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蒙经济带建设拉开帷幕

2015-11-28 10:08张晓东
社会观察 2015年6期
关键词:蒙古经济带俄罗斯

文/张晓东

中俄蒙经济带是多边多重框架的重叠,三国的构想都得到了尊重和体现,实现了平等互惠、让利共荣,证明了建立中国所呼吁的“新型国家关系”和“命运共同体”是切实可行的。

2015年4月6日,中国外长王毅表示中蒙俄已就启动三国经济走廊建设达成共识。这样一来,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中又增加了新的重要内容。其实早在2014年9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塔吉克首都杜尚别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期间就参与了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商定在中俄、中蒙、俄蒙双边合作基础上开展三方多边合作,明确了三方合作的原则、方向和重点领域,还商定将中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改造、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对接合作,加强铁路、公路等互联互通建设,推进通关和运输便利化,促进过境运输合作,打造中俄蒙经济走廊。内蒙古因此可凭借地理优势和交流传统,成为中国连通俄、蒙的重要节点,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中俄蒙经济带建设破冰而动

中俄蒙经济带所代表的三国间一体化的展开,不仅是因为三国长期以来相邻的地缘优势和特殊的战略合作,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创新,更是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挑战,构建区域经济共赢的重要措施。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中国和中亚内陆地区的部分前苏联国家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共谋发展,中亚内陆呈现国际合作的新气象,但在蒙古高原一侧国际合作一度进展缓慢。

历史上,中俄蒙三角关系微妙,过去苏联把蒙古作为卫星国对待,而在苏联解体后很长一段时间蒙古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力图在中俄之间保持中立,甚至和美国发展“第三邻国”,但结果发现成效甚微。比如蒙古和日韩发展经济往来,除非挖地洞,否则休想不经过中国搞对外往来。俄罗斯则忌惮中国夺去昔日的卫星国,结果中俄双方也只好与蒙古保持等距离的外交,使得三方国际合作受限。

中俄蒙三角关系造成大陆内部的经济交流相对停滞,对于蒙古来说不是件好事;对于中俄两国来说,特别是其与蒙古接壤的边疆地带来说也不是好事。

令人庆幸的是,冷战结束后的中俄蒙三边合作冷淡期近年来已逐步回暖。三方合作的政治障碍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加快消逝。中俄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蒙也于去年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经济合作方面,中国已成为俄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三大投资国,已成为蒙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一大投资国,俄蒙也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三方在资金、技术、资源、市场等方面各有优势,经济合作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和空间大,在旅游、人文等领域也是合作基础良好。

今后随着中俄蒙经济带的进一步推进,将有助于加快沿线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尤其是内蒙古地区的繁荣。

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北,内与8省区毗邻,外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适合向北开放,在长达4200公里的边境线上,满洲里、二连浩特、甘其毛都等19个口岸已经汇集了物流、人流、资金流,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的经济交流能够顺利展开。内蒙古的地理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地缘经济的新地标,不仅现在蒙、俄接受内蒙古的产品,未来也可以把产业链发展到蒙古国和俄罗斯去。可以说,这是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内蒙古的重要机遇。据内蒙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数据显示,在2014年,内蒙古进出口总值达到新高峰,对蒙古国、俄罗斯贸易额同比分别增长28.4%和14.9%。

当前形势下,中国还希望借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而俄罗斯遭遇西方制裁将加快开发其远东地区,蒙古则期盼将其能源出口,三者对于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得中俄蒙经济走廊的打造可以有效造福于东北地区。

目前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内容,首先是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包括三条重要的铁路运输线。第一条是赤塔—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符拉迪沃斯托克,对接俄西伯利亚大铁路,将黑龙江与欧洲联系起来,并确立其出海口。第二条是赤塔—乌兰巴托—乔巴山—霍特—毕其格图—珠恩嘎达布旗—长春—吉林—珲春—扎鲁比诺,将东北亚地区六国联系在一起。第三条是对赤塔—乌兰巴托—二连浩特—北京—天津通道进行现代化改造。2011年蒙古通过国家铁路网规划,要建设三纵一横铁路网,2014年更通过官方决议,将在与中国邻近的两段铁路采用与中国相同的标准轨,实现与中国铁路网的接轨。此外,蒙古国正在积极努力希望在天津建立专属经济区,还要打通乌兰巴托到天津港的出海通道。这个出海通道目前只有中国才可以提供。总之,新的局面正在打开。

中俄蒙经济带对“一带一路”的影响

推进中俄蒙经济带建设对整个“一带一路”的战略设想有着多重的重要影响。

首先,中俄蒙经济带建设充实、丰富了“一带一路”体系,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补充。

古代丝绸之路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多条分支通道互补,诸如陆地丝绸之路分为草原丝绸之路和西南茶马古道,而草原丝绸之路又分天山南道、天山北道等不同路线,即使是海上丝绸之路也有个别平行通道,既分散了潜在的政治风险,也繁荣了不同的沿线地区。今天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最远旨在连接中国和欧洲,一条路线经过中亚,另一条路线经过蒙古和俄罗斯。与古丝路相比,中俄蒙经济走廊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条比较新的贸易通道,它充实了整个新丝绸之路的体系。

其次,中俄蒙经济带将是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和命运共同体的成功示范,是中国外交创新,丝路外交的重要经验。这一经济带也成为新丝绸之路和欧亚经济联盟两大对接桥梁之一,有助于中俄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样板。

中俄蒙经济带是以平等互利为原则的国际合作,王毅外长说得非常具体,中蒙俄经济走廊将横跨亚欧大陆,“把中方倡议的‘一带一路’同蒙方的‘草原之路’倡议、俄方正在推进的跨欧亚大通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经济带建设成功地把三个国家的经济构想联合在一起,于是,中国梦、俄国梦、蒙古梦发生了和谐共鸣,而不是仅仅唱和与配合一国的计划。其实在中国本届领导人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前,美国和欧洲也都曾针对中亚提出新的丝绸之路复兴计划,普京还曾对朝鲜半岛提出过“钢铁丝绸之路”计划,但这些构想难以落实,俄罗斯的欧亚超国家联盟计划进展也非常缓慢,其重要原因就是提出者与参与者的彼此关切点并没有实现顺利的沟通和统一,有时还会有落入大国主导联盟之嫌。俄罗斯缺乏资本予以推动,而在乌克兰危机的恶化侵蚀了这个一体化计划的威信和进展,这也是俄罗斯认同欧亚国家联盟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对接价值的部分原因。

中俄蒙经济带是多边多重框架的重叠,三国的构想都得到了尊重和体现,实现了平等互惠、让利共荣,证明了建立中国所呼吁的“新型国家关系”和“命运共同体”是切实可行的,这才是丝路外交成功的秘诀。“一带一路”目前正在、也应该和其他国家的发展计划相对接,不仅是陆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也可以发扬这方面的外交经验。

再次,中俄蒙经济带有助于增加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改善周边生存环境,推进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是地缘经济战略,但是地缘经济战略必将影响地缘格局。在国际生存环境当中,一个国家的利益和地位体现在其地缘政治能力和地位上,最终是由其地缘经济影响力和军事影响力决定的。丝绸之路整体格局在未来将会得到促进和发展,不仅中国通往欧亚大陆西部和内陆的大门被开得更大,而且将来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有利地缘局面出现。

中俄蒙经济带建设面临的困难和对策

中俄蒙经济带建设同样也面临着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

首先是产业对接的问题。中俄经济的互补性在于俄重工业强而轻工业弱,中国则相反,轻工业较强而重工业较弱。但这仅仅是过去的整体比较,而且邻近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却是以重工业为主。进入21世纪以后,在整个工业领域,中国取得明显成就,特别是在俄过去擅长的动力工业、汽车工业等不少方面,中国已经赶超俄罗斯。但在高新技术领域,俄罗斯仍具有一定优势,重工多部门都与我国有深入拓展的合作空间。同时,中俄能源、资源、军事领域已经实现了广泛的合作。但是产业结构上存在一定交流障碍,比如东北地区过去是老重工业地区,而俄罗斯重工业发达。同样的,原来用不同标准建造的不同国家的铁路想要改造并非一蹴而就。仅仅互联互通不够,将中、俄、蒙三国的贸易带动起来形成长期良性循环才是关键。目前三国贸易合作呈现的互补优势较多,蒙俄的能源和俄的农林资源都是中国需要的,而俄罗斯远东地区亟须投资和发展加工业,蒙古则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等。在金融方面,为摆脱对美元依赖,中俄尽量使用人民币结算为佳,中俄蒙三角间结算也不例外。

其次是政治互信的巩固。国际政治互信的建立往往需要经历较长的过程,但是摧毁却很容易。当初在俄罗斯的猜忌和防范下,由中国进入俄罗斯远东的务工人员一度减少。尽管有中国代表团最近访问远东已经鲜有听闻“中国威胁论”,但这并不代表俄罗斯放松警惕。蒙古曾是中国属地,如何减轻其忌惮,也是目前重要课题。因此软实力和文化交流也都非常重要。其实近年来,在三国合作的不少领域合作形式已渐从内蒙与蒙古,内蒙与俄罗斯逐渐深化至三方联动。仅2014年,就有诸如中俄蒙国际选美大赛、中俄蒙国际冰雪节、中俄蒙首次旅游联席会议、中俄蒙国际机械建材博览会等多项三方共同的合作活动举办。

俄罗斯和蒙古决不会仅仅向中国寻求帮助,他们还会向东北亚的日韩寻求合作。美日等域外大国出于一己之私参与地缘博弈,甚至插手牵制的风险不会消逝。不论在中俄蒙经济带,还是在“一带一路”其他的部分,中国都应该考虑,充分善用亚投行这一重要的国际合作金融机构,在必要的时候淡化中国主导的色彩,为合作减少阻力。

俄罗斯《观点报》网站今年4月3日报道说世界政治重心正从大西洋和西方向欧亚大陆和东方转移,盎格鲁-撒克逊的地缘政治家们一直担心出现欧洲大陆—俄罗斯—亚洲轴心(即柏林—莫斯科—北京轴心),如今美国离间俄欧,要阻止俄欧中结盟,俄罗斯在与美国争夺欧洲之战中暂时落败,不得不转向东方,而中国则将注意力转向西线。

可笔者对此问题的不同理解则是,目前世界同时存在两个地缘政治博弈的重心地带,一个在东欧环俄罗斯西部陆疆,一个在东亚环中国东部海疆,当中的是亚欧大陆广阔的内陆地带,南面侧翼则为北印度洋。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开发,往昔内陆草原地带将会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在这里,中国参与和领导的经济联盟将会成为欧亚大陆和平稳定发展的新基础。

猜你喜欢
蒙古经济带俄罗斯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浅谈蒙古舞的地域特征及艺术特征
蒙古靴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蒙古正式废除死刑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
另辟蹊径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