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筑幸福社区——遵义市汇川区添阳社区创新社区管理服务

2015-12-06 06:26郑江南
当代贵州 2015年21期
关键词:门禁系统遵义市队伍

文丨特约记者 郑江南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洗马路街道下辖的添阳社区,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五好基层党组织,这里有多个中高档社区,同时也是遵义市两城区最大廉租房小区的所在地。添阳社区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通过不断探索,以“五好”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为引领,以“四民社区”建设为主线,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全面开展“网格化”服务模式,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居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社区管理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组建志愿者队伍服务居民生活

添阳社区是一个拥有7000多户居民的大社区,其中有遵义市中心城区首批廉租房住户394户,人员组成呈“四多三难”的格局:低保户、独居老人、残疾人、重点人口多;就业、生活、就医困难人群多。“如果不管好,这里会成为真正的‘贫困聚积地’。”添阳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家碧深有感触。

为了做好社区社会事务管理工作,社区曾引入市场化的物业公司对小区进行管理,但居民不愿出物管费,认为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物业公司则认为居民“吹毛求疵”,经营难以为继。

“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意见集中在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安全保障等方面。”社区工作人员说,通过不断总结教训、学习先进经验,添阳社区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成立专门服务社区居民生活的志愿者队伍。

围绕这一想法,社区干部充分了解辖区内人员情况,将辖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等“五老人员”和一些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员,组成多支志愿者队伍帮助困难居民。短短三四年,添阳社区成立了8支共285人的志愿者队伍,从卫生、治安、教育、园林、歌舞、医疗、维权等方面为居民生活提供帮助。

借助科技提升群众满意度

用活志愿者队伍引导居民自治

“你好,王婆婆,请问有什么需要?您的要求我记好了,我们的工作人员马上就来。”接到居民打来的“微笑添阳”社区服务热线后,一名志愿者立刻坐着社区的便民服务车赶到王秀英老人家中进行服务。目前,添阳社区常住和流动人口共12800余人,其中至少有400户人口享受到了志愿者服务。除了提供各类生活服务,志愿者服务队还扮演着生活困难居民的“就业帮手”。

“以前我家一般都是一个月没过完,低保就用完了,一个星期就剩两块钱生活费。要不是他们帮忙,我还真不晓得怎么办?”由于小时候不慎摔倒,致下肢终身残疾,张大姐长年卧床不起。前不久,社区组织专人到她家开展了针对残疾人就业的培训课,在社区干部们的帮助下,她将自家位于一楼,临着居民小院那间不足5平米的卧室变成了便利店,现在,她不用下床就能“做生意”,每月增加至少500元的收入。

“过去,社区管理大多依靠政府投入。如今,应该引导居民自治增强社区管理的‘造血’能力。”杨家碧告诉记者,通过志愿者队伍建设居民间的联系加强了,小区关系融洽了,社区文化精神生活也丰富了。

“我忘记带门禁卡了,麻烦你们帮我开门。”忘记带门禁卡的甘功业站在自家楼下,通过智慧门禁系统上的社区服务按钮与社区网格管理人员进行视频通话,在工作人员确认其系该楼住户后,甘功业顺利回家。

2014年9月,添阳社区被确定为遵义市创新社会治理综合试点社区,由遵义市朗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遵义市公安局科信委自主研发的智慧门禁系统,也于2014年11月底完成整体建设并投入运行。

该门禁系统按照“以房管人、人房关联”的原则,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人、房、卡”进行关联,构建了一个天上有“云”、格中有“人”、门前有“网”的创新社会治理信息化管理体系。

“谢爷爷两天没出门了,我得马上去看看是怎么回事。”清晨,在社区网格管理值班室内,智慧门禁管理人员鄢宏宇发现90岁的独居老人谢永章连续两天未出门活动,为以防万一,他迅速赶到老人家中,发现未有异常后才松了一口气。

除了进出门,该智慧门禁系统还具有监控居民身体情况、缴纳生活费用、查询居民社会保险、报警等多个便民功能,实现了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共享,形成了资源整合、效率提升、服务优质、管理优化、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张杨)

猜你喜欢
门禁系统遵义市队伍
基于多种生物特征识别的RFID门禁系统设计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第九小学四(4)龙思泉中队
基于门禁系统在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的实践分析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基于单片机的安全门禁系统研究设计
雅安市关工委到遵义市考察学习
大雁的飞行队伍
门禁系统专利技术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还剩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