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顺产率和产后出血率的影响

2015-11-26 02:01胡艳丽孙彩云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围产期顺产产科

胡艳丽,孙彩云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妇幼保健院,湖北十堰442000)

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顺产率和产后出血率的影响

胡艳丽,孙彩云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妇幼保健院,湖北十堰442000)

目的:探讨在产妇围产期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对其顺产率与产后出血率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对照法将近期到我院产科分娩的120例产妇均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根据常规产科标准进行护理,观察组60例选择全程优质护理方案干预,研究两组的临床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顺产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前SDS量表评分与产后出血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产期产妇展开全程优质护理,可取得更理想的干预效果,适合加强推广.

全程优质护理;顺产;产后出血;影响

0 引言

分娩是育龄期妇女需要经历的一个生理阶段,也是妇女一生中最重要的生命体验.但在围产期,孕产妇往往易因情绪过度紧张、宫缩疼痛等问题,导致分娩时产程时间延长、产后出血率增加,甚至需中转剖宫产分娩.如何加强产科护理工作,增加顺产率,现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谈论的一个话题.本研究中,我院在基础护理下选择全程优质护理方案对60例产妇展开干预和分析,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2014-03/2015-01收治的120例产妇均属于单胎和初次分娩.年龄22~34(平均26.8±3.4)岁;孕周38~41(平均39.4±1.3)周.所有产妇均已签署相关知情文件,无合并心内科重症、精神异常及妊娠合并症等情况.通过随机对照法将全体产妇均分成两组,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均相仿,P>0.05,符合统计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60例根据常规产科标准进行护理,主要有基础护理、指导检查等措施.观察组60例选择全程优质护理方案干预,操作如下:(1)前期准备,由产科专业医师与护士成立全程优质护理小组,调查产妇的年龄、性格特征和精神情绪状态等资料,再结合个体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措施展开干预.(2)护理内容:①产前护理.由专员向产妇提供心理疏导和鼓励,以减轻其产前负性情绪;向产妇与其家属普及相关分娩知识,让其正确看待阵痛问题,告知其保持良好心态对顺利分娩的重要性,同时教会产妇通过呼吸训练法、触摸放松法[1]放松心情,使产妇情绪保持在最佳状态,安全分娩.②产程护理.严密观察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各项生命体征,给予持续胎心监护;全程陪伴、鼓励产妇,在产程前各阶段,由专员提前告知产妇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使产妇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应对,避免打击其分娩信心;高危产妇在分娩期间极易诱发各种合并症,需加强其预见性,并事先做好准备;分娩过程中与产妇保持交流,耐心倾听其内心感受,并通过播放轻音乐、进行拉美兹呼吸运动[2]等转移部分注意力,以更好地分娩.③生活护理.指导产妇合理饮食,在宫缩间歇期,尽量食用富含能量且易消化的食物,以及时补充体力;亲身示范,让产妇掌握呼吸技巧,以免大声喊叫对体力造成过度消耗;让产妇家属帮助其擦汗或更换衣物,告知其在产程潜伏期尽量走动,以减短产程时间等.④产后护理.胎儿娩出后,还需尽早让产妇接触婴儿,给予婴儿吸吮,让产妇成功向母亲的角色转换;做好乳房和会阴部的护理,以缓解分娩带来的不适;产后1~2 h,确定无任何不适后,再将其送至病室休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对象的分娩方式选择情况,记录其总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情况,并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产前情绪状况.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7.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由χ2和t标准检验计数与计量资料,组间数据分别由[n(%)]和±s描述,最后以P<0.05对数据作判断.

2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通过顺产分娩的产妇共48例,顺产率达80.00%,相比对照组的63.33%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对而言,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明显更短,产前SDS量表评分与产后出血率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干预结局 (n=60)

3 讨论

分娩是胎儿自母体内脱离,继而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一个过程,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一个重要环节.分娩期间,产妇的生理或心理均会出现很大变化[2],加上部分产妇属于初次分娩,对怀孕、分娩过程缺乏认识,极易因此加重产妇的心理负担,导致剖宫产率增加、产后出血等情况,从而影响到分娩质量.故加强围产期护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全程优质护理是现代产科护理学应用日趋普遍的一项新服务措施,能够将产妇当成主体,将服务内容贯穿于整个围产期,相比传统产科护理,其内容更全面、服务更专业,更利于护理水平的提高.近年有多项临床实践与研究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进行干预,均对此护理模式的价值作出了肯定评价[3].本研究中,我院转变常规模式,从产前、产程和产后各阶段对观察组60例产妇提供全程优质护理,同时采取小组形式以确保服务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得到优化,顺产率达到80.00%,且相对对照组而言,其产后出血率、产前SDS量表评分明显更低,总产程时间明显更短,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符合[2-3].

综上所述,对围产期产妇展开全程优质护理,可取得更理想的干预效果,应加强推广.

[1]白 燕.围产期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69.

[2]刘韧平.围产期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2):40-41.

[3]刘会玲.全程优质护理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心理状态与分娩并发症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8):180.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3 讨论

有资料显示,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患者常常因为担心治疗效果不理想、被家人忽视及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而出现忧伤、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使其护理的依从性下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所以护理人员要依据病患的具体情况及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以免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损伤脑组织[4].本研究对我院62例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分组,采用不用护理措施,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地减缓了患者的病情,减少了治疗时间,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上有重大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文明,翁建平,张常然,等.2型糖尿病并脑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32-133.

[2]冯卓林.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探讨[J].当代医学,2013,19(13):86-87.

[3]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中医诊疗标准[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4):357-364.

[4]周 珊.早发2型糖尿病临床特征及大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2.

R473.71

A

2095-6894(2015)06-156-02

2015-05-19;接受日期:2015-06-04

胡艳丽.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产科护理.Tel:0719-4228559 E-mail:2655167146@qq.com

猜你喜欢
围产期顺产产科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和骶髂关节拉伸复位治疗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的疗效分析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Effect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on postoperative weight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