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控股公司管理者的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研究

2015-11-28 19:34张琳
经济师 2015年9期
关键词:薪酬激励股权激励盈余管理

张琳

摘 要:国有控股公司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股权分置的完成,国有控股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对概念和含义进行梳理,然后引入回归公式对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检验管理者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考虑到盈余管理情况下的管理者报酬激励效应。

关键词:盈余管理 国有控股公司 薪酬激励 股权激励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063-03

一、管理者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一)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公司制度下,管理者的报酬激励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1987年曾有学者建立模型证明最优的报酬契约中,管理者报酬应当与企业的业绩呈现出某种程度上的线性相关关系。此后基于代理理论的实证研究逐渐丰富起来,这些研究结论得出要使激励契约有效,那么管理者报酬与公司绩效间就应该存在相关关系,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敏感性。由于会计信息在报酬契约的缔结、执行与考核中的重要作用。即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报酬契约,又可能成为引发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当企业支付给管理者报酬增多时才能激发管理者的工作激情与工作效率,从而使盈余管理相应改变,为企业带来收益。

(二)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委托——代理关系是较为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说股东和管理层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股东和管理人员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东以其委托者的身份出现,通过代理者——管理人员的经营能力来实现其资本的保值得与增值,而代理者通过其经营能力来获得相应报酬。

部分学者认为以管理者是否以股东利益为经营前提,管理者掌握的并非其自己的资产,资产增值后的收益最大收益人并不是自己,很难期望管理者会像私人合伙制那样努力工作。通过研究了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情况下的企业内部管理者的激励问题。由于管理者不是企业所有权的完全所有者,当管理者尽了最大努力时,他可能并没有能够获得与他努力相当的收益,而只是相当于按其持有比例获得的一部分利润,工作的努力程度也就会有所降低。而当他消费额外收益时,取得全部好处:如舒适的办公室、配备的私人秘书、公费出游等,却只承担小部分成本按其持有股份承担,结果导致管理者热衷于追求额外消费,认为不积极努力工作也能享受公司的额外福利而造成懒惰和享乐主义滋生,工作积极度也就难以提升。此时企业的价值就小于企业完全所有者时的企业价值,二者的差额成为代理成本。他们还发现,随着管理人员的持有股份额的增加,他们的利益将趋向于广大股东,偏离程度将会减少。管理者持股比例的提高将会大大减少代理成本,来使得两者的目标函数趋向一致,即使股东和管理者的目的一致化,从而共同提高企业价值。即利益趋同假说。

二、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在2006年年底出台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规范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所以本文选取2012-201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的总样本。同时,将该样本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筛选:由于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会计制度的较为特殊,剔除金融保险行业的公司;考虑到新上市公司的上年度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删除当年新上市公司的数据;各项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指标披露完整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经过筛选后,得到63个样本公司。

本论文的财务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各项指标数据均来自于万得数据库(wind)、同花顺和国泰安数据库,其中国有控股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直接来自上市公司年报。统计软件使用EXCEL和stata。

(二)盈余管理的度量模型研究

根据实证的会计理论,企业盈利(Earning)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己经实现现金流入的盈利,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CFO)。另一部分则是还没有实现现金流入的盈利,这部分赢利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来确认的,但没有实现现金流入,因此称之为总体应计利润(TA)。由于现金流量是的的确确发生的,企业难以对其进行修改操控,所以认为盈余管理只能通过应计利润(TA)进行。

但并不是所以的应计利润都是可以进行操纵,在总体应计利润(TA)各组成项目中,有些是按照现行会计规范强制处理的结果,有些则是利用现行会计政策留给企业的有选择余地对其进行调整、操纵的结果。因此,按照总体应计利润(TA)的可操控程度又将其分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和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NDA)两部分。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大小代表了企业盈余管理的水平,衡量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高低转化为计量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大小。

由此可知:

TA=Earning-CFO

其中:TA指总体应计利润  Earning指企业盈利

CFO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DA指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NDA指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1)首先,根据模型对2012-2014年度样本公司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获取模型各参数的估计值,所用模型为: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判定系数(R-squared=0.1485)和调整后的判定系数(Adj R-squared=0.1347)都比较低。从之前的研究情况可以得出,使用Jones模型的研究盈余管理的结果都显示出比较低R-squared,国际上以应计利润模型的解释能力一般都在10%左右,但这并不能说明方程的解释程度不好,而是因为应计利润总额是一个较为综合的科目,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与干扰。

(2)运用上述模型回归计算后,可以求出系数,代入下式,计算得到各个上市公司的以上年度资产计量的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NDA,其计算模型如下:

(3)根据DA=TA-NDA,可以计算得出各个上市公司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在以后的变量设置中DA=EM。

(三)变量设置与模型设计

1.变量的设置。(1)本文选择国有控股公司薪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总额(年报中披露)的自然对数作为管理层薪酬激励的变量(TOP)。(2)本文选择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自然对数作为股权激励的代理变量(STOCK)。(3)假设企业规模越大,越有盈余管理的动机同时,公司规模还是其它一些影响因素较好的替代性控制变量,本文采用资产总额的对数作为公司规模的控制变量(SIZE)。(4)当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低时,企业有动机提高盈余,而当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高时,企业将有动机减少盈余,为了减少企业规模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影响,本文采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占总资产的比例作为控制变量(CFO)。(5)在我国,管理层通过年薪制、股权激励机制获得货币收入,同时还以在职消费方式获得部分隐性收入,这部分隐性收入也是刺激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之一。在职消费一般通过业务招待费、办公费、交通费等形式计入公司的管理费用,因此本文选择管理费用的自然对数作为控制变量(EXP)。(6)国外的学者认为:由于债务契约的原因,在企业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时企业管理者往往有动机来进行盈余管理(DEBT)。(7)本文选用修正的琼斯模型计算出来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变量(EM)。

2.模型设计。本论文将采用多元回归线性模型来分析盈余管理和管理者的报酬激励的关系回归模型。

EM=a0+a1STOCK+a2TOP+a3SIZE+a4DEBT+a5CFO+a6EXP+ζ

(四)数据分析与研究

根据盈余管理2012年和2014年盈余管理的回归结果可得到企业盈余管理规模的大小,然后通过盈余管理和管理者薪酬、股权激励的关系回归模型得到如下的结果:

拟合优度上看,Adj R-squared=0.5845说明,回归方程的解释能力为58.45%,优度一般,各变量对盈余管理的大小可以作出58.45%的解释。回归方程的拟合这是由于本模型采用了横截面,一般来说采用横截面数据的回归模型的J以合优度达到40%就可以很好的说明各变量的解释能力。

在2012-2104这三年的面板数据中,可以看出薪酬、股权激励都与盈余管理指标呈现正相关关系。即薪酬激励、股权激励的提高都会刺激盈余管理的产生。

从单个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除管理费用、资产负债率)的t一statistic的绝对值都大于1.96,这说明各变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显著的。可以得出这些指标都会对盈余管理产生显著影响。

(五)结果讨论

通过对回归结果的进一步分析与研究,我们发现国有控股公司管理者的报酬激励和盈余管理的关系:

1.薪酬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通过2012-2014这三年的面板数据,得出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这说明高级管理人员所获得的薪酬越多,盈余管理越大。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管理人员的业绩评价都采用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并且该指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决定性的地位。但由于净资产收益率只是体现当年的资产收益率指标,是一个短期的目标。由于国有股股东缺位造成内部人绝对控制,管理者掌控着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在企业的经营决策过程中的权利几乎不受约束,相对于股东而一言更加了解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利用信息优势掌握了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处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高级管理人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会将远期的收益提前到本期实现。为追求自身利益,获得更高额的薪酬,就越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2.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从2012-2014年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与国有控股公司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高级管理管理人员薪酬激励刺激了盈余管理行为。但是在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数量和比例都比较低,除个别公司外,大部分公司的整个管理层持股比例一般不超过1%。使得管理层无法真正站在股东的立场经营和管理企业,股权激励的长效约束作用可能无法发挥效用。

相反,高级管理人员一方面为了获得绩效股会进行盈余管理将未来会计期间的报告盈余提前的当前,另一方面为了推动股票价格上升会采取各种盈余管理手段对公司应计利润进行操控,然后通过股票市场对所持有的股票减持以获得利益。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根本上刺激了管理层为提高其个人收益而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对策研究

(一)完善薪酬激励制度

首先可以建立薪酬制度协会,对基本薪酬建立严格的评定标准。可以采用增加指标,加大长远指标的方法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薪酬进行评级。要公正客观地评价管理者经营业绩,不仅要考虑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收入增长率等指标,还要考虑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实行管理者报酬与公司价值增加程度挂钩的激励方式。

(二)完善股权激励计划

现在很多上市公司都会运用股权激励措施,逐渐在国有企业中得到使用和完善,并主要针对我国国有企业中高层次管理者匮乏的现象,使委托——代理关系中的管理层与所有者的矛盾问题得到缓和,使管理者和其他所有者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管理者开始注重换位思考,更能体会所有者的利益需求,从而能够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建立完善的奖励和培训计划

国有控股公司在设立奖励的规定时,需要将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起来设立。给予高级管理人员社会地位和一些诸如名誉和精神奖励之类的激励措施,以满足高级管理人员希望得到的认可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奖励与培养计划的实施将会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与水平,同时提高了公司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很大益处。

(四)完善高管人员的市场制度

要使得高级管理人员市场形成薪酬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必须要有竞争性的高级管理人员市场。在一个成熟的高级管理人员市场,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才会感受到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这样可以缩小管理者目标与投资者目标的偏离。因为管理者的收入和职业生涯都会受到他们的声誉的影响,而他们的行为则会影响他们的声誉。想要抑制经营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就必须要有一个具有足够竞争力和流动性的高级管理人员市场。所以必须尽快完善高级管理人员市场。

参考文献:

[1] Healy,Paul M. The effect of bonus schemes on accounting decisions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5(7)

[2] 罗莉,胡耀丹.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是否有抑制作用——来自沪深两市A股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1)

[3] 刘晓霞.国有控股公司管理者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2012

[4] 张嘉兴,齐鲁光.双重增发条件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1)

[5] 陈代友.企业人才激励与薪酬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3)

[6] 孙忠森.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研究.青岛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7] 曹雨.管理层薪酬、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

[8] 陈明辉.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与盈余管理.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5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江苏镇江 212000)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薪酬激励股权激励盈余管理
所有权结构、薪酬激励与家族企业绩效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的启示
励德?爱思唯尔公司的高管薪酬体系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分析
湖南工程学院外籍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对于我国股权激励的相关税收政策的评论综述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