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桃姐》对白的语言艺术

2015-11-17 15:33张晓杰
小品文选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桃姐罗杰语言艺术

张晓杰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浅析《桃姐》对白的语言艺术

张晓杰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影视的发展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的时期,经过逐步的发展,导演们越来越注重对色彩、声音、对白的考究,研究影视的美学艺术也愈发重要。影视语言作为人类思想交流的媒介,既有表意功能,同时又可以塑造出艺术的美感,《桃姐》是许鞍华导演的一大力作,影片中不仅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角色,其中的对白更是精彩之处。本片论文建立在《桃姐》的基础上,浅析对白的语言艺术。

电影; 台词艺术; 对白

天下万物都有定时,哭有时,笑有时,生有时,死有时,一切自然规律发生的都是那么顺其自然,影片没有华丽的镜头,没有震撼的后期,而是选择让情感寄托在小的细节和朴实的文字对白上如溪般流逝,桃姐是一个做了六十多年的佣人,老了做不动了便住进了老人院,生病,死亡,都是顺其自然的发展,桃姐的简单人生哀而不伤却让人心里流泪。

为了爱。影片开始7分43秒,罗杰:“好久没吃牛舌。”桃姐:“你还想搭个桥啊,好久没吃就不要吃了嘛…”罗杰:“我想吃卤的。”影片39分钟,桃姐:“你下次来帮我带两瓶豆腐乳,微辣的。”罗杰:“怎么了?吃不好?”“我好久没吃了嘛。”“好久没吃就不要吃了嘛,没什么好处。”影片中这两次相互呼应,第一次是深入的表达了桃姐对罗杰的关爱多一些,第二次是则是罗杰对桃姐的情感升华。这句话的关键所在是这句“好久没吃就不要吃”一前一后两句话,“你还想搭个桥”以及“没什么好处”,大概这就是爱,越是关心就越在乎。罗杰和桃姐即使主仆,同时也类似于母子,情感沉淀在多年之中,他们在一起,桃姐不会对罗杰给予太大的期望,所以罗杰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巨大压力在桃姐身上完全寻觅不到,故事本身的主人公李恩森实际家教很严格,看电视会被母亲说声音大,连翻报纸的声音也被母亲不允许,可是和桃姐在一起,却可以轻松生活。这种玩笑式的对话,结果我们都可想而知,牛舌是会有的,腐乳也是会有的,所以这也是一种很矛盾的情感体现,明明知道吃了不好,但是还会不舍,这才是人世间最真正的情感表达,爱并纠结着,这也正是体现着他们生活在一起这么多年是根本没有拘束的,跟桃姐在一起的罗杰是很轻松的,同样这种表达正是丰富情感的最大杀手,它带有一丝的幽默,更加平实无华生活化,有力的戳中了观众们的泪点。

一样的性情。这种表达同样在影片1小时04分的时候出现,罗杰:“我妈跟我说,你年轻的时候有很多人追哦,有一个卖菜的,有一个五金铺的,有一个卖鱼的,都挺好啊,都是老板啊。”桃姐:“不好。”罗杰:“怎么了?”“不喜欢。”“为什么呢?”“他们腥。”……“你一定喜欢我老爸。”“我呸,你胡说,那你呢……”罗杰:“腥啊。”桃姐:“我跟你讲,你这个人眼光高,看不上人家,对吧。”罗杰:“听他们说监叔追你,是吧。”“乱讲。”……罗杰:“你眼光高,看不上人家。”这段对话从细节之处体现了罗杰和桃姐的性格。影片在描述的时候使用的都是全景,可是在桃姐说“你这个人眼光高,看不上人家”的时候却用了一个特写,很认真的表达了桃姐的话,谁能说不是他们两个人的性格呢,他们说的都是彼此,也是自己。虽然是简单的一句对白,却细细的泛出了罗杰和桃姐的共同之处,也是这么多年他们可以生活在一起并且活的轻松的原因,同时直截了当的说明了桃姐(罗杰)是一个认真,坚持,对待爱情很有自己见解的人,不喜欢将过就过,这种表述方法轻松却有力,平淡而细腻的阐述了桃姐(罗杰)的性格。这里同样可以看出罗杰和桃姐的关系甚好,罗杰甚至拿父亲来跟桃姐玩笑,所以桃姐和罗杰虽为主仆,可拘束感为零,让观众一笑。桃姐孤独一生,无儿无女,罗杰早就成了她的依靠,罗杰家教严格,在父母那里寻求不到真正的亲情,可是在桃姐身上可以找到,桃姐有多爱罗杰,罗杰也一样多爱桃姐。

彼此在心里。影片1小时22分的时候,罗杰带桃姐去电影首映式,桃姐:“大帅哥。”罗杰:“大美女。”帅哥和美女是不分年龄的,在桃姐心里,罗杰的电影可以播放了,带着她去看首映,她真的很开心,在她心里罗杰是帅气的,以至于后来说:“你父亲在的话,看见也会高兴的。”罗杰说:“他不会,你会。”因此在罗杰心里,桃姐的美不仅仅是在老人院精心打扮后的美,更是桃姐理解他认同他的一种美,一种干妈在干儿子心里的美。影片中多次使用了类似文字,幽默风趣,营造的却是一个温暖温馨的故事,电影从始至终没有使用一些悲伤的文字和音乐来渲染,却是用这种幽默的文字娓娓道来一个煽情的故事,重要的是他并没有减轻故事的悲伤色彩,更加掷地有声的增加了罗杰和桃姐之间的感情。

这部影片有什么样的魔力拴住了每一个观众的心?是什么让观众看完影片久久回味,笑了又哭了?挣扎在这利欲熏心的社会里久了,那一份执着与纯真也丢失了,《桃姐》这个由真实故事改编的影片,就是通过那些平实的语言荡漾出细腻的情感,可它构建的不是乌托邦的情感,它通过桃姐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个眼神,无一不勾勒着最真实的生活,这种生活于我们那么真,又那么远。一个简单的人生,用这种简单描绘出伟大。

[1] 列孚.《桃姐》:简单的深意[J].电影艺术,2012,05:83-86.

[2] 王睿.靠近你,温暖我——评电影《桃姐》[J].电影评介,2012,07:90-93.

[3] 朱玲君.周敏莉.电影《桃姐》的语用会话分析[J].湖南工程大学学报,2014,04:102-109.

I106

A

1672-5832(2015)12-0092-01

猜你喜欢
桃姐罗杰语言艺术
山那边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消防员的一天
话筒前的声音——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我的私人美发师们
苍茫又轻柔的生活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烤红薯
温暖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