直译的方法表示不解,如将“闭经”译为menstrual block,鹅口疮译为goose-mouth sore,抽风译为tugging wind,而不用西医中与之对应的amenorrhea,thrush,和convulsions。

(3)采用拉丁希腊词根造词的问题。魏遒杰反对用拉丁希腊词根造词的方法来翻译中医术语,他认为 “就算对一个以英文为母语的西医学生而言,西医的希腊拉丁文词汇仍然是相当困难的”,而且采用这种方法造词还会造成信息的遗漏,比如损、夺、耗、亏、竭、不振、不足等很难用拉丁希腊词根加以区别,很可能全被译成hypo-。但一些中国学者认为采用拉丁希腊词根的词素层翻译法有简洁明了、专业化程度高的优势,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以简化部分冗长的中医术语。如李照国在《中医翻译导论》中以附录的形式列举了大量根据词素层翻译法翻译的一些中医名词术语,李永安、张焱等也撰文对此方法进行了肯定。

四、结语

魏遒杰在中医翻译上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他所提出的以直译仿造法为主的翻译方法虽然存在一些争议,但他在保存中医概念完整性和独立性方面所做的努力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究竟何种译法能在保存中医文化的同时又能将中医更好地推向世界还有待译语读者的检验,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努力。

猜你喜欢
词根术语西医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九)
两手
洪昭光:中西医将相和
试论掌握词根对英语词汇学习的作用
文学术语词典中的“经典”: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术语汇编》
词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词汇也可以这样记忆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