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

2015-11-26 02:01林志茂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腰部腰椎间盘针灸

刘 晓,林志茂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职业技术学院临床与医疗技术分院;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中医院疼痛科,新疆昌吉831100)

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

刘 晓1,林志茂2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职业技术学院临床与医疗技术分院;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中医院疼痛科,新疆昌吉831100)

目的:探究和分析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01/2015-01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针灸推拿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JOA评分改善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针灸推拿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以及腰椎功能,值得普及.

针灸;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症

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多发于青壮年群体.且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其发生率不断上升.腰椎间盘突出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下肢外侧感觉减退等,病情严重的患者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旨在总结针灸推拿治疗腰稚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01/2015-01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28例为研究对象,男患者70例,女患者58例.年龄24~68(平均46.3±3.4)岁.病程4 d~4年,平均病程(2.1±0.2)年.患者经诊断,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其中L1-4椎间盘突出患者有43例,L4-5椎间盘突出患者有54例,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有31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在一般资料比较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实施硬膜外穿刺置管,并取10 mg地塞米松、5 mL浓度为5%的利多卡因、20~30 mL生理盐水、100 mg维生素B2以及1 mg维生素B12经导管进行静注治疗,治疗后患者平卧休息30 min,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1个月.

实验组患者给予针灸推拿治疗,腰部穴位取双侧,下肢则取患侧穴位.主穴包括腰夹脊穴、昆仑穴、命门穴、委中穴、足三里穴、秩边穴、次髂穴、环跳穴、阳陵泉穴,进针得气后留置毫针.将点燃的艾条至于针柄位置,选择平补平泻法,留针时间控制在30 min,1次/d,以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同时予以患者推拿,方法如下:①放松手法.患者俯卧,医师掌根自上而下进行推拿,逐渐增加力度,并对腰部两侧进行揉按,次数为5~7次.采用叠掌对患者腰骶部脊椎两侧进行揉压,并以拇指对患侧相关穴位进行点按,采用滚法治疗患侧下肢坐骨神经线.②斜扳法.患者侧卧,下肢伸直,医师双侧手肘对患者前肩部、臀部进行扶按,摇动次数为4~5次,之后调整为反方向,旋转存在阻力时调整为大幅度扳动,产生脆响声后,更换对侧重复操作.③压膝曲腰法.患者仰卧,双侧款膝关节屈曲,医师将手臂置于双膝关节前,下压使膝关节紧贴胸壁.另一只手将患者骶部托住,压迫其屈曲.重复操作,连续10次,从而使骶髂关节松解分离.④腰背肌锻炼.患者仰卧,并指导锻炼,包括挺腹、背飞、直腿抬高等,每次数量控制为10~20个,早晚各锻炼1次,连续锻炼1个月.同时指导患者倒走,1次/d,每次控制在30 min,连续锻炼1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评估标准如下:①治愈:患者治疗后,腰腿疼痛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角度在80度以上,腰部活动无异常,生活和工作不受影响.②显效:患者治疗后,腰腿疼痛显著改善,直腿抬高角度在70度以上,腰部活动基本正常,生活和工作无明显影响.③有效:患者治疗后,腰腿疼痛有所改善,直腿抬高角度在30度以上,腰部活动存在局限性,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④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疾病体征以及功能障碍无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应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M-JOA)量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涉及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表示格式为率(%),组间数据比较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应用T检验,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64)

2.2 两组患者M-JOA评分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M-JOA分值无明显差异,提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JOA分值均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明显,实验组的M-JOA分值比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M-JOA评分变化比较 (n=64,±s,分)

表2 两组患者M-JOA评分变化比较 (n=64,±s,分)

aP<0.05 vs本组治疗前;cP<0.05 vs对照组治疗后.

组别 治疗前 治疗1个月实验组 23.1±2.2 14.3±5.4ac对照组 23.3±1.4 18.1±6.6a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骨科疾病,病因主要为椎间盘组织退行性变化和外力影响.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下肢外侧感觉减退等,且随着目前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其发生率不断上升[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针灸、推拿.中医针灸经临床研究证实,其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且对机体局部血运具有改善效果,能够促进炎症吸收、营养神经,同时还能治疗组织间隙水肿,改善炎性物质代谢等,对神经生理功能具有改善作用,能够消除神经根、硬膜囊的压迫,从而消除炎症、充血、水肿.

而推拿则能够舒经活络、活血止痛,通过应用一系列推拿手法,能够有效改善下肢肌肉痉挛、脊柱两侧肌肉痉挛,对血液循环具有积极作用,且能够消除水肿以及严重,将其神经根受到的压迫以及刺激.斜扳法的应用能够改善腰椎小关节面排列紊乱的情况,消除神经根、血管受到的压迫,改善软组织水肿.腰背肌锻炼则对后关节进行调整,纠正患者腰部的稳定性以及平衡性.

本研究显示,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JOA评分改善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刘晓莉[2]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采用针灸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普及.

[1]史建伟.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7):58-59.

[2]刘晓莉.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7)305-306.

R246.9

A

2095-6894(2015)06-076-02

2015-05-15;接受日期:2015-05-25

刘 晓.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推拿.Tel:0994-6587868 E-mail:872739220@qq.com

猜你喜欢
腰部腰椎间盘针灸
护腰最多戴3个月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