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裙、裙套》新旧标准的探讨

2015-11-30 09:41许珂秦峰
中国纤检 2015年16期
关键词:建议标准差异

许珂 秦峰

摘要:为了准确理解和利用新标准,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了新旧标准在检验项目、产品技术要求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的主要差异,同时对标准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建议,以期望对控制针织裙、裙套的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针织裙;裙套;标准;差异;建议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在纺织品服装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作为女性服装领域的针织裙、裙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2014年10月14日,我国正式发布了FZ/T 73026—2014《针织裙、裙套》[1](以下简称新标准),代替了FZ/T 73026—2006《针织裙套》[2](以下简称旧标准),并于2015年4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是在旧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增加了多个项目的考核指标。为了更好地理解执行此标准,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对新旧标准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以供探讨。

2 主要修订内容

2.1 范围

(1)将旧标准的名称“针织裙套”改为“针织裙、裙套”。修改后,使新标准名称更加规范准确。

(2)将旧标准“规定了针织裙套产品的号型、要求、试验方法、判定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改为“规定了针织裙、裙套的产品号型、要求、试验、判定规则、产品使用说明、包装、运输、贮存”。其中有两点不同,一是“试验方法”改为“试验”;一是“标志”改为“产品使用说明”。以上修改,使新标准对适用范围表述得更加准确,也更加完整。

(3) 增加了“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饰”的规定。新增该项内容是为了与婴幼儿服饰产品区分,由于GB 18401—2010[3]对婴幼儿纺织产品有专门的规定和要求,新标准与婴幼儿服饰标准区分后,使服装标准分类更加规范,相关检测机构和生产企业应注意这一变化,以免执行不当。

从以上三项修改可以看出,相对于旧标准,新标准适用范围概念更加清晰和完整,定义更加准确,增强了可操作性,生产企业在选择标准时更加容易,便于检测机构在检验时能正确选择和执行。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新标准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删除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面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以上修改,说明新标准更加成熟、规范。

(2)新标准中的标准多数都是无年代号引用的,表明它们若是有最新的版本均可采用;有部分是带有年代号,表明它们仅限此版本采用。新标准中增加了14项引用标准(见表1),删除了3项标准,修改了5项标准。

由表1可知,增加的标准和样照均是新标准增加检测项目的依据。修改的标准中GB/T 2910(所有部分)[4]是纤维含量的重要改版,GB/T 29862[5]是原行业标准FZ/T 01053[6]提升为国家标准。使检测过程中对检测和判定更加规范,使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能更全面、更准确评价产品的质量。

2.3 要求

新旧标准对产品的要求都是分为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其中内在质量增加了“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拼接互染程度,洗后外观质量、接缝性能”等4项指标,删除了“接缝强力”;外观质量将旧标准中的“本身尺寸差异”改为了“对称部位尺寸差异”。

2.3.1 分等规定

新标准仍沿用旧标准执行的“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3个等级和“内在质量按批评等,外观质量按件评等,两者结合以最低等级定等”的原则,将旧标准中内在质量的“各项指标,以试验结果最低一项为该批产品的评等依据”和外观质量中“在同一件产品上发现属于不同品等的外观质量问题时,按最低等疵点评定。在同一件产品上只允许有两个同等级的极限表面疵点存在,超过者应降低一个等级”两条要求改在分等规定中。改后的该项更加明确,便于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掌握。

2.3.2 内在质量要求

(1)水洗尺寸变化率

对于水洗尺寸变化率,新标准考核指标与旧标准相同,但新标准增加了“褶皱产品不考核褶皱方向的水洗尺寸变化率”和弹力织物是指“含有弹性纤维的织物或罗纹织物”的解释;增加了“水洗尺寸变化率只考核使用说明中标准可水洗产品”。这样改后,更明确了标准执行的范围。

(2)水洗尺寸扭曲率

对于水洗尺寸扭曲率,新标准考核指标与旧标准相同,但新标准增加了“非直摆上衣和臀围小于下摆围的裙类产品不考核水洗尺寸扭曲率”;增加了“水洗后扭曲率只考核使用说明中标准可水洗产品”。这样改后,更明确了标准执行的范围。

(3)起球

新标准将旧标准中等级保留一位小数改成保留整数,将一等品中的“≥3.5级 ”改为“≥3~4级”,将旧标准中“磨毛、起绒类产品不考核起球”改为“起球只考核正面,正面磨毛、起绒、植绒的产品、蕾丝类产品不考核起球”这样改后更科学、更细化,也更符合实际操作。

(4)顶破强力

新标准中顶破强力由旧标准中“≥150N”改为“≥250N”,相比旧标准提高了100N;将旧标准中“镂空、烂花等结构的产品及含氨纶的产品不考核弹子顶破强力”改为“抽条、镂空、烂花、蕾丝结构的产品和弹力织物不考核顶破强力” ,更明确限定了考核的范围。

(5)面料色牢度

新标准中面料耐皂洗色牢度沾色一等品考核指标比旧标准提高了半级,深色产品耐湿摩擦色牢度优等品考核指标比旧标准提高了半级,深色产品耐光色牢度优等品考核指标比旧标准提高了半级;合并了印花部位和非印花部位的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指标;增加了“耐皂洗色牢度只考核使用说明中标准可水洗产品”;删除了“耐汗渍色牢度考核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和“采用针织牛仔布的产品色牢度按GB 18401的规定执行”。

(6) 纤维含量

新标准中执行的GB/T 29862是旧标准中FZ/T 01053由行业标准到国家标准的升级,删除旧标准中“当织物中一种纤维的标注含量在10%及以下时,其实际含量不得少于其本身标注含量值的70%”,删除的这条要求在GB/T 29862有更详细、更规范的要求。

(7)增减质量项目

新标准新增加的内在质量要求指标还有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拼接互染程度、洗涤后外观质量、接缝性能 ;删除了接缝强力。

2.3.3 外观质量要求

(1)表面疵点评等规定

新标准删除了主料之间、主辅料之间色差,优等品和一等品由旧标准的“相同面料上下装之间3~4级” 改为“相同面料之间4级”,合格品增加了“相同面料之间3~4级”;缝纫油污线由旧标准中“浅淡”改为“轻微”、“深”改为“明显”,并增加了轻微和明显的文字解释;将旧标准中“熨烫变黄、变色、水渍、极光”改为“烫黄、锈斑、水渍亮光”;增加了止口反吐和缝纫不平服,并增加了显著的文字解释。

(2)规格尺寸偏差

新标准将旧标准中“直向”改为“长度方向”、“横向(胸宽、腰宽、臀宽)”改为“宽度方向(1/2胸围、1/2腰围、1/2臀围)”;将“臀宽只考核筒裙类产品”“1/2臀围不考核臀围小于下摆围的裙类产品”。

(3)对称部位尺寸差异

新标准将旧标准中“本身尺寸差异”改为“对称部位尺寸差异”,将旧标准中只按50cm为分界线将产品分为两档改为将产品按50cm和5cm为分界线,共分为三档,且考核指标基本相同,仅有≤5cm一档增加了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指标分别为≤0.2cm、 ≤0.3cm、≤0.4cm。

(4)缝制规定

新标准增加了“合肩处,缝迹边口应加固”;除了修改保留“缝制应牢固、线迹要平直、圆顺、松紧适宜、线头修清、领型端正”和“采用与面辅料相适应的缝纫线(装饰线除外)”,其余全部删除。

2.4 试验

2.4.1 内在质量检验

(1)水洗尺寸变化率

新标准增加了水洗尺寸变化率试验中对毛含量≤30%或再生纤维素含量≤50 %以及蚕丝含量≤50 %的产品的洗涤程序和干燥方法。

(2)水洗扭曲率

新标准增加了试验示意图及取样部位。

(3) 起球试验

新标准增加了含毛量≤30%产品的检测方法。

(4)接缝性能试验

新标准增加了接缝性能试验的方法。

(5)纤维含量

新标准修改了计算方法,结合公定回潮率计算。

2.4.2 外观质量检验

新标准增加了成衣测量部位规定。旧标准按GB/T 8878执行,在沿用最新版GB/T 8878—2014[7]与FZ/T 73026—2014保持一致。

从以上修改中可以看出,新标准在试验方法上更加规范、更加具体细化,与其他相关产品标准在执行方面保持一致,这为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在执行标准方面提供了更加有利、更加便捷的条件。

2.5 判定规则

新标准将抽样数量从检验规则中提到判定规则中,不再引用按GB/T 8878规定执行,而是明确列出并删掉了“规格尺寸”,这样在实际操作中更简单明了,方便抽样人员进行操作。新标准在内在质量方面对新增加项目接缝性能试验和洗后外观质量判定规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新标准在复验方面删除了“在规定期限内对所有意义的项目”、“提请复验时,应保留提请复验数量的全部”以及“复验时检验数量为初验时的数量”,极大地方便了被检方提出复验,使得检验更加客观公正。

2.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新标准在产品使用说明方面删除了GB 18401规定,产品包装方面不再执行协议。

3 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新、旧标准的比较分析,加深了对新标准的理解和应用。针对新旧标准更替较多,不少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一部分,给企业和检测机构在理解上增加一定难度,因此,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加强对新标准的宣贯,以此提升产品的质量。对于部分检测方法的更新,检测机构要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能正确执行标准,给生产企业提供便利的技术支持,使生产企业在原料进厂、生产工艺、成品出厂等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FZ/T 73026—2014针织裙、裙套[S].

[2]FZ/T 73026—2006针织裙套[S].

[3]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S].

[4]GB/T 2910—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S].

[5]GB/T 29862—2013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S].

[6]FZ/T 01053—2007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S].

[7]GB/T 8878—2014 棉针织内衣[S].

(作者单位:许珂,河南省纤维检验局;秦峰,河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猜你喜欢
建议标准差异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相似与差异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