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孙智宏先生

2015-11-20 14:43王体苏
剧影月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小戏小品创作

■王体苏

我说孙智宏先生

■王体苏

记得1987年,我刚调到响水县淮海剧团时就听说《花大姑说媒》获得全国大奖,但没有细问作者是谁?后来孙智宏几个小戏小品陆续搬上舞台,我还饰演了他剧中的几个角色,作者孙智宏的名字才逐渐被记起,继而闯入我的心里。

智宏这个人本身没有多少故事,可他却编了不少故事,也正因为他会编故事才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从乡村到县城,从田间劳作到剧目创作,他生活环境改变了,唯独环境却没有改变他,没有改变他的殷殷乡土情怀,没有改变他那眷眷的戏曲情结。

智宏先生为人厚道,虚怀若谷,在小戏创作中亦可谓大家,且获奖无数,但他从不以此为骄或引以为傲,他在生活中体味生活,积累创作素材;在交谈中回味交谈,他常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来诱发自己创作灵感。

创作离不开生活这不是智宏先生说的,但是他做的,他不是扶椅上的思想家,也不是客厅里的语论者,而是泥巴裹满裤腿、手上沾着墨水,地地道道的“农民作家”。纯朴的乡土风情、鲜活的人物个性、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的时代节拍,跃然剧中。快节奏的社会,催生出许多快餐文化,智宏先生能及时地把握时代脉搏,歌颂新时代、唱响主旋律。小戏、小品把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在方寸舞台中刻画得淋漓尽致。社会上的假、丑、恶在他的笔下鞭挞,生活中的真、善、美在他的剧中徜徉……

我所认识的智宏先生,真诚、豁达、随和,生活中的他就像邻家大哥,乐善好施,勤奋好学。朴素的衣着书写着本分,和蔼的面容散发着睿智,生活中,他用一支笔撑起一个幸福的家;工作上,他用一支笔写出事业的辉煌。鲜花和奖杯没有让他炫目,赞誉和掌声不曾使他飘然,在他佳作迭出,获奖无数的创作生涯中他依然是他,埋头笔耕,写生活、书人生。

智宏在创作的道路上之所以取得骄人的业绩,得益于他有着谦卑的心境、执着的创作热情。在这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当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每当他的创作灵感来了,他会及时地与我们分享,谈构思、说情境。一旦思路成熟,角色定位了,那就是他下笔如有神的时候了。他的座右铭是“作品要先打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他常常是陷入到自己创作的情景中而不能自拔,写到动情处潸然泪下,想到开心时,不禁独自仰天大笑。只要灵感一来,深更半夜,揭被而起,挑灯夜战;只要灵感一来,纵然杯盏席间,亲朋相聚,他依然离席,奋笔疾书。

智宏先生常说:“一部好的作品凝集着众人的智慧”。每当他有作品出炉,便约三两友小聚,悉心听取多方意见,有时竟为一个措辞,一个标点符号,争执的面红耳赤,但他坚守一个信条“优秀的作品是改出来的”。因此,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小戏演出大主题,小品折射大社会。真是:小戏不小,演员想演、导演想导,观众爱看,是一个难得的又红又专,又高产的作家。我们真诚的希望智宏先生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一如既往地为社会大众奉献出更多的精品力作,为讴歌新时代,唱响主旋律再创佳绩,再铸辉煌。

猜你喜欢
小戏小品创作
《临宋人小品》
《一墙之隔》创作谈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且慢过度夸赞“小戏骨”演技
小戏骨
创作心得
十二生肖诗书小品
世相小品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