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德育进公寓机制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2015-11-17 12:40沈海华
长江丛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公寓德育生活

沈海华

生活德育进公寓机制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沈海华

【摘要】本文从生活德育的基本概念出发,提出人们道德是基于生活,为了生活的观点,对于生活德育进公寓的目的、意义进行梳理,从树立正确的公寓生活德育理念、探索生活德育进公寓实现路径、提升生活德育进公寓工作成效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对于机制形成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生活德育公寓理念路径成效

生活德育就是要引导人自觉地批判日常生活,创造道德生活,过一种真正的人的生活。[1]生活德育理论自1990年代末发端以来,现已成为德育界一个热门话题。从工具意义角度观照,生活可以成为纠正德育问题的手段。笔者认为,生活之于德育,绝不只是纠正“德育脱离生活”的手段,而是德育的根本,具有本体的意义。[2]浙江师大为适应学生需求,积极开拓创新,尝试建立公寓生活德育体系,搭建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权。

一、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树立正确的公寓生活德育理念

(1)生活德育理念建构的意义。正如“生活德育”论者们所阐述的那样:“生活德育是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的德育”[3],生活德育“是对知性德育的全面超越”。陶行知先生讲得好:“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

(2)生活德育理念建构设想。浙江师大尝试将学生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社区,从管理制度、组织机构、队伍建设、文化培育以及课外活动的个性化教育、学生诉求表达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把学生公寓建设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熏陶、运动休闲于一体的“第二课堂”。

二、以公寓学生为主体,探索生活德育进公寓实现路径

(1)引导学生要掌握学习要领。大学生有别于高中生,对于自主学习的要求更加明显,尤其新生入学,如何引导学生及时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入学第一步走好,方可“步步为营”。

(2)教育学生要善于交际交往。在更加开放、多元和全球化的当今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学会共处摆在教育的“四大支柱”的第一位,这充分体现学生交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而我们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起道德信念,比如功利性不要太重、争论不要急躁、不曝光个人隐私等。

(3)社区生活情景要渗透德育。德育回归生活符合高校校园开放性的特点。浙江师大尝试在公寓内开设素质测评、素质训练、模拟面试等,拓展学生生活空间,开阔高校德育新视角。

比如举办“寻找公寓好人”活动,帮助学生体味人生百态,领悟生活之美。

(4)社区文化品牌要接好“地气”。公寓文化应当饱含生活气息,接地气的效果在于学生乐于参与,有内涵,受益面广,影响大,尽量减少人为干预的痕迹。浙江师大从2004年起,每年4月,校院两级都会举办公寓文化节,推出“360°寝室文化PK”、“我们的e家——毕业生全家福合影”等活动,深受广大同学欢迎。

三、以实践体验为手段,提升生活德育进公寓工作实效

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外国好的经验,着力改变文本式的德育课程,建构生活化的德育课程体系,让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走向生命形态、具备生气活力,让生活成为一本活的、立体的教科书。学校挖掘开发公寓生活德育有效载体,实现学生“以学导做”、“从做中学”、“教学做合一”,使德育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1)搭建有效参与平台。我们必须明白,注重道德实践,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的现实境况,在生活化情境中教育影响他们,道德教育才能成功。浙江师大定期举办寝室长领导力训练营,加强骨干队伍培养,夯实寝室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创建“学生事务法律援助与纠纷调解中心”,聘请校内外法律顾问和“老娘舅”担任指导,加强法律知识普及,开展法律援助,调节学生矛盾纠纷。

(2)自觉践行道德生活。上海某高推行针对困难学生的“爱心积分制”,在义工管理模式中引入激励机制。通过积分积分能在“慈善爱心屋”兑换所需要的学习、生活等用品。这是慢慢引导学生自觉进行道德生活的一个举措。

(3)创新生活德育形式。当前,90后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物质化倾向明显、社会责任感欠缺、人际交往和抗挫能力不强、过度迷恋网络等问题。高校生活德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学生的思想、身心、学业、能力、职业等全面健康发展,创新形式迫在眉睫。浙江师大建立公寓党建床卡,这让很多党员在寝室里易把自己的身份淡化、标准降低,看着床头卡,就有一种回到党组织怀抱的感觉。

参考文献:

[1]冯建军.实践人:生活德育的人性之基[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20-27.

[2]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132-139.

[3]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公寓德育生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数字公寓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