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平糖固肾方联合西医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

2015-11-20 08:26贵州省黔东南州中医院肾内科贵州凯里556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尿蛋白肾病血糖

陈 琴 (贵州省黔东南州中医院肾内科,贵州 凯里 556000)

糖尿病肾病(DN)已经成为危害糖尿病患者健康的重要并发症,并逐渐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和肾功能衰竭〔1〕。早期DN的控制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观察了自拟平糖固肾方联合西医在老年早期DN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自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共收治164例老年早期DN患者,入选标准:(1)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患者尿蛋白排泄率(UAER)为20~200 μg/min;(3)患者尿蛋白定性阴性,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均正常;(4)年龄≥65岁;(5)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制定的《糖尿病肾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兼血瘀型;(6)排除原发肾病、泌尿系感染、心力衰竭等其他原因导致的肾病;(7)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本研究已经过本院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合和对照组。联合组82例,男46例,女36例,年龄65~82〔平均(72.2±8.1)〕岁,糖尿病病程8~20年,平均(12.4±5.0)年;对照组82例,男45例,女37例,年龄65~83〔平均(72.5±8.3)〕岁,糖尿病病程6~19年,平均(13.6±5.2)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糖尿病并发症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基础治疗:(1)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宣讲糖尿病的发生、症状、治疗、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向患者及家属强调饮食治疗、运动锻炼、血糖控制的重要性;(2)饮食治疗机运动锻炼,多食用绿色蔬菜、粗粮、高蛋白食物,避免使用过量糖类,每周均进行适量的功能活动;(3)血糖控制,根据患者情况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空腹血糖(FBG)<6.0 mmol/L,餐后2 h血糖<8.0 mmol/L;(4)所有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厄贝沙坦(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国药准字 J20080061)0.15 g/次,1次/d,口服。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本院自拟平糖固肾方:生黄芪 60 g,生地30 g,玄参30 g,苍术 15 g,葛根30 g,红曲30 g,丹参、芡实各10 g,水蛭粉3 g,水煎取汁450 ml,分3次口服,疗程12 w。

1.3 观察指标及标准 治疗12 w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ER、SCr、BUN等肾功能指标以及 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生化指标。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DN征候标准判断两组患者治疗效果:(1)显效,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恢复正常,血浆白蛋白升高;(2)有效,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降低,血浆白蛋白无改变;(3)无效,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体征、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均无改善。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脏功能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UAER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Cr、BUN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脏功能的比较(x ± s,n=8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FBG、HbA1c水平均显著降低,联合组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 TC、TG、HDL-C、LDL-C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后 TC、TG、LDL-C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的比较(s)

生化指标 时间 联合组 对照组 t值 P值8.8±1.2 8.7±1.1 0.556 3 0.578 8治疗后 5.4±0.81)6.0±0.91) 4.512 1 0.000 0 HbA1c(%)治疗前 7.0±0.4 7.1±0.4 1.600 8 0.109 4治疗后 6.0±0.21)6.5±0.51) 8.407 7 0.000 0 TC(mmol/L)治疗前 4.9±0.5 5.0±0.6 1.159 4 0.248 0治疗后 4.0±0.31) 4.8±0.5 12.423 9 0.000 0 TG(mmol/L)治疗前 1.9±0.4 1.9±0.5 0.000 0 1.000 0治疗后 1.0±0.11) 1.8±0.4 17.570 0 0.000 0 LDL-C(mmol/L)治疗前 4.4±1.2 4.5±1.3 0.511 8 0.608 8治疗后 4.0±1.01) 4.4±1.2 2.318 8 0.020 4 HDL-C(mmol/L)治疗前 1.1±0.3 1.2±0.4 1.811 1 0.070 1治疗后 1.8±0.41)FBG(mmol/L)治疗前1.3±0.3 9.055 4 0.000 0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联合组治疗的有效率(87.8%)显著高于对照组(73.2%)(P<0.05),其中显效12 vs 8例,有效60 vs 52例,无效10 vs 22例。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D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研究发现,其主要与患者的糖代谢紊乱、脂类代谢失衡、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等机制相关〔2〕。早期DN是指患者尿蛋白试验阴性,但24 h蛋白定量为微量蛋白尿(30 ~300 mg/24 h),UAER 达20 ~200 μg/min,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或较高。早期DN可有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毛细血管间质(系膜区)扩张导致的肾小球硬化〔3〕。在DN的早期阶段,给予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能够缓解疾病进展甚至逆转病情,延长患者的寿命。目前,早期DN的主要治疗手段主要原发疾病糖尿病的治疗,并辅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4〕。李红萍〔5〕报道,厄贝沙坦能够逆转血管紧张素Ⅱ对于肾脏微血管的作用,从而明显改善DN患者的症状。

尽管如此,常规西医治疗对于DN仍存在不足,其疗效有限,患者仍将进展为临床肾病,并发展为肾衰竭及终末期肾病〔6〕。糖尿病在传统医学中属于消渴病的兼变病症,其病机特点表现为“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糖尿病患者的辨证分型多属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由虚致瘀,虚瘀相挟,以致“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络脉瘀塞”〔7〕。DN患者属于传统医学中消肾范畴,消渴与消肾相继相生,所谓消渴病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阖不利,能为水肿〔8〕。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结论,DN患者往往伴有高凝状态和高脂血症,从而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血流减缓,血管硬化〔9〕。因此,DN病的治疗应以“滋肾活血”为组方原则。本研究自拟平糖固肾方,采用黄芪补中益气、生地滋阴、固肾精元、防泄精微,采用苍术化浊辟秽、敛脾精元,葛根清扬除浊、解肌生津,丹参活血化瘀,红曲健脾化浊,水蛭化瘀通络。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明了上述中药材的活性作用。研究发现,本方所用的黄芪、生地、苍术、玄参均具有降糖、降压、逆转DN病病理改变的作用;本方所用的丹参、葛根、水蛭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微循环的作用;本方所用的红曲还具有调血脂,保护血管的功效〔10〕。陈慧芹〔11〕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4例DN患者,其方剂与本文相似,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采用单纯西医的对照组。Yale等〔12〕研究表明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高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马显振〔13〕、刘俊东〔14〕均观察了平糖保肾丸对于DN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其方剂为含黄芪、枸杞、生地黄、山茱萸肉、白芍、猪苓、茯苓、川牛膝、赤芍各12 g,对血糖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在上述中药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在常规降糖、锻炼、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平糖固肾方,能够增强血糖控制效果,降低血脂水平,从而有效控制早期DN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文静,秦爱平,廖 斌.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2):59-60.

2 刘 静.阿魏酸钠与氯沙坦联合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6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4):907-8.

3 李赛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8):726-7.

4 裴剑浩.中国糖尿病诊疗指南解读——糖尿病肾病〔J〕.中国医师杂志,2014;16(2):161-3.

5 李红萍.厄贝沙坦联合消解通络固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2338-9.

6 包慧兰,叶赏和,楼时先,等.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清HGF,CysC和TGF-β1水平及平肾汤干预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6):1128-31.

7 钟春梅,马 燕,王延东,等.丹红化瘀口服液联合胰岛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3;44(6):568-72.

8 周莉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2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肾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2):124-6,188.

9 Wang J,Liu H,Li N,et al.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fucoidan in rats with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nephropathy〔J〕.Mar Drugs,2014;12(6):3292-306.

10 邓顺有,范 萍,张 征,等.滋肾活血法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7-9.

11 陈慧芹.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4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4):350-2.

12 Yale JF,Bakris G,Cariou B,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canagliflozin over 52 week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I〔J〕.Diabetes Obes Metab,2014;16(10):1016-27.

13 马显振.平糖保肾丸治疗糖尿病肾病86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35-6.

14 刘俊东.平糖保肾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9):99.

猜你喜欢
尿蛋白肾病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