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自控镇痛方式对开胸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对比分析

2015-12-07 20:50冯耀清杨晓霞王欣月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5期
关键词:镇痛效果舒适度

冯耀清+杨晓霞+王欣月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静脉自控镇痛方式(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方式(PCEA)对胸外科开胸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从而比较两种自控镇痛方式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月01日至2015年05月01日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的行择期手术的60例患者。根据术后镇痛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PCIA组和PCEA组,各30例。观察术后12h、24h的舒适状况和疼痛强度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舒适状况各维度看,24h时PCEA组生理维度评分(9.90±1.86)高于PCIA组(8.67±2.15)(P<0.05),PCEA组社会文化维度评分(16.33±2.54)高于PCIA组(13.27±3.05)(P<0.05),48h时PCEA组生理维度评分(10.23±1.85)高于PCIA组(9.00±2.45)(P<0.05),PCEA组社会文化维度评分(16.87±1.70)高于PCIA组(13.67±2.75)(p<0.05),而24h、48h时在心理、环境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疼痛强度看,24h时PCEA组疼痛强度评分(6.43±1.34)低于PCIA组(7.50±1.33)(P<0.05);48h时PCEA组疼痛强度评分(6.43±1.14)低于PCIA组(7.45±1.33)(P<0.05)。结论:与PCIA相比,PCEA镇痛效果好,能从生理、社会文化维度上获得更高的舒适度,可作为胸外科患者术后首选的镇痛方式。

关键词:静脉自控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镇痛效果;舒适度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068-02

术后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现象,常因物理性或化学性刺激作用在机体某一部位而造成机体疼痛,进而导致精神上、心理上的一系列改变,常称此为“心理性疼痛”,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由于胸部解剖的特点,胸外科手术需撑开肋间隙或切断肋骨,胸壁和肋间神经创伤大,加之术后监护管道和引流管较多等因素,相比其他外科手术,胸外科术后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更剧烈。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传统的镇痛方法也只是注射度冷丁、吗啡等止痛药物,但存在需反复用药,镇痛时间短等缺点。近年来,在临床上疼痛治疗技术领域出现了一种新技术即自控镇痛方式(PCA),给药方案转向以患者根据个人需要自行给予为主。临床上应用的自控镇痛方式分为静脉自控镇痛方式(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方式(PCEA),本文目的是对比分析静脉自控镇痛方式(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方式(PCEA)对胸外科的患者的术后的镇痛效果,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11月01日至2015年05月01日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的行择期手术的60例患者,根据术后镇痛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静脉(PCIA)组和硬膜外组(PCEA)组各30例。纳入标准:①行侧开胸手术术后24h、48h的肺癌或食管癌患者;②术中麻醉方式采用全身麻醉;③术前常规检查均正常,无解痉镇痛药物耐药史,吸毒史;④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能正确理解调查问卷。所有病人均自愿参加本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术后镇痛方式。两组患者均在拔除气管插管后接自控镇痛(PCA)泵开始术后镇痛。①静脉(PCIA)组:配方为0.9%生理盐100ml+舒芬太尼1mg+地佐辛10mg,患者经静脉以2ml/h持续泵入。②硬膜外(PCEA)组:配方为0.9%生理盐100ml+舒芬太尼1mg+地佐辛10mg,患者经硬膜外以2ml/h持续泵入。

2.观察方法。患者术后24h、48h时,分别采用kolcaba简化的舒适状况量表和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运用静脉自控镇痛方式(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方式(PCEA)后的舒适状况和疼痛强度并进行比较。

3.观察工具。①一般资料登记;②舒适度:kolcaba简化的舒适状况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环境四个维度,共28题;③镇痛效果: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痛,4—7分为中度痛,8—10分为剧烈痛。四,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呈偏态分布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2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比较

1.24h时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比较。24h时硬膜外(PCEA)组生理维度评分(9.90±1.86)高于静脉(PCIA)组(8.67±2.15)(P<0.05),硬膜外(PCEA)组社会文化维度评分(16.33±2.54)高于静脉(PCIA)组(13.27±3.05)(P<0.05),而在心理、环境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8h时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比较。48h时硬膜外(PCEA)组生理维度评分(10.23±1.85)高于静脉(PCIA)组(9.00±2.45)(P<0.05),硬膜外(PCEA)组社会文化维度评分(16.87±1.70)高于静脉(PCIA)组(13.67±2.75)(P<0.05),而在心理、环境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二)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24h时静脉(PCEA)组疼痛强度评分(6.7±1.2)低于硬膜外(PCIA)组(7.7±1.2)(P<0.05);48h时硬膜外(PCIA)组疼痛强度评分(6.4±1.1)低于静脉(PCEA)组(7.5±1.3)(P<0.05)。见表3.

三、讨论

自控镇痛技术的原理是采用微电脑控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设定镇痛机上的各项技术参数、药物浓度和剂量,保证镇痛药在有效、安全的范围内使用。与传统的肌肉注射镇痛药相比,自控镇痛有明显的优点:①在镇痛治疗期间,血药浓度波动小,镇痛药物的血药峰浓度较低,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避免了镇痛治疗时过度镇静的不良反应;②镇痛效果好;③自控镇痛能克服镇痛药的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能够做到按需给药;④能够减少病人出现疼痛时等待医务人员前来处理的时间;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⑥提高病人及其家属对医疗的满意度;⑦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容量和负担。开胸术后患者的舒适度随着患者术后时间的延长,伤口逐渐愈合,疼痛逐渐减轻,患者的舒适感逐渐提高。黄荔红等调查显示88%的胸外科手术患者主诉术后24h为最不舒适的时间,其次为术后48-72h。本研究着眼于对患者术后疼痛感受最强烈的两个时间点——24h和48h,比较静脉自控镇痛方式和硬膜外自控镇痛方式对开胸术后的患者的镇痛效果。24h、48h时硬膜外(PCEA)组生理维度评分高于静脉(PCIA)组,硬膜外(PCEA)组社会文化维度评分高于静脉(PCIA)组,疼痛强度评分。

黄文忠在《不同镇痛方式对胸外科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中证明了硬膜外自控镇痛方式在生理方面带来的舒适度感受比静脉自控镇痛方式好。杨泽在《两种自控镇痛方式对胸外科术后患者舒适状况的影响》证明了硬膜外自控镇痛方式镇痛效果好,能从社会文化方面获得的舒适度更高。分析原因可能:①静脉(PCIA)组的患者是利用自控镇痛泵装置通过静脉途径给药,虽然该方法操作简单,起效快,适用范围较广,但因为其是全身用药,不良反应较重,镇痛效果逊于通过硬膜外途径给药。②硬膜外(PCEA)组利用自控镇痛泵装置将药物用于硬膜外腔,主要适用于胸部和背部及其以下区域疼痛的治疗,副作用较少,可较好的抑制伤害性刺激导致的代谢和内分泌反应。

猜你喜欢
镇痛效果舒适度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基于ArcGIS的四川地区城市气候舒适度评价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帕瑞昔布钠与下肢神经阻滞联用对膝关节和远端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分析
右美托咪定用于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观察
导乐分娩镇痛仪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
丁丙诺啡对臂丛麻醉患者的镇痛效果分析
浅谈提高奶牛舒适度的方法