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高考理综卷物理试题分析

2015-11-24 13:40周长春
物理教学探讨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试题分析

周长春

摘 要: 体验过程、感悟方法是提高分数的关键, 本文通过分析2015年广东卷理综物理命题素材及知识结构、题型难易程度,提出应对2016年的物理高考命题新变化,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广东理综物理;试题;分析;复习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0-0045-3

2015年广东高考理综的物理考卷,知识点覆盖较全、较广,难度适中,大题相对往年偏易。物理试卷题型考点也是常规类型为主,不少题目的情景考生感到很熟悉,但又实现了稳中求变、求新。

1 2015年广东卷理综物理命题素材及知识结构分析

2015年广东高考理综的物理考卷,知识点覆盖较全,难度适中,物理非选择题在近六年的理综卷中,今年相对偏易。物理试卷题型考点也是常规类型为主,稳中求变,有6个核心内容在试题中第一次出现。素材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在不少的题目中都能找到熟悉的感觉,例如16题的磁偏转、17题的理想气体、18题的原子核物理。但同时在设问上也有很多的新意,例如之前几年的万有引力题目一般都是考察环绕速度,今年着重考察了发射速度。又例如14题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5题的变压器、19题的静平衡也同样考出新意。

2 题型难易程度分析——选择题难度增加,非选择题难度减小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份物理卷当中,命题者为了平稳过渡,设计试题时,有不少的题目和设问,如15题、16题、20题有向全国Ⅰ卷靠的倾向。通过14题两个对象的二维运动、15题改变次级匹数、19题的三维空间、20题的发射速度,增加了整份试题的难度,因此今年的计算题相对往年要容易很多。

又例如34题电路实验,从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切入,融合了电阻的测量以及电动势和内阻两个实验,既考查了考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又考查了考生对实验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其中第④步求电动势和内阻对考生而言,是较难的。35题电磁感应是大题,融合了感生和动生两种模式,既考查了基本概念、原理,又考查了原理在不同物理情境中的应用,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并通过“棒通过三角形abd区域时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式”的设问,增加试题的难度,如果将其改为画整个过程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的i-t图像,因为涉及到边界问题,试题的难度会增加很多。而36题的问法更是结合了n次递推的思路,有数列求和的意味,这在以往的广东卷里面是极其少见的,而在全国卷则是较常见的考法。并通过第(3)小问“求碰后AB滑至第n个 (n

3 复习提高分数建议——体验过程、感悟方法是关键

高中物理需要死记的知识点不算太多,考点也只有87个+13个实验(2016年因少了一个模块,会更少),但是考查起来就相当灵活。一个运动情景+另一个运动情景=形成二维运动动态新的情景,如14题;三条绳子+杆=三维静态空间情景,如19题。一个知识点+另一个知识点就能组合出不同的题型,如34题第(2)小题“测电阻”+“测电动势和内阻”=电路较难题。35题的电磁感应感生模式+电磁感应动生模式=情景复杂大题,36题的“粗糙段+光滑段”(或减速运动+匀速运动)交替排列,再来一个第k个粗糙段,第n个光滑段,就形成了压轴大题。因此,纯粹的题海战术不适合高中物理的学习,体验过程、感悟方法是关键。

4 对2016年的物理高考命题新变化提四点复习建议

1)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加强计算题的拆分与组合训练。既不要因为题目简单而不屑一顾,也不要因为这些组合题太难而放弃。学会把各个知识点重组变形,学会把难题大题重新拆分为基础知识点的几个小题,从而解答或从中寻找增分点,再配合经典的题例学习,用最新的模拟题,特别是高考真题作为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本能地应对全国Ⅰ卷的难度的能力与本领,提高应试效率与考试效益。

2)在领会、感悟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学会画知识结构图。学生学习物理定义、概念和规律时是孤立的,另外学生不知道如何整理已学过的知识,形成不了有机的整体,只习惯于埋头做题,搞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本身不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过多的做题,只会让大多数学生更惧怕物理,而通过构建物理知识结构图来形成物理是一个整体的观念,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构建物理知识结构图,并不是把一些物理知识简单地堆放在一起,而是在学习了一个专题或一个阶段后把相关的知识按一定的秩序和关联组合。对某专题的理解程度越深,则所画的结构图所体现出的关联性就越强,结构就越清晰。同时,也促使了学生把原本零散的、看似互不相连的各知识点相互关联起来,加深物理整体的认识,从而对知识做到更加灵活地运用。

3)需要有意识地提高识图能力,以及将静态图片转化为动态情景的能力。因为物理的情景很多,大量的考试内容信息中相当一部分都会以图像、插图的形式呈现。如果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将会面对物理大题“断片”,难以把握整体的物理过程。

4)随着全国Ⅰ卷的使用,广东卷中的考点以及原有的考法将会有所改变。首先要巩固基础,以不变应万变。同时为了增强应对能力,可由有经验的老师对相关的题型进行讲解和分析,做出一份2015年广东卷理综物理试题以及全国Ⅰ卷理综物理的对比分析,明白两种卷的难度及差异,做到自己心中有数,才能在这个过渡时期游刃有余,迅速找到提分的感觉和感悟。

参考文献:

[1]粤教考函 [2015]24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广东省普通高考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通知.

(栏目编辑 陈 洁)

猜你喜欢
试题分析
第63届IMO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