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

2015-11-20 08:26滕丽新王健瑜王国威黄希庭成都军区解放军第324医院干部病房重庆40002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老年人健康状况心理健康

滕丽新 王健瑜 赵 娟 王国威 卫 丽 黄希庭 (成都军区解放军第324医院干部病房,重庆 400020)

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而逐步发展的,这为人口老龄化的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可谓“先富后老”,而中国是在“未富先老”。本文通过既往文献研究分析得出我国中老年人目前心理健康水平及常见心理问题、相关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在中国期刊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中以“心理健康”或“心理卫生”或“精神卫生”或“精神健康”为检索词,时间1996~2010年之间的研究成果,以“老年人”或“老年”或“老人”为检索词进行二次检索,得到有关文献,最后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及重复的文献,整理得到关于中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研究文献40篇。有关中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的文献调查对象样本总量为22 497人,其中最大样本数为2 189人,最小样本数为57人;有关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61篇,调查对象样本总量为27 653人,其中最大样本数为3 500人,最小样本数为107人;调查对象年龄最大为99岁,最小为50岁。

1.2各地区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选取文献的研究涉及中国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3个城镇乡村,中老年人心理问题发生的比例为2.26% ~69.68%,将各省市汇总为地区,结果可见表1,从高发生率到低发生率的排序为:东北地区>华中地区>中西部少数民族聚集区>华南地区>华东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

1.3中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为能够清晰地表述和界定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选取的文献所采用的调查工具主要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老年抑郁量表(G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抑郁评定(HAMD)、UCLA孤独自评量表、神经精神科问卷(NPI),采纳的心理问题的症状表述以SCL-90的9大因子为标准。表2可见,2000~2010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前5位依次是:躯体化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恐怖障碍。常见的心理问题倾向为躯体性障碍、抑郁、焦虑。

1.4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见表3。个人一般情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面,一些文献研究结果不一致,有研究认为性别、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客观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不显著〔1〕,有研究认为教育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不显著〔2〕;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相关不显著〔3~7〕,与年龄相关不显著〔8,9〕,与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居住情况相关不显著〔10〕,睡眠不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11〕,性别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显著〔12〕。

从心理健康水平有影响的因素调查来看,没有争议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身体健康状况(是否患病,心血管疾病,患病数等),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医疗保障,心理健康服务),应对方式(消极应对),人格特点(情绪稳定性,精神质),自我概念。对于身体健康状况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者基本均有此共识〔7,13,14〕,这也与常见的心理问题的研究相对应。

表1 中国各地区中老年人发生心理问题的总体情况(2000~2010年)

表2 中国中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倾向的总体情况(2000~2010年)

表3 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2讨论

文献统计分析,结果提示全国中老年人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原因有二:①华北地区中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的工具涉及李娟等〔7〕编制并标准化的老年心理健康问卷、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流行病学组建议的调查问卷、关于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内容及评价标准建议的心理卫生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神经精神科问卷(NPI),有的问卷重点反映症状和问题的严重程度,有的旨在对心理健康进行评估,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异常的中老年人有一定的鉴别,给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的重在对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区分,以便给予相应的治疗,故对心理问题发生率的统计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②各地区统计样本数量的差距偏大,东北地区的样本数量偏少,可能对统计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文献研究对社会支持的观点各持己见,有研究者认为客观支持是重要影响因素〔8〕,有研究者认为主观支持是重要影响因素〔15〕,有研究者认为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比较有影响力〔16〕。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互动关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支持与帮助,它主要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或组织,可以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援助和直接服务,它独立于个体的感受;另一种是主观的,即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是指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也有研究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对想得到或可以得到的外界支持的感知〔17〕。通过对文献的总结,究其原因可能有:①与研究对象的文化程度有关,文化程度高的中老年人群,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偏高〔18〕;②与地域有关,当地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对主观支持的感受度偏高〔15〕;③与地方经济发展有关,经济发达地区其老年人客观支持的感受度偏高〔8〕,如上海、杭州等地是最早出台精神卫生条例的地方城市,相应当地的中老年人对于社会支持的客观感受较高,这也是对提高社会支持的佐证。

1 宿 飞,蒋伯钧,周建军,等.上海黄浦区外滩社区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2):110-1.

2 王玲凤,傅根跃.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2):128-9.

3 吕探云,马敏芝.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1;16(7):387-9.

4 徐继梅.社区老年人睡眠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3):248-9.

5 董忠生,沈 键,王珏辉.城区老年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医学,2006;34(4):265-7.

6 张瑞芹,肖 健.老年人健康行为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8):781-4.

7 李 娟,吴振云,许淑莲.北京城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22(5):336-8.

8 甘建光,陈 梅.绍兴市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5):392-3.

9 姚 远,陈立新.老年人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人口学刊,2005;4(152):10-5.

10 杨桂凤,杨桂芝,王小娟,等.秦皇岛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4):4810-1.

11 全东明,李惠娟,李 刚,等.社区老年人睡眠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特征〔J〕.广东医学,2008;29(11):1894-6.

12 黄希庭,陈传锋,余 华.老年人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4):222-5.

13 赵春华,刁利华.高龄老人心理卫生与高血压及血脂代谢异常的调查分析〔J〕.江苏医药,2007;33(7):753-4.

14 杨学军,宋明学,洪 炜.北京市东城区离退休老年人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6):258-60.

15 傅素芬.老年人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现场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0:12-23.

16 刘金光,于艳华,克纳新.老年人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90-2.

17 Bourne VJ,Fox HC,Starr JM,et al.Social support in later life:examining the roles of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cognition〔J〕.Personal Individual Differ,2007;43:937-48.

18 李桂兰,魏淑靖.影响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3):335-6.

猜你喜欢
中老年人健康状况心理健康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中老年人食物嵌塞的防治
中老年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爱好?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中老年人健康的四大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