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①

2015-12-04 13:05唐超李先雄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8期
关键词:踝关节竞技素质

唐超 李先雄(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①

唐超李先雄*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 要:随着健美操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其中的竞技健美操对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要求非常严格,长时间的训练导致运动员出现伤病的概率也逐步升高,轻者影响运动员的学习和生活,重者甚至影响一生。面对运动损伤在竞技健美操项目中的突出性,运动损伤的预防就显得至关重要。该文主要从健美操运动员损伤的原因,损伤的部位及其损伤的特点结合运动生理学及时有效提出处理办法和预防措施,从而减少运动损伤在健美操项目当中的发生,避免运动损伤对运动员造成影响。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生理学预防

①基金项目:资助项目: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资助课题(编号:1697SS12090);2012年湖南师范大学资助课题(编号:20126520);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适能与运动康复湖南省重点试验项目资助。

随着健美操在我国的发展与普及,健美操项目已经成为社会上一项流行运动项目,高校里健美操成为大部分女生的选修课,体育院校里学生参加各类健美操方向的比赛,在社会新的升学重压之下,社会上出现一批通过健美操考试而升学的人。然而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也日益增高。运动损伤对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同时对学生的心理也会留下一定程度的阴影,学生承受着生理和心理双层痛苦。但是学生为了应对考试仍然坚持训练,如此不仅对学生心理造成更大的压力,而且还会影响损伤的康复。因此正确处理运动损伤以及提出可行的预防损伤的措施是健美操运动员必须思考注意的问题,及时的避免损伤给自身带来的痛苦和影响。

1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征及分析

1.1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伤病率

伤病率,是指某阶段固定人数中出现运动损伤所占的比例。在竞技健美操项目当中,运动员伤病率相对较高,竞技健美操项目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十分全面,而且竞技健美操的运动技术十分复杂,面对高难度、严要求的动作时,初学者损伤概率较高。但是竞技健美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运动员达到一定的技术等级时,他所经历的损伤的次数显然是最多。有调查数据显示,参加艺考学业水平考试、高考等竞技健美操考试的学生,由于处于初级阶段,训练时间短,他们的损伤次数主要是1次~3次左右;对于部分高校的代表队的运动员,他们训练的时间年限相对较长,练习的动作难度较高,他们的损伤次数主要为2次~5次左右;对于运动等级达到健将级水平时,他们所经历的损伤次数主要是5次~6次左右,训练时间较长,累加损伤致使他们的“战绩”最为卓著。可见健美操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已经习以为常了,时时刻刻都要经受损伤的影响,且随着水平的提高,技术的发展,损伤似乎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

1.2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常见的损伤部位及其类型分析

作为一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经受日常训练以及访问部分教练结合自己的生理学知识后,大致知道竞技健美操运动易损伤部位共计8个,分别是肩部、肘关节、手腕、腰部、大腿、膝盖、小腿和脚踝。腕关节是运动损伤最易发的部位,与竞技健美操项目特点有关,竞技健美操成套中要求有静力性支撑难度、动力性俯撑难度,这些动作对腕部造成很大的冲击,稍有不慎就会有损伤事故发生;其次是踝关节,竞技健美操主要的技术是踝关节的弹动,踝关节支撑了整个人的重量还要完成各类动作,踝关节的力量不足,不能支撑自身的重量往往容易导致踝关节损伤;竞技健美操,音乐节奏快,动作速度也要求很高,各种快速跑跳、跳起成俯撑、支持转体、空翻、手翻等动作要求高,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损伤。关节劳损、扭伤和肌肉拉伤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种主要的类型,大多数的类型是闭合性损伤,且以慢性损伤为主。

1.3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程度分析

运动损伤的程度可分为轻伤、中伤、重伤。受伤后能够进行训练的称为“轻伤”;受伤后需要停止训练或者避开患部训练的称为“中伤”;需停止训练住院治疗的称为“重伤”。竞技健美操项目当中主要以轻中程度损伤为主,主要有腕关节疼痛和踝关节扭伤。健美操运动员腕关节疼痛,是因手腕承受的冲击力过大而造成的,这一部分的损伤主要集中发生在初级阶段练习俯撑难度时,没有力量素质的支撑或者技术不正确。然而踝关节扭伤则是个持续性的过程,竞技健美操主要是用脚发力做动作,但是扭伤根据程度也有带伤继续训练和肿大停止训练的,踝关节的扭伤跟运动员的踝关节的力量与柔韧相关。

1.4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的时间及分析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呈现一定的阶段性和地域性。气温较低的季节是运动损伤的高发阶段,气温高的时候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较低,运动损伤的发生跟季节气候有很大关系。每年10月份到次年3月份,对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这个时间段是最为寒冷的,这个阶段运动损伤发生的高峰期。生理学明确指出:气温较低,人体的毛细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各器官的机能运转缓慢,肌肉的弹性大幅度下降。在气温较高的7月份~9月份,运动损伤发生概率最低,主要是因为这个时间段气温高,人体机能积极运转,肌肉的弹性及肌肉的耐力明显增强;从训练阶段的角度分析,竞技健美操训练计划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有比赛任务的训练计划,主要分为训练周、比赛周、恢复周。其中训练周出现运动损伤的次数是最高的,针对比赛储备体能发展难度动作都是在这一阶段完成,在创新动作时或者身体疲劳时就会容易出现损伤。恢复周是损伤最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完成成套的优化和体能恢复,不会再进行大强度的训练和高难度没有把握的练习,基本上处于一个养精蓄锐的阶段。第二种是没有比赛时进行的技能体能训练,主要分为素质训练、技术训练、综合训练。其中技术训练出现运动损伤的频率较高,在这个阶段主要练习难度动作,过渡链接动作,而其中的C组难度最容易出现损伤,因为它的动作基本动力性多种,加上转体,身体不易控制。素质练习和综合练习出现运动损伤的次数相对来说较少,这一部分的训练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强度比较大,出现运动损伤是由于疲劳所致。

2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分析

2.1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点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与该项目的特点有着很大的联系。从生理学的角度研究表明,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比赛时主要由糖酵解供能,属于无氧供能为主的混合代谢项目。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定成套动作的完成时间为l min30 s士5 s,期间需完成十个难度动作、不同的操化动作、过渡连接动作以及托举配合动作。然而2013年版竞技健美操新规则中出现了许多高难度动作,不断冲击人类的极限,同时侧手翻、前手翻、后手翻、软翻以及空翻等动作也已被允许在比赛中使用,为了在世界健美操的范围内争取一席之地,各国的运动员必将卧薪尝胆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开发新难度。由于新难度动作缺乏技术的指导,新一轮的尝试中必将引发大量的运动损伤。

2.2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损伤的致伤因素

2.2.1运动员身体素质差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身体素质包括力量、柔韧、协调性和速度等,素质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在比赛当中,健美操运动员必须具备准确、熟练、协调地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能力。首先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必须具备柔韧素质,这是一个硬性条件,也是完成成套动作的基础,根据规则,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必须出现踢腿和D组柔韧性难度动作,同时对柔韧的开度做了明确的规定;其次是力量素质,力量素质是部分省市考试中的素质考试内容,当然在更高水平的竞技健美操的比赛中,A、B组难度的静力性支撑难度和动力性旋转难度,都必须依靠力量来完成。身体素质不够,在练习柔韧难度时会将韧带拉伤,在练习俯撑类难度时将手臂砸伤,这些伤病在竞技健美操当中时常会发生。在成套比赛时,当跳及后半套动作,体能下降就会身体失去控制同时动作的质量也会随之下降,在身体失去控制之时往往容易出现受伤的状况。

2.2.2准备活动不充分

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事故的主要因素,大部分的运动损伤事故是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准备活动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不仅可以调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唤醒内脏器官、增强红细胞活性、降低肌肉的粘滞性,还可以增强肌肉弹性和伸展性,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任何运动项目,适宜的准备活动可以调整机体的生理状态适应大强度的训练或比赛,这是预防运动损伤发生的基本手段。另外,准备活动的内容与健美操专项运动不相符合,或者准备活动的过量等,也会造成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

2.2.3运动员心理因素的影响

有过运动损伤经历的运动员在心理上都会产生很深的心理阴影,面对受损伤的动作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运动员心理素质差,在训练和比赛中就会过度紧张、担心、怀疑、焦虑,太注重比赛结果及比赛之外的事情,从而使身体的机能不能充分发挥,如此不但不能很好的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甚至出现伤害事故。

2.2.4运动疲劳致使运动损伤

竞技健美操全面的素质要求,在进行素质练习时,反复高强度的刺激某一部位是健美操项目素质练习的特点,也是在进行综合练习时,不仅需要练习高强度的素质同时还需要练习技术技能,在大量素质练习之后,运动员的身体之技能处于一个疲劳的状态,在身体意识不强烈的情况下进行技术技能的练习往往导致事故的发生。而且竞技健美操的训练是持续不断的周期性训练,极易造成疲劳现象。对于成套动作来说:竞技健美操规则规定成套动作必须是操化动作结合柔韧性、力量性、跳跃性难度动作高质量连续不断的完成。在持续高强度运动状态下必然会产生疲劳的现象,从而就出现损伤的隐患。

2.2.5技术的不规范导致运动损伤

正确的动作技术和身体姿态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基本前提,任何违背人体解剖结构和运动力学基本原理的运动技术都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竞技健美操规则也规定在完成难度动作、复杂的健美操步伐、动作组合及过渡时,除了保持正确身体姿态外,技术的规范是练习难度动作的强有保证,也是为了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因此,在健美操的教学和训练中,教练员一定要狠抓学生动作技术的规范性,要求学生初学健美操就意识到正确动作技术的重要性,身体直立时保持身体自然的生理曲线,尤其对膝关节和脊柱的姿态应特别注意,一旦技术动作失范,不但容易造成身体的损伤,而且容易导致难度动作的失败。

3 结语

(1)从生理学的角度上合理打造全面的体能,为运动员完成成套动作和训练提供坚实的基础,也是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创造条件。

(2)重视准备活动,合理科学的安排准备活动内容,提高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动肌肉的活力,让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达到高强度运动的工作状态。

(3)合理安排训练,注重训练内容的安排,避免训练的重复,引起运动员局部肌肉疲劳,防止过度训练引起运动员身体机能的下降。

(4)保证充分恢复和肌肉拉伸放松,防止肌肉拉伤并保持肌肉弹性,避免造成运动技术的僵硬和变形。

(5)强化心理训练,训练循序渐进,强化技术动作的稳定,克服对新动作的恐惧,形成系统的动作发力方式。

(6)增加营养补充,健美操训练能量消耗大,基本供能物质糖的供应不足时,会增加蛋白质、脂肪的分解,其中蛋白质的分解会严重影响肌肉质量,进而导致软组织损伤。

(7)合理使用保护器具,如运动性绷带、护膝以及训练时使用海绵包,减少对身体冲击。

(8)加强运动员生理学方面、体能康复以及运动损伤预防的知识,形成强烈的自我保护意思。

参考文献

[1]郭建鹏,冯瑞.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健美操专修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运动人体科学],2012 (2):78-80.

[2]赵斌.运动损伤与预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周洪涛.对我国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496-498.

[4]项前.我国北方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6(2):142-144.

[5]胡玉洲.运动损伤预防和足部损伤处理方法[J].少年体育训练,2007(4):51.

[6]幻高晓嶙.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N].中国体育报,2007.

[8]孙彩红.大学生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J].科技信息,2012 (31):283.

通讯作者:李先雄(1975,10—),男,湖南湘潭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体操、健美操教学理论与方法,体育人文社会学。

作者简介:唐超(1991,7—),男,湖南永州人,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图分类号:G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6(c)-0015-02

猜你喜欢
踝关节竞技素质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素质太差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