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便民居家服务O2O建设

2015-11-20 10:20
北京观察 2015年1期
关键词:便民居家民生

文 吴 杰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

民生无小事。洗衣、改衣、修鞋、洗鞋、修锁、开锁、配钥匙、修钟表、修空调、修水管、修油烟机、修小家电以及疏通下水道、水电小改动等便民居家服务项目,虽然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但却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涉及2100万北京市民,而且需求急迫,需要随叫随到,是名副其实的“大民生”。这些服务的需求频率低,利润空间小,技术含量少,大都属于低端行业,主要由外来务工人员承担,服务方式以个人为主,散落在街边巷尾各个角落,带来了很多问题。

北京围绕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本来无可厚非,但对类似的事关百姓民生的传统服务业却有所忽视,管理松散随意, 行业乱象频现,既不符合改善民生、服务百姓的基本价值取向,也不利于城市管理和社会建设,更不利于北京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效破解首都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环境治理滞后、小广告痼疾顽症久治不愈等难题,建议以系统、规范、标准化的企业连锁经营模式,整合原本散落在街边巷尾的各种居家服务,在居民集中的大型社区或居民居住区,扶持、建立和推广具有综合功能的便民居家服务站(点),集成家庭日常生活的各种服务内容,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打造便民居家服务O2O航母平台,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高效、高质的居家综合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规范准入,培植首都居家综合服务连锁企业集群。立足北京实际,制定科学透明的行业服务标准,规范准入条件,统一准入标准,扶持有条件的企业有序进入居家综合服务领域,连锁经营,良性竞争,以企业服务代替个人服务,建立规范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流程,实现有效监管,确保服务质量,减少居民的安全性担忧。

借鸡生蛋,推进线下居家综合服务网点建设。政府通过财政资金、税费优惠、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引导民营资本踊跃投资,提高服务网点密度,拓宽覆盖区域,确保服务获取的便利性,以最小财政投入撬动最大社会效益。

科技惠民,推进线上居家综合服务网络建设。结合移动终端、互联网络、有线宽带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居家服务O2O商业模式,通过便民电话、在线登记、企业APP和微信公共服务账号等方式,规范居民获取服务信息的渠道,提高居民获取服务的便利性,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拓展店面服务的辐射半径,并切实降低入户服务可能带来的治安风险。

延伸服务,推进居家综合服务网络与都市物流网络的完美结合。借助居家综合服务网点的高密度布局,开展快递代收代发服务,有效解决快递、物流服务最后100米难题,并切实降低快递入户可能带来的治安风险。

猜你喜欢
便民居家民生
基于移动终端的便民数据服务平台项目建设
居家的日子
陈颖 巾帼之花绽放在民生一线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合并“便民热线”
便民公告栏
staycation居家假期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微生高的往事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