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她”体验到我的真心!
——“IT生存法则”之下一代运维

2015-12-03 02:18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5年5期
关键词:老田运维经验

“老田,最近客户反映怎么老是访问不了公司的业务门户?你知道怎么回事吗?”

“老田,最近你们部门的人员是不是在调整呀,响应越来越不及时,好几次都不知道找谁解决?”“老田,你上次承诺给我们布署的业务服务器搞好了吗?都快半个月了,也不言语一声!”

……

“老田,快报你们IT部门的预算,今年资金可有点紧哦!老板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过,理由一定要充分才能争取到的啊!”

高洪福,43岁,清华大学研究生,具有二十多年甲、乙方企业信息建设、管理与服务跨界实践,擅长IT治理、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其倡导的金阳光ICT服务、嵌入式服务模式、主动式服务产品、基于客户感知的服务理念使之成为影响国内IT服务实践发展进程的重要推手。

个人邮件:gaohfd@126.com

原来,随着集团业务的扩展,越来越重视信息化与业务的协同,过去正常运转了多年的保障模式开始遇到瓶颈了。如果任其自然发展下去,严重影响自己带领的团队的声誉,要知道自己可是把服务好业务部门做为像服务好老婆一样看待啊,这不是找老板骂的节奏吗?弄不好,这次预算审核会就是个坎!下一步,该何去何从,还真是费思量!在帮老田出主意之前,让我们与老田一起分析一下现在的保障模式是怎样的?怎么就遇到瓶颈了?

一句话,传统的保障模式就是经验管理模式,即依靠一些资格较老的运维人员,凭经验和责任心,担岗救火队员,哪里有事,出现在哪里,老田自己不就是这么走过来,并建功立业的吗?

可是,这在业务规模小、系统少、业务应用不普及的时候,还可以应付过来,可一旦IT系统规模化上线,系统越来越多,业务应用越来越普及,能够很好地应对所有问题的“大拿”式老资格运维人员明显不够,不得不把保障工作进行细化、分工,这时一旦管理不善,就会出现脱节现象,经常会出现忙的忙死、闲的闲死,人员使用效率也不高,还互相推诿,现在全靠自己和几个骨干凭经验调配。这不,老田每天电话就没有闲过,不是安排个人帮安个系统,就是派个人处理下故障,再不就是受理投诉某个工程师不专业要求换人。

清楚了老田的困境原因,解决方案也就有了,那就是尽快实施IT的ERP计划,即IT服务管理(注:简称ITSM)。可怎么开始呢?

首先,要转变保障模式,其目的是变个人经验处理式为集体协同工作式。这个过程的主要工作是充分讨论、形成共识,使大家都认识到再这么下去会走进死胡同,要自救就要转变,与此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掀起学习ITSM知识的热潮,鼓励考取相关证书,为实施ITSM打好群众基础。其次,要梳理保障流程,其目的是通过一个个的流程和岗位描述,形成最初的SLA保障基线。这个过程的主要工作是根据ITIL的相关知识,从每一个保障工作开始,一个个进行梳理,并对各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重新描述,形成流程汇总1.0版,同步,要对各种基础信息进行编码,为上系统做好数据准备,鼓励内部出现数据采集与维护专家。再者,要选取合适的ITSM软件系统,其目的是固化成果,并可持续改进。这个过程的主要工作是软件选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匹配度高的方案,可采取参观、试用的方式,从功能、性能、可扩展性、性价比等方面综合评定,这当中最重要的功能是选择有可定义工作流的方案,避免业务流程的变更需二次编程,鼓励内部出现该类管理软件应用专家。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整个实施过程可以借助外援,但外援只能是顾问,而不能成为主体,因为这个保障体系是要持续优化、完善的,而这个工作只能由自己人承担,这才能真正做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客户是需要关怀的人!

我就不信,我们干不好!老田的心气又给挑起来了。

下期预告:如何让我心甘情愿地“买拐”?

猜你喜欢
老田运维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咔嚓!老田就爱高丽丽》
风电运维困局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特殊准妈妈生产时的守护神
开镰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