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北地区民俗文化龙形象的思考

2015-11-24 08:35宋泽君
剑南文学 2015年22期
关键词:舞狮舞龙运动

■林 岩 宋泽君

赣北地区民俗文化龙形象的思考

■林 岩 宋泽君

赣北地区主要指环鄱阳湖地区一些市县,历来都有关于龙文化的习俗,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本文论述龙形象在赣北地区民俗文化中品牌效应,呼吁地方政府加大龙形象民俗产业开发、传播。

一、龙形象存在主要方式

龙形象渐渐融入到民俗产业中,以文艺舞蹈表演、食品、制造业的方式存在。在东汉张衡的《西京赋》、李尤的《平乐观赋》中都有对“鱼龙曼延”的生动描述,中心节目为“巨鱼变巨龙”,作为汉代的大型歌舞,“鱼龙曼延”集合了当时最高水平的演员阵容以及布景、道具和特技,可谓规模宏大,幻象纷呈。

(一)赣北地区舞龙舞狮中的龙形象

舞龙舞狮活动在赣北地区一直很受欢迎。新余市分宜县袁河和杨溪河因端午龙舟竞渡活动盛行被誉为“龙舟之乡”。分宜县曾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运动先进乡镇”,在2006年全国龙舟邀请赛中获得第五名,龙形象充分运用给分宜县带来巨大动力,推动分宜县经济发展,舞龙舞狮运动也增强了分宜县人民的体育意识。

(二)旅游业中的龙形象

许多建筑名胜的典故和名字也有许多与龙有关。如玉山龙王庙、彭泽县的龙宫洞、庐山龙首崖都有一个关于龙的美丽传说。玉女化成了大天池东面的锦绣峰、庐君变成了大天池西面的白云峰。大天池西面半山腰的巨崖,就是金龙之首、叫龙首崖。众多典故赋予景区神圣感,吸引众多游客。

二、赣北龙民俗文化中思考

赣北龙文化尤其是舞龙等活动是艺术活动,也是传统体育活动,传统的舞龙运动增添新活力,提高了人们对舞龙运动进一步认识和兴趣,舞龙运动的观赏性增强。

在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今天,传统文化生存艰难,对策如下:

(一)对于赣北地区优秀舞狮、赛龙舟活动,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并赞扬

国内学者对龙狮运动研究发现:“龙狮运动能有效促进人体心肺及有氧工作能力的提高,龙狮运动是一项大负荷强度的有氧运动项目”。

第一、从政策、财力、人力等方面着手,建立完善一整套合理有效保护与开发机制。政府应投入适当资金加以开发和保护,每逢佳节时出资鼓励当地人民组织舞龙、赛龙舟等活动。

第二、结合推广全民健身计划,探索保护与开发舞龙活动的有效可行模式。从小就树立村民的舞龙意识、在重要节日积极发起舞龙活动,可以进行竞技。

第三、创新舞龙的内容与形式,丰富赣北体育旅游文化。不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创新都是必不可少,创新是生命力源泉,在传承舞龙文化同时,就是为舞龙活动注入新鲜血液,维持舞龙文化的生命力。

第四、加强媒介宣传,打造龙狮品牌,传播龙狮文化。借助新媒体、网络扩大品牌效应。在提高知名度后,政府可以将几个地区特色活动组织到一起,去各地区进行表演。

(二)在高校开设课程传承龙文化活动技巧

高校积极开展中国龙狮运动课程建设。舞狮、舞龙、剪纸艺术,这样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促进龙文化的创新。校园增设此类比赛活动,增加趣味性。在教授舞狮舞龙等活动时,也可以开设制作龙技艺,例如板龙、龙灯等制作过程。从课程人手,不断完善龙狮运动的学科体系,加强龙狮运动的学科建设,将其纳入到现代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中去,成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重要课程之一。九江学院体育学院开展了水上训练基地(目前正在申报中国大学生龙舟训练基地)、舞龙舞狮训练基地。这些培训班不仅对中国舞龙舞狮运动在高等院校普及与推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于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课题:2013年度江西省艺术规划项目编号:YG2013119

猜你喜欢
舞狮舞龙运动
舞狮献瑞
舞龙
迷宫弯弯绕
水下舞狮
舞龙舞狮进校园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