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杀菌剂田间防治红菜苔根肿病的效果

2015-12-05 02:57任佐华刘二明
作物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甲霜根肿病嘧菌

宋 琼,任佐华,周 瑚,刘二明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虫害生物学与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8)

根肿病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十字花科作物土传病害,1878年俄国学者Woronin首次发现由芸薹根肿菌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1]引起。植物在受到根肿病菌侵害后,根部逐渐肿大,形成形状和大小不一的肿瘤[2],严重时可造成根部腐烂[3]。根肿病菌以休眠孢子形式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存活越冬,抗逆性强,可存活并保持侵染力10年以上[4]。湖南是根肿病常发区,蔬菜产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虽然对根肿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5,6],但根肿病菌生存能力极强,且是专性寄生菌,无法在培养基上进行研究,目前仍未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为了进一步探索防治蔬菜根肿病的有效措施,笔者根据近几年的研究进展,选择了8种杀菌剂进行小面积田间试验,以期筛选出安全、高效的杀菌剂,为有效防控湖南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感病品种为当地自繁红菜苔品种,由益阳市桃江县植保站提供。

选取历年筛选出的抗病效果较好的8种杀菌剂作为供试药剂:81%甲霜·百菌清WP、75%异菌·多·锰锌WP、50%波尔·霜脲氰WP、50%烯酰吗啉WP、22%嘧菌·戊唑醇SC、85%波尔·甲霜灵WP、69%烯酰·锰锌 WP、75%百菌清 WP,由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提供。

1.2 方法

试验在湖南益阳市桃江县桃花江镇长湖塘村进行。试验地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土壤为酸性。常年种植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发生严重。田间耕作、害虫防治及肥水管理等与当地种植习惯一致,未施用其他杀菌剂。

播种前,清除试验田块及田埂病残体和杂草。蔬菜种子用15%恶霉灵600倍液浸种30 min,洗净后再播种。

试验共设9个处理,处理1~处理8为8种杀菌剂处理,处理9为清水对照。试验期划分为苗期和成株期。苗期每个处理面积1 m2,3次重复,共27 m2,播种30 d后移栽至大田。成株期每个处理面积为8 m2,设3个重复,共216 m2。施药区域均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分别在播种时、移栽前5 d、移栽时和移栽后10 d施药,共4次,选择晴朗无雨天施药。药剂处理方法见表1。

表1 供试药剂及处理

1.3 调查项目和安全性评价方法

分别于播种后30 d(即移栽时)和60 d进行病情调查。每小区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30株。病情分级按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组制定的标准。0级:根部无肿瘤;1级:侧根有小肿瘤;3级:主根肿大,其直径小于2倍茎基部;5级:主根肿大,其直径是茎基部的2~3倍;7级:主根肿大,其直径是茎基部的3~4倍;9级:主根肿大,其直径是茎基部的4倍以上或肿大的根部出现变黑。

发病率=(病株数/调查株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发病株数×级数)×100/(调查总株数×最高病情级数)。

病情指数 <10为抗病,病情指数≥10为感病[7]。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 ×100%[8]。

采用DPS邓肯氏新复极差法对防治效果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根据药害分级方法[9],记录每小区的药害情况:-为无药害;+为轻度药害,不影响正常生长;++为明显药害,可复原,不会造成减产;+++为高度药害,影响正常生长,对产量和品质都造成一定损失;++++为药害严重,生长受阻,产量和质量损失严重。

2 结果及分析

2.1 供试药剂对红菜苔的安全性

播种施药后30 d,22%嘧菌·戊唑醇SC处理,红菜苔出苗率低,幼苗生长缓慢,有明显药害,其药害等级为++++,即药害严重;其余各处理小区,红菜苔菜苗生长正常,叶色、株高等均无异常。

移栽后30 d,22%嘧菌·戊唑醇SC处理,红菜苔植株矮化,叶色变深,出现药害,其药害等级为+++,即高度药害;其余各处理红菜苔生长正常,叶色、株高等均无异常。

结果表明,22%嘧菌·戊唑醇SC对红菜苔有药害,安全性低,其余各药剂对红菜苔无明显药害,安全性较好。

2.2 供试药剂对红菜苔根肿病的苗期防效

杀菌剂对苗期红菜苔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表明:有5种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分别为81%甲霜·百菌清WP、75%异菌·多·锰锌WP、22%嘧菌·戊唑醇SC、69%烯酰·锰锌WP、75%百菌清WP(对照药),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 0.78、0、0.83、0.85、0;有2种药剂的防治效果为85% ~90%,分别为50%波尔·霜脲氰WP、85%波尔·甲霜灵WP,其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3.70、3.01;50%烯酰吗啉WP的防治效果低于85%(表2)。22%嘧菌·戊唑醇SC防治效果虽然较好,但药害严重。综合以上结果,81%甲霜·百菌清WP、75%异菌·多·锰锌WP、69%烯酰·锰锌WP对苗期红菜苔根肿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于苗期防控根肿病。

表2 不同杀菌剂对苗期红菜苔根肿病的防效

2.3 供试药剂对红菜苔根肿病的成株期防效

杀菌剂对成株期红菜苔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表明:有6种杀菌剂的防效在90%以上,分别为81%甲霜·百菌清WP、75%异菌·多·锰锌WP、22%嘧菌·戊唑醇SC、85%波尔·甲霜灵WP、69%烯酰·锰锌WP、75%百菌清WP(对照药);有2种药剂的防效低于90%,为50%波尔·霜脲氰WP和50%烯酰吗啉WP(表3)。22%嘧菌·戊唑醇SC虽然防效较好,但药害严重。以上结果表明,81%甲霜·百菌清WP、75%异菌·多·锰锌WP、85%波尔·甲霜灵WP、69%烯酰·锰锌WP对成株期红菜苔根肿病有良好防效。

表3 不同药剂对成株期红菜苔根肿病的防效

综合考虑8种杀菌剂对苗期和成株期红菜苔根肿病的防效,81%甲霜·百菌清WP、75%异菌·多·锰锌WP、69%烯酰·锰锌WP的防效最为突出,可在大面积试验推广的基础上,用于苗期和成株期根肿病的防治。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81%甲霜·百菌清WP、75%异菌·多·锰锌WP、22%嘧菌·戊唑醇SC、69%烯酰·锰锌WP、75%百菌清WP(对照药)5种药剂对苗期红菜苔根肿病的防效达到90%以上;81%甲霜·百菌清WP、75%异菌·多·锰锌WP、22%嘧菌·戊唑醇SC、85%波尔·甲霜灵WP、69%烯酰·锰锌WP、75%百菌清WP(对照药)6种药剂对成株期红菜苔根肿病的防效高于90%。22%嘧菌·戊唑醇SC虽然防治效果较好,但药害严重。因此,综合考虑苗期和成株期的表现及其安全性,81%甲霜·百菌清WP、75%异菌·多·锰锌WP、69%烯酰·锰锌WP 3种药剂防效突出而稳定,可用于田间红菜苔根肿病的预防和控制。

田间试验时提前清除田块及田埂上的病残体和杂草,并用15%恶霉灵浸种30 min后再播种,这些措施对红菜苔根肿病的防治有积极作用。

根肿病属于典型的土传病害,杀菌剂只能起到控制病害的作用,难以根治。建议在生产上采取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提高土壤pH值、增强土壤肥力、加强田间管理、增施药剂防治即“轮、种、土、肥、管、防”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提高对根肿病的防控效果[10~12]。

[1]Woronin MS.Plasmodiophora brassicae,urheberder kohlpflanzen - hemie[J].Jahrb Wiss Bot,1878,11:548 -574.

[2]肖崇刚,郭向华,韩海波,等.涪陵榨菜根肿病病菌鉴定及主要特性[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6):539-541.

[3]Devos S,Vissenberg K,Verbelen JP,et al.Infection of Chinese cabbage by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leads to a stimulation of plant growth:Impacts on cell wall metabolism and hormone balance[J].New Phytologist,2005,166:241 -250.

[4]Wang FZ,Liu YP,Zhang M,et al.Development of physiological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istant genetics during clubroot disease in crucifer crops [J].Chinese Journal of Oil Crop Sciences,2012,34(2):215 - 224.

[5]陶伟林,樊国昌,周 娜,等.高山甘蓝根肿病田间防效试验初报[J].南方农业,2011(7):12-14.

[6]余山红,王会福,张顺昌.枯草芽孢杆菌防治西兰花根肿病药效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2(7):1008-1009.

[7]杨玉珠,张晓兰,杨卫国.等.油菜抗根肿病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6):278-282.

[8]尚 慧,杨佩文,董丽英,等.大白菜根肿病化学防治技术[J]. 植物保护,2009,35(6):157-159.

[9]Niwa R,Kumei T,Nomura Y,et al.Increase in soil pH due to Ca-rich organic matter application causes suppression of the clubroot disease of crucifers[J].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07,39(3):778 -785.

[10]沈向群.科学防治大白菜根肿病[J].新农业,2003(5):4.

[11]李东玮,罗钰林,赵志国,等.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综合防治技术[J].西北园艺,2010(11):45-46.

[12]宋小慧,赵利民,陈红红,等.8种药剂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田间药效试验比较[J].长江蔬菜,2014(16):63-65.

猜你喜欢
甲霜根肿病嘧菌
手性农药甲霜灵在土壤微生物中降解的研究*
蔬菜连茬种植谨防根肿病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对比试验
云南省马铃薯春作区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测定
油菜苗期根肿病防控技术
雷帕霉素联合甲霜·噁霉灵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抑制效应
25%呋虫胺·嘧菌酯·种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效果初报
云南临沧积极引进抗根肿病油菜品种
不同药剂配方种子包衣对玉米出苗安全性及玉米丝黑穗病和蚜虫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