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说羊典故

2015-11-24 05:39白壮
花卉 2015年2期
关键词:养羊羊群博士

白壮

公元2015年为乙未年,肖羊,故又称羊年,种类较多,有山羊、绵羊、黄羊、羚羊、青羊、盘羊、岩羊等。历来羊都被视为多奉献,少索取的动物。羊年又称为“吉祥之气”。我国关于羊的典故颇多。

卜式牧羊喻治国

西汉河南人卜式,为牧场主出身,曾以养羊为业。屡以家财资助朝廷,汉武帝为借其以鼓励其他富商巨贾捐资,任他为中郎。卜氏被任后,仍过简朴生活,穿布衣,着草鞋,专心养羊,把羊群养得膘肥体壮。武帝见之,大加称赞,并问其养羊之术,卜式答道:羊要养得好,要定时放牧,定时喂料,若有害群的“恶羊”应及时清除,以免败坏整个羊群,养羊如此,治国安邦也如此。汉武帝听后觉得他言之有理,为试他治民之策,封他为关内侯,官御史大夫。

“瘦羊博士”——甄宇

东汉光武帝时,安丘(今山东滩坊) 有个名叫甄宇者。他饱学经书,于建武年间(公元25-26年) 被拜为博士,以后又当上了博士祭酒(学官名即博士首长)。当时,每年岁末祭神完毕,皇帝都会按例下诏赏赐一头羊给每一位博士。由于羊只有大小,肥瘦,老嫩等差别,使主管分羊的甄宇感到左右为难。于是,有人提议宰羊分肉,有人说以抓阄作定夺,众说纷云。甄宇觉得这些办法都不可取,最后,他决定以身作则,不谋私利,自己带头选取一头最瘦小的羊。于是,其他博士也纷纷争选小羊、瘦羊,使分羊工作圆满结束。汉光武帝得悉此事后。不但在一次朝会上对甄宇之举大加赞扬,而且还特地专门召见他,亲切地称呼他为“瘦羊博士”。从此,甄宇廉洁奉公的精神流芳百世。

王育卖身赔羊 因祸得福

王育为晋朝京兆(今陕西西安一带) 人,字伯春,年幼双亲相继死亡,替人当羊倌,每当他赶着羊群经过学堂时,总感到自己没有机会读书而伤心落泪。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心灰意冷,决心自学,利用放羊的空隙采摘蒲叶当纸来写字。有一次,他因写字不留心看羊而走丢了一只羊。主人要他赔偿,他无计可施,只好卖身赔羊。当时,有一位名叫许子章的开明人士,听到这件事后深表同情,决定帮他摆脱困境,不仅替他赔了羊,而且还接他回其家中养育,与许氏的儿子一起读书。后来,王育努力饱读经书,成为有学问的人。当朝司徒王浑召他为属员,王育为政清廉,升迁为振武将军,官拜右光禄大夫,一时传为佳话。

慈禧太后忌羊如仇

慈禧太后生于1835年,农历为乙未年,肖羊,慈禧在咸丰帝死后封为太后,从此“垂帘听政”,并称“老佛爷”。此人品性骄横跋扈,竟把有关羊的东西一律列为宫廷禁品,把众人皆知的羊肉改称为“福肉”、“寿肉”。在她听政的40多年中,喜看戏剧、“日必观戏”。但凡带羊字的戏,如《变羊记》、《牧羊图》、《羊角哀》等,均列为禁品,不准在宫中演出。不仅如此,若演员在唱词中有出现羊字者,也一律兴师问罪,轻者“罚俸银”(扣发报酬),重者则“传杆子”(用灌了铅的竹竿鞭打)。同治年间,梆子名演员侯俊山在《玉堂春》中因唱了一句“我好比羊入虎口有去无还”时,慈禧听到勃然大怒,命令立即停演,并要严惩。后经李莲英再三解释、求情、才得赦免。从此以后,这句唱词中的“羊入虎口”只好改为“鱼儿入网”,确为“恶作剧”。

猜你喜欢
养羊羊群博士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城里的羊群
博士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