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楸育苗试验

2015-11-24 05:39福建厦门
花卉 2015年2期
关键词:鹅掌楸苗高生长量

福建厦门·

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 又名马褂木,为国家二级珍稀植物,生长速度快、观赏价值高、叶形奇特,对氯气和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抗性。适宜在山地种植,木材质量好,韧性强,是室内装修、家具、包装箱、造纸的好材料。由于其树形好,叶形奇特,也常用于城乡绿化。目前,对鹅掌楸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育苗技术的研究有很多,但都只是进行定性描述,过于主观。本文通过对鹅掌楸进行育苗试验,使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鹅掌楸育苗的生长规律。

试验选用位于福建厦门兆翔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的苗木培育基地,此地区为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每年5~8月降雨量最高。土壤属于黄棕土壤,土壤肥沃,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土壤为酸性。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方法 本试验使用采自贵州的鹅掌楸种子,种子的千粒重为18.56克,发芽率为2.2%,有胚率为8%。在播种前,使用混沙湿藏了1个月。

鹅掌楸种子于春天播种,使用腐熟的鸡粪作底肥,每10平方米施肥26千克,先用小锄头把肥料均匀地嵌到土中。在播种前,使用1g/L40%的锌硫磷乳液和0.5%高锰酸钾对地面进行喷洒和消毒。采用条播法播种,沟深5.2厘米左右,沟间距为21厘米,沟宽7.1~7.9厘米。播种量为121g/m2,播撒均匀后,覆盖2~3厘米厚的土,并使用松针进行覆盖,厚度为1~2厘米。

出苗后,将松针分期揭去,并使用遮阳网过行1个月左右的遮荫。幼苗长出20天后,使用浓度为0.1%的混合液肥在叶面进行喷施。后期施肥使用沟施的方法进行施土。N、P、K按照3∶2∶1的比例进行混合。

2.试验方法在幼苗期对间苗的密度进行调整,密度分成80株/m2、60株/m2、40株/m23个等级,随机在苗床上进行排列。

在苗木出齐后,在苗床上选择35株幼苗,定期测量幼苗的地径和苗高,直到其成长结束,每次测量的间隔时间为10天。对于密度不同的样方,测定其生物量。测定时,先计算各个样方和各个密度的中苗木的平均地径和平均高度,将平均地径和平均高作为标准株的选择标准,不同密度等级重复选择3个标准株。生物量测定主要包括苗高、面积、叶干重、地径、主根长、根干中以及大于5厘米的侧根数量。

3.发育规律分析方法 使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对苗木的生长期进行划分,使用分因素分析法对不同密度苗木生长的差异性进行分析。

二、结果分析

鹅掌楸于春天3月播种后,在4月底基本齐苗,从幼苗播种到幼苗长齐一共需要46天,幼苗出土后,需要大约182天停止生长,苗木的生长观测表明:鹅掌楸在播种后,在适宜的条件下会发芽,幼苗出土初期生长较慢,进入7月,苗木开始快速生长,8月达到生长高峰,随后生长量逐渐降低,在11月中旬,苗高基本不再生长,逐渐呈现出先慢后快,然后再慢的生长规律。

为了制定出科学的鹅掌楸苗木培育措施,需要全面了解鹅掌楸的生长规律。根据本试验情况,结合鹅掌楸育苗的实际情况,总结鹅掌楸苗木的培育措施和生长特点如下:

1.出苗期 在出苗期,使用混沙对鹅掌楸种子进行湿藏。播种后大约需20天才会从土中萌发,出苗后到苗木出齐需要46天。由于种子在土壤中的时间比较长,为了提高出苗率,需要保证土壤的湿度和温度。

2.生长初期 此期苗木容易受到伤害,要采取1个月的遮荫措施。为了防止金龟子损坏幼苗,可叶面喷洒0.1%的氧化乐果液。苗木的最佳密度为80株/m2。苗木生长20天后,使用N、K、P肥在叶面喷施,浓度控制在0.1%。

3.生长盛期 地径生长量和苗高都达到顶点,叶面积会迅速增加,生物积累量和苗高都达到顶点,叶面积会迅速增加,生物积累量加快,是苗木质量的重要时期,需要提高苗木的田间管理苗木的生长量达到最高。

4.生长后期 苗木在10月初会进入到生长后期,生长基本停止,持续时间为30天左右,在这段时间,鹅掌楸的地径和苗高的生长量会大幅度降低,地径的生长量会稍大于高度生长。在这段时间要停止施N肥,可适度施K肥和P肥来促进地径和苗木根系的生长,提高苗木对干旱低温的抵抗力,加快苗木的木质化。

猜你喜欢
鹅掌楸苗高生长量
遇见鹅掌楸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提高园林绿化新植苗木鹅掌楸成活率的策略思考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秋光里的鹅掌楸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