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鹿原》电影中探秘黄土高原的人文精神

2015-11-25 09:36黄友强
电影评介 2015年8期
关键词:黄土地白鹿原人文精神

黄友强

电影《白鹿原》剧照

在辽阔的麦野那几年发生了太多大事,仿佛一件还没结束另一边枪声已经打响了,白鹿原低低矮矮的房子在黄土中被淹没,不结实的一角被砸歪,凌乱的不只是地上支离破碎的砖瓦,还有民心。一望无际的黄土地滋养了挺拔的麦苗,橙黄橙黄的麦地养大了白鹿原的乡党们,高高的麦秆挺着胸在属于自己的大地中汲取养分,大片的黄土地啊,大片还没来得及实现的梦。时代变革中的理想相比以往更难实现,几代人的理想抱负掺杂着感情,每个人的情感表达直接而粗旷,反映着这个时代命运戏剧化着,被掌握在历史编纂之中;变革中容易滋生混乱,打倒和扶起在一瞬间变了个,被决定的命运却是一辈子,压迫在乡党身上的条框是变相的欺诈,随波而起的浪掀动着高原黄土,黄沙曼舞在高高的白鹿原。

一、黄土地上的禁忌的爱情

只要肯出力就不怕挣不到钱,黑娃第一次那么说是为了让小娥过得好,吃饭住宿有保障,在不被家人族人所接受的婚姻里寻找爱情支持,想要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不在乎别人眼光,还不懂什么是自由恋爱却义无反顾地冲破封建枷锁,住在了一起,守护一个家。土坯屋下第二个说这句话的男人为了喜欢的女人也那么做了,也许下承诺,这次也是最后一次,做到了挣钱却变相害了女人,也许他不会知道,也许他很晚才明白,但女人是明白的,她明白自己的命运并不能自己掌握,她明白力量的悬殊已将自己处于被动不利中,看清了人性丑恶冲动却无力改变,那个时代不能接受她改变,那个年代没有给她机会。不被接受的存在连消逝都没有意义,似乎影响不了他人,被抛弃被遗漏的生命尖叫着发出咆哮和抗议,抵不住的除了人为还有天灾,天灾人为的共同迫害下一个女人含着遗憾郁郁而终,结束生命的那一刻其实很快,刀剑划破的皮肉流淌着失望与绝望,黄土淹没了灵魂,遮蔽了双眼。黄土高原养育了数代人,感受人们的喜怒哀乐,包容人们的开垦破坏,以博大的胸怀守护宽容着乡党人,以丰收的粮食滋养培育着新人儿,看着发生的一切一切,心脏随战火猛烈跳动着,还听得见哭泣,还舔舐着伤口,站在高高土坝,感受你的感受。

二、黄土地上的儒家人伦

一个时代的结束迎接一个时代的到来,一个时代的到来期待一个民族的满意。突然之间来的变革让本平静的白鹿原骚动了一下,生活在隐隐发生着变化,不确定的政府党派让每一地区每一片刻都不安宁,黄土高原还保持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黄土高坡不无幸免地受到牵连,在抢掠和侵略中悻悻地度过每一天,一声枪响震落一地黄土,一时饥荒震痛人心底荒凉,肉体和精神忍受着痛楚,而语言的苍白无法描述那几年接连的大事件带来的伤害,看着生命凋谢,看着物是人非。

童真的孩子在麦田里玩耍,妄言地许着梦想和承诺,麦秆掩住瘦小的身躯却遮不住梦想远飞的翅膀,在慢慢长大的环境中侵染白鹿原未经修饰气息下的文化情怀,这一区域的地域文化狂野而朴实,这一年代的地域文化浓郁而唯美,保持自身特色,服饰跟性格相呼应随性自然,大地色的布袄隐现在麦稻中,忽隐忽现的劳作身影映出劳动民族坚毅不屈的性格。电影是一个社会的缩写,每个人都代表一个群体,每个生命的终结都是悲哀凄凉的,在波动的时期接受逃不开的命运,极端的思想偏离人道和谐越走越遥远,挑战地域文化固有的形态,冲击文化底线,传统的文明经历几千年风霜失去了它的独有,人类文明进化着进行着蜕变,遥望黄土高原几辈子传承的文化,在自然风刮雨淋下塑形的姿态展示给世界,这一风水宝地保持自己语言的特色,透露着淳朴,给人的印象是原始贴近自然的简单,生活的简单、思想的纯粹。白鹿原那片富饶的土地生养了一群血性的少年,在只要肯出力就不担心没饭吃的年岁里经营着家庭,改变着家乡。

三、黄土地蕴含的人文精神

(一)不抛弃与不放弃

面对似土匪官兵的抢夺,乡党们团结一致对外抵抗侵略,即使粮食这年的收成很好,即使大片都被收割了,为了不让匪人吃的到辛苦栽种的成果,一把火烧光了所有,群族的利益不被外人侵犯的前提下才能公平商议对策,面对强盗的蛮横我们有自己的解决方法,坚强不屈是不变的品质,在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基础上融环境资源于一体形成淳朴天然的人文风气,人们锻炼的身体与历练的品格将黄土高原的人文精神发扬光大,这个地区的人文精神体现在人性关怀上,对孩子的宠爱但不溺爱,对长者的关心与社会环境的重视,人们互相关心也能紧紧团结,在冰与火的交界跟随历史流向前行着。

(二)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悲歌

影片跟随着原著的情节进行改编,艺术手法与视觉效果结合同时集中聚焦点,加大笔力表现中华文化精神和人物性格,客观性生动性地描写影片中人物,内心的挣扎表现在脸上的平静,心理斗争与委于现实的谦卑,在官兵与乡党们的斗争中,在两个村子之间的纠缠中,在男人与女人感情纠葛中,添加大量的真实乡村生活背景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社会运动,以人物命运揭示社会百态,用历史事件打开中华文化的一角;社会结构、文化内涵,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下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一个时代里摸索完善,在下一个时代中呈现出斑斓而浩瀚且清晰的壮观景象,万物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扎根于大地之下,汲取着营养绽放着光辉,用生命诠释精神,将人文情怀发扬传承,俯视纵横阡陌市井百态,唯和平下的世界最美好,人类与自然共存的状态才是社会。悠悠中华历史长河,共风流。

结语

四季交替在枝头露出的新芽上绽开,日夜交替在花瓣一片片调零下呈现,万物更新换代生长,安逸平静寡寡淡淡。现在的社会稳定了,政党确立了,共产党领着我们一起保卫家园,跟着党走,在确立方向的大道路上驰骋无畏,乘风破浪。中国当前的地方文化保护有条不絮的进行规划落实,眺望的眼光环绕中国的发展,尖锐的见解分析变化,着手保护人们现在还不为重视的建筑遗产、风景文化,保护人们地方特色与自身特色,将独特坚守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精神在一起为中国的建设齐心协力,我们拥抱在一起为天灾还是人为的破坏共同面对;原汁原味的生活结合科技成果的进步并不冲突的发展着,我们强调的是进步完善,追求的是和谐甜美,我们努力修复自然馈赠的礼物,我们发展国家、强大自身吸引着世界目光,展望未来,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人类并不伟大,伟大的是做到了极限,坚持了原则。

猜你喜欢
黄土地白鹿原人文精神
WANG Xiaop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Renaissance or Rehabilitation?
《黄土地》画报
不忘黄土地
从黄土地走来
《祭语风中》与《白鹿原》之比较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亲不够的黄土地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白鹿原》中的女性意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