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工业疾进四川县域阔步新型工业路

2015-12-05 10:51车文斌
当代县域经济 2015年4期
关键词:强县县域四川

本刊记者 车文斌

县域工业疾进四川县域阔步新型工业路

本刊记者 车文斌

到2017年,力争一半以上的县工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30个以上的县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全省培育2个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3个超过1000亿元的工业强县(市)。

时光的音符在岁月的琴键上跳进2015年时,冬寒正盛,四川县域经济的脉动也即将进入新的一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一个又一个的关键词敲进新一轮的发展篇章。

四川省“两会”上,全省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已经确定,7.5%左右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显示,“稳增长”三个字分量格外重,显示其仍是经济发展中的重心。

四川“三大发展战略”中,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赋予县域担当基石作用,县域,成为强川的重要极点,县域强,四川强。

工业强县,工业富县,简简单单的字眼,却昭示着非同一般的内涵,不经意间就被2015年的四川决策赋予了深厚的意义,四川县域新型工业发展之路将再次提速——

省“两会”上,“强化创新支撑引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摆在重要位置,“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将继续深入推进,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七大优势产业和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随后,2月13日,四川省政府发布“大力推进工业强县富县建设夯实底部基础的意见”,以工业支撑县域发展的急迫通过一些数字显示出来:到2017年,力争一半以上的县工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30个以上的县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全省培育2个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3个超过1000亿元的工业强县(市)。

与此相印证的是,2月28日,春节刚刚过去,全省工业工作推进会议就迫不急待地召开,四川省长魏宏斩钉截铁地在会上表示:“现阶段工业经济尤其影响发展全局,必须始终放在第一位。”

四川开年一系列重大措施表明,四川县域将进入扩量提质、转型增效、加速发展、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其工业化进程,也将迈进更高水平和层次。

——题记

Part 1工业承载发展之重

“无工不富”,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工业,从来都是沉甸甸的字眼。一方面,它是高效、高速、潮流、核心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它又与污染相伴而生。

近300年的世界工业发展史告诉人们:谁抓住了工业,谁就赢得世界。

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发明蒸汽机,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最终确立在世界的强势地位,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通信网络建设成果

四川维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线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气化为标志,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推动世界经济迅猛发展。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工业,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忽视这个引擎,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将动力衰减,活力衰退。

这一点在太原市得到生动体现。2014年,太原市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0.8%,前半年下降5.4%,前三季度下降0.4%。

因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太原日报》一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太原工业经济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前,太原是全国排名前几位的重工业城市。2007年,太原工业稳坐全省“头把交椅”,接近全省四分之一。

可是,后来,太原发展模式出现了动摇,新世纪之初编修的太原市总体规划中,太原放弃了工业。此后,太原工业投资急速下滑,如今,太原工业低迷、经济低迷。几年前与其不相上下的合肥、长沙,2013年的GDP竟分别相当于两三个太原,其经济也被省内的吕梁、长治、临汾超越,失去“老大”地位。 从经济高增长到大幅下滑,太原的发展,生动地体现出工业与社会经济强烈的正相关关系。

Part 2工业激活县域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四川县域工业取得巨大进步,但发展层次仍然不高,2013年,135个县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8.6:53.1:28.3,第一产业比重比四川省平均水平高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四川省平均水平低7个百分点,78个县市工业化率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

工业强,县域则强;工业强,商业等服务业才能打下坚实的发展根基。审时度势,时不我待,政府“有形之手”精准发力,四川发展史上,县域工业提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忙碌的生产车间

“四川工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必须形成共识:现阶段工业经济尤其影响我省发展全局,必须始终放在第一位。”在全省工业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魏宏强调说。为督查了解全省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工作重大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四川省委、省政府将派出11个督查调研组赴19个市州和部分国企,显示出四川发展工业经济强大的决心与坚实的信心。

工业强县、产业兴县、创新驱动,这是省政府提出的发展县域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因而,省政府要求,县域要“强化园区载体,培育企业主体,优选主导产业,做大工业规模,做强工业实力,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县域产业支撑”。

工业对县域经济巨大的促进作用在荣县有很好的展示。

“变化太大了,没想到家乡的企业发展得这么快。”春节期间,自广东清远市返乡务工的荣县双石镇居民王勇刚告诉《当代县域经济》记者。此前两个月,他回乡进入川瑞锅炉公司务工,月收入一点不比在广东少。家乡工业的飞速发展,串起新型城镇化,激起了他更多的希望,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如今的荣县已令人耳目一新,工业园区内,机器轰鸣,双燕机械厂、新星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落地生根,金铂利陶瓷生产线等项目投用投产,旭阳药业现代中药产业园加快推进,巴尔农牧研发基地顺利开工,小井沟水利工程大坝填筑至设计高程……

2010年,荣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围绕资源办工业、围绕农业办工业”,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出台《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和《鼓励城镇企业入驻工业园区试行办法》,鼓励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当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2014年,工业经济逆势增长,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达183亿元,双丰机械等3户企业被认定为2014年国家高新企业,瑞安机械被认定为四川省第七批创新型企业,旭阳药业技术中心被确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工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增强了第三产业活力,2014年,荣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4.5亿元,同比增长8.5%。同时,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7.4%。工业,已然成为县域的发展核心动力,荣县正阔步迈向中等城市。

Part 3扩权与强责

进一步激活县域经济,是四川省推进“三大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放权是为搞活,更是进一步强化了县域在“多点多极支撑”战略中的责任与担当。

在出台一系列强化县域发展重任的基础上,2015年2月15日,四川省政府下发文件,在2007年已经赋予扩权试点县部分市级管理权限的情况下,进一步下放40项市级管理权限。此前,全省扩权强县(市)试点县(市)的数量先后两次增加,目前总数已经达到78个。

此次放权涉及40项,其中,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事业管理权限分别为20项。社会事业管理权限涉及公共安全管理、优抚安置和社会福利事业管理、医疗卫生服务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等8个方面。“这是一个重大转变。”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刘福敏说。刘福敏认为,扩权的目标是强县和强能,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应该“确权”,逐步弱化政府对企业微观经营和投资活动的直接控制,并明确县级政府应该具备的权限,特别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县级政府和市级政府这两对关系。

企业外景

此次扩权,既意味着县级政府的权力更大了,也意味着县域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将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县级政府的权力更大了,责任和压力也更大了。”省政府参事、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叶子荣接受《当代县域经济》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两化”互动发展的担子已更多地落到了县这一级,在县域经济这一块,县级政府应发挥更大作用。

《当代县域经济》记者注意到,下放的20项经济管理权限中,大部分涉及工业企业,如企业所得税管理,环评审批,拍卖企业初审,加工贸易审批等,这将对县域工业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Part 4标杆引路

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7年,力争有40个县GDP过300亿。目标宏大,任务艰巨。为做强县域工业、做大县域经济,探索县域工业发展路径,2014年底,四川推出首批14个工业强县富县。

双流是6个平原“工业强县”示范县的代表。双流县以磅礴之气势,成为四川县域经济的领跑者,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跃升至第9位,连续5年荣获“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2014县域经济发展报告》中位列“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14位,综合经济实力居蜀中之冠。

《当代县域经济》记者注意到,双流飞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长期重视工业的引擎作用,工业是双流经济的核心,而民营经济则是其重中之重。

双流县将以物联网为方向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核心产业大力发展,全县规划新兴电子信息产业用地22.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笔电、元器件、新型显示器等领域。目前,规划面积18.8平方公里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已形成了以仁宝、纬创两大龙头企业为引领的计算机整机制造集群;以嘉石科技等为代表的芯片及传感器研发制造集群;以中国移动IDC、中国联通IDC等为代表的云计算服务中心;以新易盛、金亚科技等为代表的通信传输设备产业等,为双流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2013年,双流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95.61亿元。

而远离四川省副中心成都的大竹县,因为重视工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大竹县虽地处在资源禀赋较弱的丘陵地区,但它已发展为四川“工业强县”的典型。

近年来,大竹县实施“工业强县”核心战略,抓住沿海产业转移和川渝经济合作契机,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把工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打造园区工业平台。目前,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110户。目前,大竹工业园区和石河、庙坝、月华三大特色产业园建设正加快推进,新入驻项目11个、竣工投产9个,累计投产达72个。2014年,大竹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60.78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157亿元,新增超十亿元企业1户、超亿元企业23户、“小升规”企业15户。

当前,四川工业仍面临一些困难,如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等,在四川经济社会新常态下,发展已经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四川县域工业正蕴含着转机,充满新的机遇。

只有抓住发展的最佳机遇,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集中精力抓发展稳增长,大力发展页岩气等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等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下大力气抓工业稳增长,下深水解决企业困难,下决心抓工业转型升级,下功夫抓新增长点,努力完善工业推进机制,四川县域工业就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强县县域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四川移动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中国十大经济强县:江苏占一半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中国最具竞争力特色经济强县
8地打造绿色生态型服务业强县
“省直管县”相关概念辨析
县域经济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