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

2015-12-02 21:35刘娟
人间 2015年29期
关键词:作文先导式写作能力作文

刘娟

(丛台区沁河小学,河北 邯郸 056000)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

刘娟

(丛台区沁河小学,河北 邯郸 056000)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理念正在进行着变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小学的教育过程中,语文是最为重要的学科,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语文学科教会学生识字、阅读、写作等最基础的内容,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写作能力的养成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所讲到的“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它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文中提到的操作方法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一些帮助。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小学语文教育也在进行着积极的变革,“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改革的产物,它主要将学生的亲身体验作为教学的基础,然后让学生将体验表达出来,学生将活动的经过、自己的收获作为表达的主要内容,这样能够让学生养成非常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写作能力,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定义

该教学模式主要是将作文教学当做语文教学的载体,使师生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教会学生掌握写作、学习的方法。小学语文教育采用作文先导式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小学生学会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通过该模式,能够将师生的距离拉近,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特性

(一)自主性。该教学模式的自由性较强,当教师布置完教学的任务之后,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同时,写作的范围也比较大,没有固定的格式,学生想表达什么情感都可以,这样能够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的激发出来,并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解决,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整体性。人的认知范围较广,它包括不同的意境、情景,认知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环境,而通过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将一个个认知元素作为教学的载体,例如字、词、句的学习,这些部分共同组成了学生学习的认知系统,让学生的领悟能力得到提升。

(三)活动性。该模式的教学方法比较广泛,既可以在课堂内进行,同时又可以在户外进行,学生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同时,这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教师不必为学生寻找写作的方向,不会给学生带来写作的压力,相反,学生自己决定的写作方向更加适合他们,从而让学生喜欢语文写作。

(四)生成性。由于该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因此,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大,教师在看到学生的不同作品时,不要进行盲目的评判,要努力发现学生作品的优点,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不要为了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而进行刻意的引导,这样容易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制约[1]。

三、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具体教学策略

(一)教师与学生的表达交流型教学。该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在教师的引导下,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会产生一定的交流,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有帮助。在作文教学环节中,教师要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参与学生的活动过程、写作过程,引导学生将活动的体验表达出来,然后在小组或班级中进行表达交流,在表达之后,让学生形成书面的作品,通过语言和书面两种方式进行表达,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通过交流与沟通,能够让学生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能够让学生的印象加深,学生能够从作文中寻找到乐趣,从而喜欢表达和写作文,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模式必须将学生的亲身经历当做写作的基础,不得进行虚构和杜撰,培养学生言之有物的写作习惯,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此外,教学活动必须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展开,不得超越他们的认知范围,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

(二)开放式的引导性活动教学模式。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增加学生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主要的方法包括:一是充实小学生的课余生活,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二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领悟语文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积累素材。三是教师应善于利用其它学科活动资源,助力于作文教学,例如体育课上学生做的各种运动,美术课上学生创作的绘画,音乐课上学习的歌曲等等资源。四是小学语文的教学,教师教授学生的知识应浅显易懂,不宜太过复杂。五是教师应认识到每个学生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鼓励教学,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其语言表达的闪光点,予以充分的肯定,对学生优点进行评价。

(三)情境教学法。该方法主要是让学生模仿和再现一些情境,让学生们扮演其中的角色,从而增加学生的感受,培养他们的真情实感,例如在学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让不同的学生扮演李白、孟浩然、旁白等角色,来表演好友离别时的情境,学生们就能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理解友人分别时的不舍,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记忆。采用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积累学生写作的素材,还能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也具有较大的帮助,所以该方法值得教师去尝试[3]。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与时俱进,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变革,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作文先导式”的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真情实感,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文章中的情境,能够丰富他们的学习过程,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帮助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的使用该方法,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让该方法的好处惠及所有学生。

[1]杨瑞月.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J].内蒙古教育,2013(24):33.

[2]胡旭青.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4(06):12-20.

[3]金兰贞.“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科学运用的探索[J].中小学电教(下),2011(10):16.

G623.24

:A

:1671-864X(2015)10-0109-01

刘娟(1981—)女,汉族,现为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沁河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作文先导式写作能力作文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探索
探讨如何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
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浅析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