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剧的出路在哪里

2015-11-16 20:05秦兴
剧影月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锡剧张家港剧种

■秦兴

锡剧的出路在哪里

■秦兴

锡剧正面临危机。这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遍及苏、沪、浙、皖三省一市,30多个县、市、区,拥有40余个专业剧团,4000余个从业人员的大剧种,如果再不自知,奋起自救,那就真的有可能有沦落为稀有剧种的危险。现在沪、浙、皖已没有锡剧专业剧团,在江苏除省锡、常锡、无锡三大骨干剧团有正常排练演出外,维持正常运作的县、市级锡剧团只有极少数几个。几年来整个锡剧界鲜有较大影响的活动,较大影响的剧目、较大影响的领军人才。曾自成一派的苏锡文戏即苏州锡剧现虽还有三个专业团体,但苏州市锡剧团在忙于传承保护苏剧、常熟锡剧团则排歌舞小品或小戏以适应三下乡,宣传政策。唯有张家港市锡剧团咬定青山不放松,顽强地坚守着,并且成就斐然。

锡剧本不该是这么一种局面,锡剧是整个江南地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地方剧种,锡剧在广阔的江南地区拥有很大的市场,很多的观众,很强的生命力,而且这个市场、这些观众、这种生命力现在仍然存在。在江南只要有锡剧演出,只要是低票价或赠票,观众是绝不会成为问题的。有的人说,锡剧的观众都是中老年观众,这其实没有什么可奇怪和可担忧的,任何剧种都有它特定的观众群,它不必要也不可能让所有观众都喜欢。锡剧能赢得江南地区的中老年观众这已经很好了,现在的中老年就是曾经的青少年,今天的青少年也会成为今后的中老年。现在这些青少年也许还不太喜欢锡剧,但一进入中老年就慢慢喜欢上了,一代一代的戏剧观众就是这样走过来的。锡剧现在的困难有很多方面,但很多方面并不是锡剧所独有,多年来锡剧界始终在寻找探索自己的位置,却很难找准,如在排演新剧目上,目的总是想怎样在全省或全国得大奖,编剧,导演,舞美设计等都请外地名家,题材与内容不考虑广大观众的口味。形式上搞大投入、大制作、豪华包装,当然,这样搞出来的剧目虽然得了一些奖,但锡剧的基本观众却不认可。有同行说,我们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扩大锡剧的影响,让锡剧占有更广阔的演出市场。其实锡剧早已有足够大的影响,关键是怎样了解市场,深入市场,满足市场,巩固市场和发展市场。你比如张家港的村村演,进社区、进校园、进工厂、进机关、一年365天,演出一场接一场。张家港锡剧团现更名为张家港艺术中心,仍以创作演出锡剧为主业,他们的许多做法与经验我认为很值得总结与推广。他们现在根本不担心自已的演出没有观众与市场,创作演出、生存发展己进入了一种良性互动,近年不仅推出了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梅花奖锡剧演员,还推出了一部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原创锡剧《一蛊缘》。最近,他们又创演了一部大型现代锡剧《杨家碾坊》,去年11月底刚一上演就蠃得了领导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张家港市锡剧团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良好景象,首先在于他们建立起了一个良好的创作生产和演出机制,即剧团只负责创作生产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和高质量舞台演出,所有费用全部由当地政府买单,多创作生产政府就多投入,多为基层群众演出政府就多补贴,政府以向剧团购买服务的方式投向基层民众,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这样,政府很好地体现了自已的责任与担当,剧团的收入也得到恒久的保证,人民群众得到了很好的实惠(文化生活方面),三方都皆大喜欢。二是张家港市锡剧团从不好高骛远,就是立足于张家港,以自已的优秀精神产品,服务于张家港人民。在此同时以自已在当地获得广大人民群众赞赏的好剧目、好节目到全省或者全国去争金夺银。他们排演新剧目首先考虑的是当地老百姓喜不喜欢,好不好下乡演出,有没有传播正能量。而不是考虑我排演这个戏在市场上能不能挣钱,领导与专家会怎么看,能不能在全国得奖等等。锡剧是什么?锡剧是草根艺术。草根艺术就要服务于草根,服务于草根就要下基层,而要下基层,节目内容就应该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就不能动不动就搞大制作,就不能一味去与别人去比深刻、拚高雅。

最近上网,看到一篇文章,说锡剧面临的困境还有一个语言问题,说锡剧使用无锡方言既是它的特色,又是它的局限,说无锡方言很难懂,影响锡剧走向全国,说在一般演出,唱词有字幕好懂,而念白就只能靠猜测来理解它的意思,因此建议锡剧要改革,要探索用普通话来演唱锡剧……这是一种极其荒唐的观点,锡剧是地方剧种,地方剧种不用地方语言那还是地方剧种吗?还有它的个性特色吗?还有它独有的韵律和味道吗?还能称之为锡剧吗?锡剧应用无锡方言在本地方演出还有本地方的人听不懂吗?听不懂的只是少数非本地的外地人,我们总不能为了一少部分人能听懂就损害或改变大多数人的审美趣味、欣赏习惯吧?这就提出了一个锡剧改革创新的问题。锡剧当然应该改革创新,但改革创新不能屈从于少数人的意志,不能舍弃它固有的传统,不能离开它的艺术本体,不能舍本求末,捡了芝麻而丢掉了西瓜。实际上许多年来,锡剧界所谓的改革创新是走了弯路的。比如我们明明知道,我们的欣赏主体是整个江南地区的中老年观众,而且是中老年的城市平民和农村的普通老百姓,他们收入不高,文化水平也较为一般,而我们却拚命去排演一些所谓主题深刻、风格高雅,看了让人家云里雾里的文人戏、宫庭斗争戏、才子佳人戏,而独独忽视去创作一些适合他们口味的平民戏、家庭生活戏、日常情感戏。有的则放弃自已的观众主体,一味强调争取青少年观众,去排儿童戏、学生戏,硬要在传统戏曲中塞进适合青少年口味的所谓时尚元素,结果是不但没有争取到多少青少年观众,反而把锡剧弄得不伦不类,既损害了锡剧的固有形象,也迷失了自已前进的方向。

锡剧的出路在哪里,其实根本的出路还在于我们自已。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已的方向,在坚守中寻找转机与生机。二是以自已更多更大的作为,争取当地党政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三是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奉献给人民。真正服务好始终对我们不离不弃的江南广大中老年观众,四是加强人才的培养与艺术的储备以满足剧院团的后续发展。五是恢复两年一度的锡剧艺术节,促进艺术的交流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六是总结好有关院团的好经验在全省全剧种复制与推广。只要我们锡剧人坚持剧种自信、艺术自信、大家都以主人翁的姿态,锲而不舍地探索,一点一滴开拓,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艺工作的今天,锡剧即使不能复兴到华东第三大地方剧种,也足以守住我们锡剧安身立命的这块热土和这片家园!

猜你喜欢
锡剧张家港剧种
关于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传承及发展探析
张家港高校侨务工作联盟:发挥地方发展智库作用
建构学校锡剧文化品牌的思考与实践
小剧种大舞台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让张家港精神在新时代再放光彩
张家港行盈利能力待改善
二胡在锡剧伴奏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