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环境之下的广播记者浅谈

2015-12-03 15:52李卓青
今日湖北 2015年17期
关键词:网民广播受众

■文/李卓青

基于新媒体环境之下的广播记者浅谈

■文/李卓青

摘要在这个新媒体时代,并不是新媒体代替了传统媒体,而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整合,这也是新媒体时代的最重要特征。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广播并没有像一些人预计的那样逐渐走向没落,而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完善,又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机。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记者技巧素养

在新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广播记者的工作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首先,为满足受众的需求,广播记者对于一些观众感兴趣的新闻要为网站专门写一篇更加详细的报道。其次,对于广播中的新闻访谈节目,不再是单纯的进行一定的剪辑之后直接放到网上,而是要在网络上同时提供这个访谈的完整时长的记录。第三,为了满足观众对于新闻事件的全方位需求,还应当制作出相应的音频幻灯片,在网上的多媒体中播放。同时,广播记者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与网民进行互动。通过互动,既能够了解到网民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从网民之中搜集到更多的新闻线索,还可以与网民们针对某一件事情进行讨论。所以说,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记者既有活跃的思维方式,同时又有着过硬的技术能力与业务能力,因此可以说“知行合一”是如今新媒体广播记者的职业素养的最佳概括。

一、新媒体思维

新的媒体形式其实就是新旧媒体的一个完美融合。两种媒体形式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其无可替代的作用,两者互相配合、相辅相成,使新媒体服务更加全方位、立体化,这也是媒体服务的核心所在。每种媒体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新媒体也并不仅仅是人们日常所看到的那些广播新闻文字版、视频版。对于广播新闻而言,新媒体就是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恰如其分的音效;对于电视新闻而言,新媒体就是强烈的画面感和丰富的镜头语言;对于文字新闻而言,新媒体就是进一步的挖掘与更深入的报道等等,还有短小精悍的手机新闻、更具交流互动的网络新闻等,都是新媒体的表现形式。所以说,作为新媒体新闻的广播记者,一定要对新媒体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能够了解到新闻受众的需求,从而对新闻进行筛选与编辑,这样是新媒体环境中的广播记者应当具体的思维方式。

二、审美思维

所谓审美思维,就是要让新闻更具深度,更有听觉冲击。在新媒体环境下,审美思维的最重要特点之下就是形象性。所以作为广播记者,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其他媒体的优点集中起来,有选择性的加以利用,取长补短,让新闻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同时,还能有一种愉悦的精神体验。正是这种隐藏的强大力量在不断推动广播的发展。

三、强烈独特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一个广播记者必须具备的特质。除了对新闻题材本身的敏感以外,对声音素材的敏感也同样重要。能够在复杂的现场声音中所捕捉到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声音,对广播记者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四、以人为本,以受众为本

平易近人是广播媒体的一个最重要特点,所以广播媒体也被人们称为有温度的媒体。如今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中,广播媒体更应当继续保持这份温度,并把这份温度不断的传播下去。所以对于广播记者而言,在新闻中既要对事件进行报道,同时也要对事件中的人进行报道,使广播新闻的人文关怀更加突出。而且作为广播记者本身,还应当多与新闻受众进行互动交流,通过论坛、微博等多种方式与网民进行沟通,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断的满足受众需求。

五、灵活多变的采编技巧

在新媒体的环境中,广播记者所采集的素材再不会向从前一样只在电台播出一次。现如今,广播记者的新闻素材需要在广播电台、网络、手机及其他新媒体同时进行播出,所以作为广播记者应当能够撰写多种形式的新闻稿件。当有突出事件发生时,如地震、泥石流等灾难报道中,广播记者还要具备现场报道的能力。所以对于广播记者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要具有十分优秀的采编播录能力。因此,广播记者一定要具备这种采编播录一体化的意识,这样在突出事件来临时才能够顺利完成现场情况的报道。另外,广播记者还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根据采访时的突出状况能够做出应急处理,使现场得到良好控制,处乱不惊。

六、一专多能

作为新媒体广播记者,一定要用新媒体思维来进行工作。要做到一专多能,在专业与全面之间都能够游刃有余,这样才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记者所具备的工作能力。

七、小结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记者的业务素养和时代感均有了更高的要求。广播记者要清楚地认识到广播固有优势,并将原有优势代入新媒体环境中,转换思维、提高职业素养、提升采编技巧,使广播这种传统的传播方式焕发生机。改变以往广播互动性、直观性不强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吕春璐.泛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应对策略[D].复旦大学,2011.

[2]朱颖华.对广播媒体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12.

[3]王菡.略论广播媒体与微博的融合——以福建交通广播为例[J].东南传播, 2011(4).

[4]李艳.新媒体环境下军事广播生存发展的思考——以中国之声《晚高峰观军情》节目为例[J].中国广播,2010(5).

(作者单位:河南沈丘县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网民广播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