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患者胃肠营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5-12-06 07:44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科519000
辽宁医学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胃管营养液反流

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科(519000)曾 帆

机械通气是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机械通气后尽早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的顺利进行[1]。有研究指出,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操作较简单,费用较低,并发症较少,且有较好的耐受性,能够有效预防机械通气患者治疗后发生细菌易位和胃肠道黏膜萎缩等并发症[2]。因此,本文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胃肠营养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因各种原因收入ICU需行机械通气的患者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17~89岁。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能全力鼻饲;实验组给予能全力的同时,加用米汤、牛奶、肉汤等混合食物。

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2)已签署知情书并自愿参加本项研究者。

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合并胃肠功能障碍者。3)合并胃肠道基础疾病患者。4)合并多种急慢性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患者。5)严重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留置硅胶鼻胃管,进行机械通气时应当先释放气管导管气囊内的气体后才能插入胃管,插入胃管时动作应当快速且准确,避免气囊漏气使呼吸机通气不足。使用听诊法或者胸部X线确定好鼻胃管头端的位置后,通过鼻胃管给予患者肠内营养[3]。以输液泵缓慢均匀输入。对照组给予能全力输注,第1日总量500mL,如患者能耐受第2日增加至1000mL。实验组能全力供给情况同对照组,另按正常进餐时间每日3次给予温开水、米汤、牛奶(患者家属提供)等,每次200 mL,共600mL[4]。

1.3 观察指标 连续观察1周内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呕吐、反流、腹泻的情况。1)呕吐:鼻饲期间营养液经过贲门、食管,由口鼻腔溢出。2)反流:开放鼻胃管后有营养液经过鼻胃管外溢。3)腹泻:管饲后发生肠蠕动进而引起排便次数增加,且粪便稀薄不成形[5]。

2 结果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给予能全力加混合营养食物患者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的发生频率低于单纯给予能全力组患者,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危重患者尤其是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支持对于病情的恢复有一定影响[6]。由于机械通气采取的正压机械通气使生理呼吸状态下的胸腔压力发生改变,进而增加了腹腔内的压力,抑制了胃肠道的运动功能,因此使患者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变差,胃排空较差,表现为呕吐、腹胀、胃部内容物的腹泻和反流,使患者发生误吸的发生率增大。因此应当选择合适的管饲喂养方法、时间来防止上述并发症的发生[7]。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单用能全力持续滴注的患者胃肠不良反应均明显多于加用混合食物者。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牛奶、米汤等食物气味、味道以及食物性状优于能全力,除患者心理上反应较好之外,也顺应了我们正常人三餐进食规律。另外,胃是容受性很好的脏器,胃内容物会改变胃的收缩和扩张程度,他通过刺激胃壁的神经反射来加强胃运动。混合食物间断刺激胃壁,使胃内容积显著增加,同时对胃壁内神经反射产生一定的刺激,增强了胃排空,从而降低了呕吐、反流的发生率。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中应当注意,肠内营养还应遵循从少到多、由慢到快和由稀到浓循序渐进的原则。其次要避免返流和误吸,随时调整输注速度,输注前一定要证实胃管在胃内[8]。同时应该严格保证操作环境的无菌,要求每24小时更换一次注射器和输注管,营养液的输注时间应低于8小时/瓶,且开启后立即使用,暂时不使用的营养液应当置于2℃~10℃的冰箱内保存,并在24小时内使用[9]。营养液的温度应为38℃左右,营养液过冷会使患者腹泻,过热会损伤黏膜。注射营养液完毕后应当使用20mL的冷开水冲洗胃管,确保胃管内残存的营养液变质。输注营养液的吊瓶与静脉输液的吊瓶应当分开,确保营养液不能进入静脉[10]。在人工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呼吸机管道管理,定时检查管路。翻身及床旁操作时,注意保持头部位置,防止气管插管移位、脱出及呼吸机管道扭曲、脱出、积水等情况发生,加强吸痰,预防肺部并发症。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吸痰频率。吸痰过程中应动作轻柔、迅速、有效,并监测心率。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钟。同时严密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缺氧症状是否得到改善,注意患者意识变化,防止二氧化碳潴留,脑部缺氧。

综上所述,给予机械通气患者鼻饲混合营养能够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1]冷玉鑫,张楠,朱曦,等.抬高体位对机械通气患者腹腔压力和胃食管反流的综合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9):534

[2]宋卫东,杨瑛,余猛进,等.不同胃残留量COPD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2110

[3]张黔,卫波,余猛进,等.COPD患者机械通气早期肠内营养时血浆胃动素、二胺氧化酶浓度变化及其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2):254

[4]廖汝娇.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胃肠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3(7):219

[5]翁方中,戴伟,范学朋,等.ICU床旁放置Corflo胃肠营养管24例体会[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3,19(6):373

[6]杨晓枫,涂丽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444

[7]夏霭玲,林瑞智,邹云,等.重症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早期胃肠营养的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8):10

[8]谢梅珍.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6):118

[9]刘朝晖,苏磊,廖银光,等.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营养平衡对临床预后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14):2237

[10]王春英,房君,黄淑群,等.脑脊液鼻漏机械通气患者经口置胃管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7):1624

猜你喜欢
胃管营养液反流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加温器减轻外周静脉输注高渗营养液所致局部刺激症状的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